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考历史科命题特点及其备考策略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jieyeyi5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下的高考命题具有注重创新、贴近生活、多元开放、学科综合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指导备考的老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史学观念,在教学中体现出高考要求,制定科学、详细的教学计划,在未来的高考中争取主动权。
  【关键词】新课标;历史;高考;特点;观念;策略;计划;学法;指导
  2013年 ,我们已经经历了新课标下的第一次高考,新课标下的历史科高考命题趋势如何,有哪些新特点,应该怎样备考,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体会和认识,现就命题局势和 特点以及备考策略谈谈自己浅陋的看法,与各位同仁共享、商榷。
  一、新课标下的历史科高考命题趋势和特点
  过去很多人以为课程就是学科,或者就是教材,或者就是教学大纲,这些理解都是片面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将突出以下课程理念的更新:从整齐划一到注重学生的个性与创新;从知识本位的灌输到学生主动学习;从单一的课堂到回归生活;从强调分科到重视综合;从选拔性评价到以评价促发展;从狭隘封闭到走向国际理解。在这些理念中,我们可以从中找出最关键的几个概念: “个性创新”“主动学习” “回归生活” “学科综合”“发展 、评价”“国际理解”等,遵循新课程理念高考命题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创新。今后高考将更加注重题目的原创性和题型的创新,试题将体现当前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的最新理念和最新成果。
  (2)贴近生活。新课程理念呼唤课程学习回归生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 “教育即生活” ,反映到高考命题趋向上,就是试题要贴近生活实际,多创设生活情景,以此来检验学生学以致用,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多元开放。根据新课程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别,多元开放。新的高考命题将会充分考虑考生的个性差异,给予学生答题更多的自主发挥的空间,也可能设计出一些具有多元、多解答案的题目,考生答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4)学科综合。根据现代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化不断加强的趋势,新的历史高考改革将在试题中渗入有关联的其他学科的知识,特别是其他人文科学知识,如渗入哲学原理、地理知识等。
  (5)视野开阔兼具地方特色。新高考将越来越注重考查一些具有全人类普视野开阔兼具地方特色。
  二、新课标下的历史科高考备考策略
  面对新课标高考改革步伐加大的必然局势,我们中学历史教学应如何积极备考,以在未来的高考中争取主动权?对此我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更新教学观念
  1.破除教师本位,树立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的意识。教师要改变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不能仅是一味的灌输知识,要留给学生思考、体验与感悟的时间与空间,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生成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
  2.破除教材本位,树立教材只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范例”的意识。高考的命题原则由过去的“依纲、依本”转变为“依标、依纲不依本”即依据课程标准、依据考试大纲来组织命题了,所以教师在高考复习中要逐步改变教材是教学唯一依据的观念,告别“教教材”的旧知识,树立“用教材教”的新思想。
  3.破除学科本位,树立科际综合意识。随着教学和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化,在考查内容上,日益突出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日益突出与其它学科的知识渗透,逐渐加强了对历史学科能力特别是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在这种形势下教师既要有大历史观,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还要注意与其它学科的知识渗透和能力迁移,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4.破除课堂本位,树立“社会是大课堂”意识。高考历史试题以情境设计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方式,关心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因此,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重视历史问题的借鉴功能和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
  (二)转变史学观念
  史学观念的转变对高考命题思路的影响很大。这些年来在史学界流行的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观念在高考试题中都有所反映,特别是以文明史观进行文综高考历史命题的思路越来越明晰,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以及人类所创造的重要的文明成果已成为历史学科考查的重点。因此,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了解近年来史学界的主要学术发展趋势及成果,进一步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深厚自己的学科底蕴,对教材知识要以新的史学范式,从新的角度进行整合和构建,并将它渗透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同时内化为试题加强对学生的适应性训练。
  (三)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优化教学理念 ,用心思考高考方案,在教学中体现出高考要求。要再读课标及其相关解读材料,进一步领悟课标精神,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建构为基础,以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抽象说教为兴趣教学。
  (四)、制定科学、详细的复习计划
  从学生对于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提高这个具有规律性的高三复习过程看来,长期以来采取的三轮复习的策略还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第一輪:抓点(抓基础)——围绕考纲,全面、系统、细致落实基础知识,策略是“高度重视,以熟悉教材为中心,坚持归纳和反思,坚持训练和解题。”达到对接高考,即讲即练(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013年8月下——2013年10月中旬 必修1,共8个单元
  2013年10月中——2013年11月中旬 必修2,共8个单元
  2013年11月下——2014年1月下旬 必修3,选修内容,共15个单元
  要求:
  ①在“全”“细”“透”三个字上下功夫;
  ②注重分析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构建历史知识网络;   ③重视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如课本中的图表、楷体字、注释部分、标识★的章节等;
  ④重视教材的外延知识,有意识地积累传统文化常识,如社稷含义、阴阳五行、纪年方法、节日节气、传统礼仪等,完善知识结构;
  ⑤做好配套练习。
  第二轮:抓线(整专题)——指导思想是“一化(知识系统化)三改(课堂、训练、反思)”。整合中国、世界历史,贯穿古今、关联中外。领会典型试题的解题思路技巧。
  (2014、1月下——2014年4月中旬)
  第三轮:抓面(练套题)——“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薄漏)、提高(能力)”的八字方针。突出重难点、热点,以考带练,以练促考,加大材料综合题的阅读量和训练量。(2014、4月中——2014年5月中旬)
  最后,灵感复习法——要求“回归基础,回归教材”。(2014年5月中——2014年6月初)
  需要说明的是,三轮复习的策略应该遵循“因校制宜、因生制宜、因学制宜”的原则,对于不同层次的学校,由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基本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在每一轮的时间安排上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某些基础较弱的学校而言,哪怕重复一次第一轮的复习也是未尝不可的。
  (五)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1、学会阅读教材
  高三历史阅读教材的方法(用教材学):阅读课本前言,明确学史目的;阅读课文目录,形成框架结构;阅读章节导语,把握背景线索;阅读历史正文,夯实历史知识;阅读历史地图,形成时空观念;阅读历史图画、表格,提高思维观察力、想象力。
  2、教会学生通过谐音、联想、对比、歌诀等记忆方法。
  3、教会学生找准历史的重点、难点的方法。凡是发生在历史转折时期,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凡是教材文字表达中具有“最大”、“最早”、“第一”、“领先”、“标志”、“开端”、“序幕”等字眼的内容;凡是和当今世界时政热点和社会焦点又密切联系的历史知识;凡是教材内容配有图插图,课后有思考题、练习题、讨论题的内容都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4、强化能力训练,学会答题方法
  (1)强化训练
  从严科学训练:精选试题强化练;把握时间适应练;审题答题规范练。
  注重考后的讲评:
  讲评原则:注意及時性突出针对性强调层次性体现新颖性。
  讲评内容:揭示命题意图 ,展现思维过程,总结基本方法 ,设计习题转换 ,树立规范意识。
  (2)学会答题方法
  学会利用试题给定的条件和要求审题。
  选择题:对题干要做到三看:一看时间、空间,判断答题范围;二看肯定、否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对选项要做到三思:一思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二思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三思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联系。常用排除法。
  主观题 :解题技巧可概括为四步曲,即:读、审、列、答。 读,指读材料和设问,这是解题的前提。 审,指审设问,这是解题的关键。列,指列作答提纲,这是夺取高分的前提。答,指根据提纲组织答案并将其书写到试卷上,这是夺取高分的关键。其一,答案在形式上“段落化”、“提示化”、“序号化”、“整洁化”。 其二,答案内容上“面全”、“点齐”、“话简”。
  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下历史材料题的习惯性弊端矫正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材料型问答题束手无策,而此类型的问答题不管是会考还是高考都是常考的题型,而且分值较多,但学生失分率很高。为此,教给学生如何矫正解历史材料题的习惯性弊端显得犹为重要。
  弊端一:先看材料,后看问题
  矫正:先看问题,弄清题目要求,然后再带着问题读材料,从材料中寻找答案。
  弊端二:抛开教材,就题答题
  矫正:解材料解析题,一般都要适时联系课本知识。读完问题后,想一下能否用课本知识回答,如果是“课本型”,就可用课本知识作答,省去了细细解读材料的时间。同时有些题目要求回答的是隐性信息,一般仅根据材料是很少能分析出来的,因此,要联系课本知识综合分析,要将材料提供的显性信息与课本知识相联系,进而挖掘出深层次的信息。
  弊端三:先读材料正文,后读或不读出处、题目、提示语
  矫正:第一步:先读材料出处(多为文字材料)、题目(多为图片材料)、提示语(多为表格、图表材料)。此举有两大好处:一是帮助考生大致了解材料正文内容。二是可以粗读或流览材料正文,直接作答。
其他文献
  本文明确了医院规范化流程的含义,然后阐明了手术室风险管理的可预防性,旨在为病人的护理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摘 要】运动员在每次训练结束后,能否迅速而充分得到恢复,将直接影响到其运动成绩的提高。通过采用合理的恢复方法与手段,可以加快两次训练课之间能量的重新动员,消除疲劳,加强超量补偿,有益于大运动量训练方法的运用,甚至会减少受伤的次数。世界各短跑强国都高度重视运动员体能恢复过程的实施,并采取多种手段加速恢复的实现,将恢复的实施列人体能训练计划,建立体能恢復中心,设置专职体能恢复研究人员等。所有这些都充
  本文探讨了呼吸放松引导干预后实施侵入性术前操作在手术室中的效果,临床试验表明,该护理干预措施对缓解患者焦虑心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显著效果。
对固体碘伏(安多福)进行了消毒皮肤、粘膜效果观察。将0.2%与0.5%安多福溶液分别用于冲洗粘膜与刷(擦)洗皮肤,可杀灭自然菌99.63%以上,较酒精泡手消毒效果为好。碘伏在皮肤表面的杀菌作用可持续3~6小
  本文对手术部市场化运营管理进行探讨,通过优化手术部工作流程,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运营效率,保证手术安全和服务质量。
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14例510080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谢洪哲,黄建昭,张秀俊近年来,由于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结合超声检查,6hCG的测定和腹腔镜检查,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率有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