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农村经济与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yu061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农村经济高速发展,农民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农村生活垃圾产量已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城市.“垃圾围村”“垃圾填塘”“垃圾阻路”以及“污水河里流,垃圾随风走”等垃圾污染和垃圾违规处理现象随处可见,给农村环境带来严重损害.中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未完善长效的垃圾分类管理机制.且对于一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先行村来说,当前仍然存在着“面子工程”严重、分类标准不明确、分类知识普及不到位、分类机制不健全、分类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政府和农村居民没有发挥两大主体性作用,导致分类理念偏差、分类方法无法适应地方实际情况等现实问题.
其他文献
为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采用分层抽样与单纯随机抽样方式,抽取怀化市农村居民420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利用率和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村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平均利用率为63.33%,平均满意度为80.99%;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有相关性,P<0.05.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利用率和满意度在不断提高,但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与基本服务实施有待提高.
随着近年来国家不断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关于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也成为了广大学者研究的重点.为了研究在乡村振兴视角下广东省大学生对于乡村文化建设的满意度以及参与意愿,在回顾以往对乡村文化建设满意度与参与意愿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一个理论框架并采用逻辑回归和回归分析,证明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和乡村文化活动建设满意度是否对乡村文化建设参与意愿有正向影响.结果表明,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和乡村文化活动建设满意度对广东省大学生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有正向影响.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近年来,合水县立足县域实际,把家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有机结合,不断秉承、创新、完善家风建设模式,家风建设初显成效,社会风气持续向好.分析了合水县推进优良家风建设的模式和家风传承及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