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体育教育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可行性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來,高校屡屡传出重大安全事件的消息,如何在高校中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成为高校管理者们重视的课题。同时,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如何实施生命安全教育,已成为体育界研究的议题。该文从体育教育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出发,认为安全是体育教育开展的前提要求,体育教育可以发展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两者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以及特性上可以契合。
  关键词:生命安全教育 体育教育 关联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2(a)-0067-02
  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叶澜教授认为“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校生源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安全问题成为社会聚焦的热点。特别是近年来,高校屡屡传出重大安全事件的消息,在让人们痛心疾首的同时,不得不反思我们的安全教育工作。如何在高校中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是高校中的重要工作。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如何实施生命安全教育,已得到体育教育者们的关注,成为体育界研究的议题。该文从体育教育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出发,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探讨了两种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1 体育教育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
  1.1 顺应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的需求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实力量,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健康与安全成为了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关注焦点。报告文学作家杨晓升说过“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如今在中国比比皆是,一家三口的家庭乍看是幸福而稳定的,殊不知却时刻潜藏着危机。”实施生命安全教育是规范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需要。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它关系到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在这个阶段对学生实施生命安全教育具有实际意义。然而,我国高校的生命安全教育还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地方。分析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如果大学生们具备了生命安全意识、安全防范技能和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那么很多事件都是可以避免的。加强生命安全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减少安全事故对学生及其家庭造成的伤害,减少社会和国家的损失。
  1.2 弥补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的不足
  查阅我国关于学生安全教育的相关文件,2007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公共生命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然而至今没有颁布高校生命安全教育的指导性纲要。尽管各大高校都设置了专门从事安全管理和教育的机构,但是我国高校的生命安全教育还是存在一些急需规范的方面。在组织实施上,各大高校将安全教育列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内容,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教育的实效,学生往往对学校的安全教育重视不够,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在课程设置上,只有很少一部分学校将安全教育列为学生的正式课程,大多数学校将生命安全教育作为学生工作或安保部门的一个方面,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更缺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指标体系。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安全教育内容多以防骗、防盗、防火等知识性内容为主,缺乏安全防护技能培训,例如: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他救能力。高校学生普遍存在不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对于生命安全的认识不全,更缺乏在危机状况下的应变能力和生存技能。
  1.3 进一步丰富体育教育的内涵
  生命安全教育是指针对遭遇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故的应急、应变能力,避免生命财产受到侵害的安全防范能力,遇到人生伤害的自我保护、防卫能力,以及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状态和抵御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通过生命安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对安全的重视,激发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促进运动技术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不断发展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防身自卫能力,健全大学生的心理,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生活,热爱生活的态度,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体育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2 体育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的关联
  2.1 生命安全是体育教育的前提要求
  学生的安全是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开展的前提要求。在每一节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师们必须要根据课程内容做到安全的预防工作。无论是从每一节课的开始与准备部分,还是在每一节课的结束部分,都是以“安全”为主导。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建立在保护学生安全的基础之上。此外,学校体育工作部门往往将课堂的安全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
  2.2 体育教育可以发展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运动安全知识是大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体育教师会针对每一个动作进行讲解示范,并且时刻提醒学生们安全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在不同项目的学习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安全防护能力。例如:在短跑项目的训练中,教师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同时提高学生们的反应能力。在武术散打、擒拿格斗、拳击、自由搏击等对抗性项目教学中,教师不仅会传授学生基本技能动作,不断提高学生的抗击打能力与安全防护能力,同时还要不断发展学生的抗压心理。通过游泳的教学训练,可以发展学生在水中的生存自救能力。通过运动创伤的预防和急救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在危机状况下的应变能力、自救、他救能力等。
  2.3 体育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就特别提出过“运动有益健康”的口号,积极倡导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生命质量。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体育教育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健身水平,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严格的教学和训练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纪律意识、团队精神以及良好的意志品质。此外,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项目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健康观、审美观,帮助学生认识和发现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通过体育锻炼还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帮助学生身心得到更加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如今,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了提高人们的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3 高校体育教育中实施生命安全的可行性分析
  3.1 教育目标具有统一性
  体育教育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遵循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身体教育过程。其主要目标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健康生活的知识、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培养学生体育的能力和锻炼身体的习惯;向学生进行品德、意志品质教育,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生命安全教育是幫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其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掌握基本安全防范知识、逃生知识和技能、自救、他救的技能,培养学生健全的心智,提高其在面临危急时刻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两者在技能发展、心理素质方面都具有统一性,都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3.2 教育内容的复合性
  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大部分是为了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协调发展而安排的一系列身体活动,这与生命教育是相融合的。体育教育中提高学生的运动安全意识、防身技能及健全学生的心理素质都与生命安全教育紧密相关,内容上具有复合性。例如:安全防身的游泳与救生技能、自我防护的格斗技术、运动创伤急救技术、生命安全防护意识、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方面。
  3.3 教育实施可操作性强
  体育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都是以实践教育为主的教育形式。生命安全教育中的逃生技能、自救与他救技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等内容,可以融合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之中。例如:在进行跑步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反应能力,还提高学生吃亏耐劳的精神,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将体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如在对抗性项目的练习和比赛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应对能力和水平。在团队项目练习中,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协作、互助精神,从而更好适应社会。二者的教育形式具有开放性,将两种教育融合实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3.4 二者具有相同的特性——亲历性
  无论是体育教育还是生命安全教育都具有亲历性,二者都是传授技术技能的重要手段。两种教育中的技能学习都是建立在人最基本的运动能力“走、跑、跳、投、攀爬”的基础之上。只有受教育者亲身体验,亲自参与训练才能够达到教育的目的,特别是在技能的习得方面,生命安全教育中的求生、逃生技能、自救、他救技能都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能够获得;运动技能的获得也必须要有受教育者本人参与,他人无法替代。
  4 结语
  伏尔泰提出“生命在于运动”的观点,其含义包括生命的产生在于运动,生命的存在在于运动,生命的发展在于运动。在这种观点的指引下,将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到体育教育中更具有说服力。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处于一个变革发展期,将生命安全教育纳入体育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这也是高校体育工作者们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 王子朴.安全教育课程内容和结构体系的构建[J].体育教学,2009(12):112-115.
  [2] 王子朴,李晓天.我国学校体育实行生命安全教育的发展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1):110-114.
  [3] 吴泽萍.学校体育发展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2(4):100-103.
  [4] 董翠香,朱美珍,季瀏.发达国家学校体育发展方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体育学刊,2012(4):72-75.
  [5] 王东敏,张锐.大学体育教育基础之上的安全教育实证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2):249-250.
  [6] 丁勇,王成明.生命关怀——体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6):154-155.
  [7] 刘德,王华倬.生命安全教育:体育教育的本源回归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7):112-114.
其他文献
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是当今基础教育界的共识,教研关键人物这一名词的应运而生,反应出教研组建设的柔性化、多元化发展。教研关键人物在多样化的连结中促进组织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学生与课堂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有机统一整体,这就形成了英语课堂生态,它是一种人为构建的生态。目前英语课堂存在着教室布置单调、教学
电工技术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工作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工技术在很多领域也有了创新,电力来源更为环保,更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电力应用技术引进了电子
作家冰心讲:"你简单,他简单,这个世界就因此而简单。"简单,就是化繁为简、以简驭繁,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在缤纷复杂的大千世界中,真正达到做人、生活、交际、为官简单,并非
在2020年4月发布的《国家药监局关于31批次不合格化妆品的通告》中,一共有13款烫发产品不合格,包括墨克烫发液(橄榄香水还原烫)、海露烫发膏、贝嘉欣烫发水等10家企业生产的
激光美容技术在医学美容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实现美白、祛斑、祛痘、嫩肤等多种作用的同时,激光的光热效应也对皮肤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皮肤呈现高敏感状态,因此对于激
摘 要:该文主要研究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影响。以西华师范大学运动训练篮球专业学生20名为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10人,其中每组含有内线和外线队员各5名,结合核心力量的现有水平,进行为期10周的实验。实结果表明,核心力量训练有效增强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在运动中的核心稳定性;大幅度提高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球能力;对于篮球运动员2 min强度投篮产生效果明显;对运动员定点投篮
春季,是一个万物复苏的美好季节,对敏感肌来说却很不友好,随便一点风吹草动,就特别容易出现干燥、泛红、灼热、刺痛等症状。当敏感肌遇上口罩脸,结果简直不敢想象。人们只能
随着我国注重运动,尤其是篮球方面,对于篮球运动员的培养已经来越重要,因此,作为体育工作者,需要深入学习,认真探索适合本层次运动员的训练方式。特别是核心力量训练作为提高
现代篮球比赛紧张激烈,复杂多变,违反规则不良动作隐蔽性强。如没有良好的执裁技能和判断能力,常出现误判、漏判、错判或偏判,影响比赛的完整性,甚者形成裁判表演的局面。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