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新贵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kaizhiz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邓肯·琼斯的电影虽是以创意取胜,但却不是空洞的,相反,无论《月球》还是《源代码》,你都能从中明显感觉到邓肯·琼斯那强烈的表达欲望。继电影《月球》之后邓肯·琼斯再次用《源代码》证明了自己的才华,同时他也成功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科幻电影创作路线,不用大投资,不用灿烂的视效,纯粹凭借过硬的创意和想象来征服观众。
  [关键词] 邓肯·琼斯 《月球》 《源代码》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7.005
  1995年邓肯·琼斯从美国俄亥俄州Wooster文理学院(The College of Wooster)哲学系毕业,后进入田纳西的范德堡大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但中途放弃,去了伦敦电影学院。尽管父亲希望他继承父业,但琼斯对于学习乐器没多少耐心,相反是个铁杆影迷,刚好鲍伊也是半个演员。琼斯对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非常感兴趣,并在大学深入研究,这也奠定了他之后追求的电影风格的基础。
  邓肯·琼斯在2009年用了一部内涵深刻的独立制作的处女作《月球》着实震撼了科幻电影迷。2011年这位英国导演再次为观众奉上一部科幻影片——《源代码》,此片作为在德克萨斯州奥斯丁举办的“南西南影展”开幕片。《源代码》的上映,引来了无数人对于科幻电影的再次关注,以及对于这位新贵导演邓肯·琼斯的强烈喜爱与热切关注,国内外开始研究他的电影,探讨他的身世对于他电影道路及电影风格的影响。
  一、主题与人物阐释
  哲学命题:涉及到克隆人问题的《月球》、发掘人类精神世界的潜意识和时间的《源代码》都是在故事的主题上进行深层次的阐释和探讨,这种富有思辨性的哲学命题可以说是哲学博士出生的邓肯·琼斯的强项。
  《月球》的背景只发生在月亮上的一个工地上,只有山姆·洛克威尔一个演员,而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这个空间里,一个名叫"月球巨人"的公司在月亮上开采稀有气体氦-3,山姆·洛克威尔饰演的山姆·贝尔是这个公司的惟一一名工作人员,他在月亮上工作已经近三年,他正憧憬着合同期满后可以回到地球与家人团聚,但一次意外让他发现了恐怖的真相。原来他早已不是第一个山姆·贝尔,"月球巨人"为了节省开支,早已提取了他的细胞与记忆,每隔三年合同期满,公司就把山姆送进伪装成太空舱的焚烧箱里烧毁,而重新启用一个被输入了刚刚来到月球记忆的山姆·贝尔克隆体,这样就永远不必支付工资与培训费了。
  《月球》中表现的克隆人,克隆技术出来没多久,美国政府就立法不许搞克隆人,这是出于宗教方面的原因:因为基督教认为造人这事儿是大拖拉斯老板耶和华同志的专利,别人不能染指。其实本质上是一种鸵鸟行为,以为只要科学家不去搞,上帝的权威就在。还有转基因作物在西方受到的控制比中国要严得多,其实也是一个宗教伦理问题。《月球》所触及的也是克隆人所产生的一个伦理问题,虽然是大公司的犯罪,但给人更大的思考,还是和《攻壳机动队》类似的,即:生命如何定义?如果一个人可以完全像机器一样被复制,那整个世界是否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月球》里有许多山姆同机器人戈蒂的对手戏。这不禁让人联想到《2001太空漫游》、《异形》以及后来的《终结者》。然而,当另一位山姆出现后,故事立即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一样的克隆人,一样的名字,一样的记忆。这样出现在四下无人的月球令人不寒而栗。影片营造的氛围比《第六日》更为恐怖。随后两个山姆为生存进行的抗争有了《银翼杀手》和《人工智能》的意境。深刻的主题令该片霎时超然于同时代的科幻电影。
  《源代码》中由杰克·吉伦哈尔扮演的科特·斯蒂文斯上尉,本应该在遥远的阿富汗执行美军任务,但是一觉醒来,却处在行驶在芝加哥的火车上。周围陌生的环境,满是不认识的人。而对面坐着的是从未见面,却在和他热情攀谈的女子克里斯蒂安……对比起其在《月球》中对于克隆技术的展示,这一次的“穿越”让人成为了与时间赛跑的代码。每八分钟,法拉·维拉加扮演的女军官古德温便会按下按钮,人物会自动来到列车上,开始抽丝剥茧,探寻真相,拯救所有乘客于危难之际。
  在《源代码》里,生命以八分钟为长度,无常的分割着前进的路途。实际上,对比一下,火车前进无法停止的寓意让这部电影对于生命的进退,我们的得失提出了思考。但是显然导演并没有在“八分钟”这样的场景中去将这种思考完成并深化。相反,只是用动作指引剧情,而把所有深思熟虑放在了主人公科蒂文斯上尉在脱离火车与任务,回到与古德温对话的片段中。并且将这个人物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冷酷制度的过程,不动神色地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但是这样做的好处与弊端同样经典。
  《源代码》把焦点对准“科技对人的异化”,反思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让少数人做出牺牲是否合理,强调人性及人的自由意志的重要性。影片中军方运作的“源代码”体系显得格外冷酷无情,女军官和科学家只是一遍遍冷冰冰地发出指令,强迫柯尔特上尉去执行任务,根本不在乎他的个人感受。虽然牺牲他一个人自由意志,是为了挽救成千上万处于恐怖袭击威胁中的民众,但将柯尔特上尉当成一部执行任务的机器来使用,完全压抑他的人性。同时柯尔特上尉本人的人性意识同控制者对他的物化要求产生强烈的矛盾冲突,他在“8分钟世界”里甚至开始不关注任务,不听控制者的劝告,转而追寻个人身世之谜。虽然他在“8分钟世界”里的举动完全不能改变现实,貌似徒劳无功,却代表着他用个人的自由意志反抗“科技异化”与“政府阴谋”所体现出来的“人性力量”。而影片那个光明的结局,也是导演彻底否定以任何形式阻碍人的自由意志的合理性,歌颂人性与自由的鲜明立场的体现。
  二、空间结构探析
  《月球》中影片中的月球是个极端封闭的空间。这个空间里,通讯受到干扰,无法与地球取得联系。正因资讯的不透明,和被固化了的记忆,山姆才能踏踏实实在月球上劳作。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希望可以回到地球与妻子女儿团聚。然而,当他得知一切都是幕后的当权派精心策划的骗局时,他的世界观被彻底颠覆了。正是这种对人权的捍卫让影片深刻了起来。
  《源代码》超过9成的戏都集中在两个封闭空间内:火车以及太空舱。跟很多时空穿越题材电影不同,《源代码》的主人公不用回到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去改变历史,他的机会只有有限的“8分钟”。整部影片就是由不断重复的“8分钟”组成,每次主人公都进入同一个场景,但他的任务却有所不同。源代码世界某种程度上是由固定的记忆所打造的,因此斯蒂文思上尉每次进入那个名叫肖恩的旅客的记忆,都会见到同样的风景:一个坐在面前的陌生美女克里斯蒂娜、前来检票的列车员、各怀心事的旅客……他的任务是在这一切中找到火车爆炸的肇事者,因为虽然现实中的火车已然爆炸,但恐怖分子将带着更大的炸弹威胁整个城市的安全,令观众产生了认同。
  三、结语
  邓肯·琼斯的电影虽是以创意取胜,但却不是空洞的,相反,无论《月球》还是《源代码》,你都能从中明显感觉到邓肯·琼斯那强烈的表达欲望。可以发现《月球》和《源代码》最终都上升到了生命伦理的高度,而且无一不是个体凭一己之力对抗官方,企图冲破生命的谎言和束缚。
  继电影《月球》之后邓肯·琼斯再次用《源代码》证明了自己的才华,同时他也成功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科幻电影创作路线,不用大投资,不用灿烂的视效,纯粹凭借过硬的创意和想象来征服观众,同时哲学博士出身的邓肯·琼斯势必将把他对人类自身的思考带入他的下部影片中,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简介
  刘乐,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其他文献
伍尔芙说:伟大的心灵是半雌半雄的。于是,她创造了从男性转换至女性的奥兰多。20世纪末,女性主义导演Sally Potter将奥兰多搬上了银幕,运用了100分钟的时间构造,再现了一个融合两性,跨越400年来成长与成熟,穿越生死、性别、爱情、权力与自由的重重困惑,通过一次次时代的洗礼完成蜕变的奥兰多。他本是一名英俊稚嫩的贵族少年,因被女王赐予永不枯萎的青春开始了延续四个世纪的生命,并在18世纪的一次东
【作者简介】邓茜芸,女,陕西西安人,西安外国语大学戏剧影视文学本科生。  【基金项目】电视剧《古剑奇谭》剧照2004年的《仙剑奇侠传》是国产电剧的一次创新,自网络游戏改编而来的《仙剑奇侠传》电视剧,本身有着其固定的热衷游戏的玩家,加上“仙侠”这样的亮眼标题和出色的演员及制作班底,《仙剑奇侠传》电视剧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后期的《仙剑奇侠传3》和《轩辕剑》,近期的《古剑奇谭》等,其中很大一部分精髓都源于
[摘要] 电影是门一光的艺术,它透过水晶及颜料的过滤将某种影像投射到银幕上。自电影诞生之日,便预示着它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和可能性。凭借着网络、数码科技,电影成功的成为了都市人必要的生活元素,而不仅仅是偶一为之的消遣。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3D动画电影发展迅猛,已迅速崛起成为当下最具吸引力的动画电影类型。而随着科技的壮大发展我们又该如何面对由3D电影发散出来的可能性?是抵制?是接受?还是随波逐流? 
一、讽刺喜剧与幽默喜剧  纵观冯小刚历年的贺岁喜剧片,不论是《甲方乙方》(1997)、《不见不散》(1998)、《没完没了》(1999),又或是跨入新世纪之后的《大腕》(2001)、《手机》(2003)、《非诚勿扰》(2008)、《非诚勿扰2》(2010),都具有许多风格上的相似性。  “在本质层面上,冯小刚通过自己的贺岁喜剧片实践将世界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的‘类型’美学观念引进中国大陆,在经
[摘要] 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与江蘇卫视联合打造的求职节目《职来职往》在各卫视展开收视大战的今天脱颖而出。利用Swot分析模型,对这档节目的发展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考察,《职来职往》要想成为真人秀节目的排头兵、常青树,就要不断推陈出新,形成品牌,消除质疑声,真正地成为一档可以帮助解决社会焦点问题,具有社会服务性的开放性平台,在娱乐社会大众的基础上真正地服务社会。  [关键词]
影视的创作离不开当下的文化思想或文化思潮即文化语境的限定。在当下,影视改编的文化语境表现为后现代主义。所谓后现代主义,并不是指现代主义之后,而是指一种反对、颠覆现代表达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的思维风格。其核心观念应该是反对一切、反对真理、反对传统、消解精英主义。影视改编作为后现代语境下十分重要的一种创作形式,必定深受后现代主义影响。本文以《西游记》的影视改编为例,分析后现代语境对其创作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集艺术、文化、政治、经济、宗教、技术等一体的以声画结合为特征的电影艺术得到更大发展,为观众提供愉悦性的感官享受,成为大众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成为当下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方式之一,外国观众通过中国的电影了解中国文化、审美追求;中国的观众也通过电影了解西方的文化、思维模式等,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生活,也拓展了大众的眼界。电影中字幕语言的翻译成为大众接受、喜爱的关键,尤其是商业电影中,娱
跨文化传播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提供了可能性,美剧与韩剧在中国的传播方式不同,其依据互联网新兴的媒介,成为一种“以网络为根据地、以光碟销售为强大后备的灰色流行方式”。[1]并有学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得出一个结果,认为看美剧这一行为是“时尚文化和精英消遣的发展新趋势”。[2]足以可见,在跨文化语境中,美剧传播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以《生活大爆炸》为例,主要从注重主体情感、追求本真的生活态度、普世价值观的共
[摘要]《喜羊羊与灰太狼》自2009年首播以来立即成为中国动画产业的一匹黑马,在一些媒体对《喜羊羊与灰太狼》受众群体调查的过程中发现青年观众是其受众群中不可忽视的部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阐明了人人都潜藏着的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这些需要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在全面娱乐化时代,动画片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出路就在于扩大受众群,《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正在于打了一场成人心理契合战。  [关键词]
【作者简介】黄巧莉,女,河南商丘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影视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 张艺谋导演的《归来》号称是其时隔多年在文艺风格上的重新“归来”,影片创作班底中各路演技派明星的集结,新老“谋女郎”的初次合作以及不少文艺大家们给出的观影指南,如编剧邹静之将影片评为苦心之作,原著作者严歌苓给影片打出99分,莫言认为《归来》是直指人心的电影,李安评价影片风格平静内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