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帝国到民国嬗替之际国家观念的变迁

来源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pgre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在清末民初经历了从传统国家观念到现代国家观念的转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誓词与宣统帝颁布的《清帝逊位诏书》体现了革命派、清廷与立宪党人三方都能认可的某些政治共识,体现了三方对现代国家意识的接纳与认同,确认以"中华民国"为国号,确认了从传统专制国家到现代民主国家的转轨,表明了国家权力应该从皇帝向国民转移且这种变革是出于民心、民生的考量,表明了鼎革之际保持国家领土完整的愿望与意志。民国元年,原先主张"民主立宪"的孙中山与主张"君主立宪"的袁世凯、立宪派在"共和立宪"上达成妥协,但暂时的妥协很快被打破,袁
其他文献
在钢结构设计中.稳定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以钢梁的弯扭屈曲为例,提出钢梁弯扭屈曲理论存在的问题.简要介绍了张文福教授提出的板一梁理论和弹性约束下钢梁弯扭屈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