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核算策略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398622409xiewe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会计核算制度内容
  我国目前存在的“统一会计制度”仅仅是指在中央国务院财政部发布的相关财政制度,而其他部门所颁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原则都不在此项制度范围内,只有广泛含义中的会计制度能够将监证会的相关信息披露原则涵盖到“统一会计制度”当中。广泛含义的会计制度是指与企业的财务会计以及与企业财务报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有着一规范性意义的文件的总称。而当下已经存在的会计核算制度以及会计准则的有效性一直被会计行业研究者所探讨,虽然二者在一定意义上都属于一种会计规范形式,但是理论上也存在差别。会计核算主要是对宏观经济管理进行服务,更加偏向于税务主导;而会计准则主要强调的是对投资人或者是贷款人进行的一项服务,更加着重于资本主义的导向。通常情况下,会计核算制度主要是对会计的相关科目进行设置,对相关凭证以及报表进行编制确认,工作中极少对财务报表的相关因素进行确认;而会计准则则是很少的涉及到会计记录的内容,更多的是对财务报告进行仔细确认审核和计量。
  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核算制度不完善。目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固定资产核算中没有对计提折旧工作进行明确的规定,由于在进行固定资产核算时不需对已经消耗的固定资产进行再次评估,在进行固定资产账单统计时,账面上都是已经购买的账单,因此,固定资产在不断的被消耗后,其真正的实际利用价值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核算总量往往是高于固定资产实际的使用总量。另外,由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核算通常都是采用收付实现的制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无法对固定资产进行准确的预期计算,并且由于大部分的固定资产,例如:社会的捐赠或者无偿调入的资产是没有会计进行相关计算的。
  (二)缺少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意识。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相关工作部门缺少对固定资产的核算的管理,更加缺少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管理的意识,这就使得固定资产的安全及其容易遭受到各种威胁。并且由于固定资产安全管理人员缺少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心,没有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导致许多短暂闲置的固定资产因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安全保护管理而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使得这些暂时闲置的固定资产很难被再次利用,严重降低了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三)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混乱。目前,许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固定资产管理都缺少相应的专业管理机构,另外,从事业单位的固定資产现存的管理形式来看,通常情况下都没有进行相对统一的管理,甚至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或者国资部门都能够对固定资产进行工作管理,这就导致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管理混乱的局面。例如: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购置时,由于对固定资产缺少专业管理,导致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在进行固定资产上报时往往会忽略整体的利益。
  三、优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核算策略
  (一)完善固定资产核算的管理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固定资产核算时,首先要根据事业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应该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对固定资产的使用以及后期固定资产的保管三个方面进行制度的制定。其次在进行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制定时要依照节约成本的原则,保证固定资产的质量,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进行相互监督。另外,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时,要对固定资产的入账标准提出更高的要求,固定资产入账时,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的要求进行资产记录,对于无偿调入或其他形式的固定资产更要严格进行账目计入;其次,在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时,要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年限进行相关准确计算,以保证在账目体现出的固定资产的实用价值的有效性。
  (二)强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要优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固定资产的核算,加强对固定资产相关管理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是必要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管理制度以及法律规定。在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时,相应的也可以建立一种责任制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就是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责任具体到每个人的身上。建立责任制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就会相应的简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能够使得工作人员在使用固定资产时只需要找到其管理负责人即可;另一方面,将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制,能够及时发现固定资产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且及时解决,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时要完善固定资产核算的管理制度、强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明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对固定资产核算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作用。(作者单位为山东省诸城市财政局)
其他文献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进入到战略管理的新时代,将企业管理转变到由战略管理视角出发对企业的经营与运作活动进行科学有序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对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形成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战略管理视角下的公司绩效评价原由  (一)拓宽公司战略规划视野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在,充分对产品供应商和客户对公司自身所进行价值创造活动影响进行思考和分析,是现代公司最具
期刊
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者不能只扮演权威角色,必须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探索有效的绩效管理模式,纠正绩效管理认识的偏差,了解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明确绩效管理的目的。树立科学的绩效管理观念,采用科学量化的绩效考核标准。同时员工应该明确工作的任务和目标,管理者应多与员工沟通交流,为员工的工作提供正确的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探讨最适合的绩效考核方法,从根本上
期刊
进入新时代,工匠精神渗透各行各业,会计专业发展同样如此。为此,加快中职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既是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提高社会竞争力需要,也是中职会计专业发展需要,更是将工匠精神推向深入,用人才夯实发展之基需要。为此,探讨中职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内涵,分析中职会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局限性,有利于在教学实践中针对性实施培养技能型人才举措。  一、新时代中职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面临问题  中职会计教学
期刊
在现代管理体系中,不论是行政管理还是企业管理,中层管理者都是一个重要的管理群体。这一群体规模相对较大,是现代组织中的中流砥柱,更是现代组织活动的中坚力量,中层管理者的工作态度与执行方法,在整个管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因此,重视培养优秀的中层管理者是现代管理体系得以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管理理念的共识。  那么,如何培养优秀的中层管理者?如何让中层管理者成长为组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
期刊
一、桂林市A单位目前薪酬制度概况  (一)基本薪酬结构  在《制度》当中规定,A单位薪酬结构就整体来看分成这样的几个部分,即:基础工资、技能工资、津贴工资、绩效工资、年终奖、特殊奖金等,在这之中,基础工资以及技能工资是固定的薪酬内容。以上各种薪酬元素按照工作方式、技能、性质等进行分类,形成不同的薪酬结构。  (二)调整薪酬制度  对薪酬进行调整的项目包括晋级以及降级两个大方向,调整范围包括整体调整
期刊
一、统计培训的意义、内容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人力资源水平的高低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统计工作是一项通过搜集、汇总和计算统计数据对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进行反映的重要工作,统计工作是反映单位的经济状况、规模结构、生产经营活动的具有工具和手段。统计培训工作是统计工作的基础,通过组织实施培训、教育和开发计划等手段来达到培养具有高素质职业技能的人才,加强统计培训工作是保证
期刊
一、服务地方经济意识不足,与地方经济关联度差  高等职业教育内生于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其生存、发展更是以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依托,二者互生共振。吉林省一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向及专业设置上脱离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片面追求“高、精、尖”,甚至以培养的毕业生能到发达城市就业为荣,迎合发达地区的人才需要。造成本地人力资源的匮乏,区域经济难以形成自我“造血”功能。部分高职院校未能根据吉林省区域的经济
期刊
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在20世纪80年代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了提升注册会计师资格的教育水平,建立高质量的后备人才队伍,已经有很多高校开设了注册会计师专业。但大多数学校已然沿袭传统的会计专业的培养模式,并未突出注册会计师专业人才的职业化特点,这势必影响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独立院校则结合注册会计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设计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模式,打造结构化且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保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于管理会计的人才需求也不断提升,对于企业而言,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当前,在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拥有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在管理会计人才的应用上打好基础,充分运用优质管理会计人才,而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管理会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就显得极为重要。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管理技术存在较多问题,所以导致企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要对管理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与优化,提高管理人员技术知识的掌握,从而促进提高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人事档案管理技术缺乏先进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进步,因此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