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巧预设:让说明文妙趣横生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Bird1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种文体,说明文具有科学性、条理性和一定的严肃性。许多教师在教学说明文时,仅仅关注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而忽略了文章语言呈现的方式,枯燥的分析令学生感到乏味。笔者认为,教师应抓住文本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合理地加以利用,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关键词】导语 解读 活动 拓展
  说明文是一种文体,它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讲究准确、生动。与小学教材中的诗歌、童话、小说等相比,它在语言表述上更为严谨,同时也就有了一定的严肃性。我们的一些教师在教学说明文时,仅仅关注了其中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而忽略了文章语言呈现的方式,枯燥的分析令学生感到乏味。其实,这些说明文大多是精美的科学小品文,考虑到了小学生阅读的特点,文章写得形象生动,通俗活泼,读起来也饶有趣味。笔者认为,教师要抓住文本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合理地加以利用,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下面笔者就以《秦兵马俑》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说明文该如何教出趣味来。
  一、导语引入要有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秦兵马俑历史久远,它是如何被发现的以及它具有怎样的价值,为这个“遥远”的故事增添了一分神秘的色彩。而说明文最大的魅力,就在于科学的真知对人的强烈吸引力。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秦兵马俑》,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秦兵马俑是怎么被发现的?
  生:1974年的春天,陕西临潼县的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了兵马俑的秘密。于是,相隔2200多年,秦代艺术家们的杰作终于重见天日。
  师:你们知道秦兵马俑的世界地位吗?
  生:它是我国的珍贵历史文物,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师:它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殊荣?《秦兵马俑》这篇课文将为我们解谜。
  人都有好奇心,尤其是孩子。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者用自由谈天的形式为学生打开一扇神秘的大门,使得他们都想去一窥究竟。导语的巧妙设计和运用,对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爱听故事,爱探索,利用他们的这些心理特点设计导语,或设下悬念,或吊起胃口,充分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方法解读要有趣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类文种,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事例等是常用的说明方法。《秦兵马俑》一课,在介绍三个俑坑时,向学生呈现其规模宏大的特点,语言严谨、规范,科学、真实地反映真相。同时,我们也能发现,它语言严谨但并不死板,内容规范却并不空洞。针对这样的表述方法,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片段:
  师: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兵马俑规模宏大。
  下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你的发现。
  生:“19120”“8000”“14260”“6000”这些数字都比较大,我从这些大的数字知道兵马俑规模宏大。
  师:准确的数字更有说服力。
  生:我们学校就有足球场,我从“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知道兵马俑规模宏大。
  师:用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来比较,陌生的事物更加形象,容易让人接受。
  生:我从“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知道兵马俑规模宏大。
  师:对,一号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瞧这两个“最”,并且六个数字中有四个是说明一号坑的。(出示图片)这就是一号坑,在三个俑坑中,规模是最大的。在这一段话中,作者用了三种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关注到这些说明方法,你再读一读这段话,肯定有更深的感受。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说明文的特点,我有的放矢地挖掘语言训练点,设计了“找一找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兵马俑规模宏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朗读、感悟和观看、品读中,一步步领会本课的中心内容。课堂上,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学生的感受,自然而然地引出说明文的特点。
  三、活动操作要有趣
  叶圣陶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教学中,我们要能善于巧妙地创设一个个情境,开放有趣的活动,诱使孩子去主动接近文本,走进文本,在此基础上表达文本、超越文本,让教学变得妙趣横生。因此,在对兵马俑个性鲜明这个特点的理解上,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片断:
  师:读一读第4至9自然段,小组合作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兵马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不足之处组员补充。
  (生分组汇报。)
  (有学生事先打印好兵马俑图片,一边指着图片,一边向大家介绍。
  有学生一边语言叙述,一边做出相应的动作。
  有学生手里拿着兵马俑的小模型,对应书上语句进行介绍。
  ……)
  师:几位同学惟妙惟肖的介绍,将兵马俑带到我们眼前。这么多种类的兵马俑,真是匠心独运呀。难怪作者说: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说明文实用性的特点,决定了说明文教学更要注重教材与生活实际结合,设计开放性的活动。学生将从文本中获得知识,进行吸纳并运用,抽象的文字便成了具体的形象。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要有趣
  说明文虽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类文种,但若没有叙述、议论、描写等的恰当配合,则无法圆满地完成向读者介绍事物、解释事理的任务。教师准确地把握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在说明文中的重要作用,注意准确使用描写、叙述等方式来辅助说明,那么说明文教学也能有声有色。《秦兵马俑》一文中,兵马俑的不同动作描写,非常精彩。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师:练习2中我们学过了同义多词的表达方式,在这一课中,出现了很多“拿”的同义词。你能填一填吗?
  将军俑:手( )宝剑。
  武士俑:有的( )着铜戈,有的( )着利剑,有的( )着盾牌。
  骑兵俑:右手( )缰绳,左手( )弓箭。
  师:瞧,动作的描写多变而又精准,兵马俑鲜明个性立刻呈现于我们眼前。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运用这样多变的动词,你能填一填吗?
  菜场里热闹非凡。卖菜的从摊上( )起一把青菜,卖鱼的从桶里( )起一条鱼……妈妈左手( )菜篮子,右手( )方便袋,而我( )着一个大西瓜,满载而归。
  师:同义多词可以让表达更精准,形式富有变化,我们今后写作也可以尝试这么做。
  先让学生从书本中找动词,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再读一读,感受集群动词使用的妙处,学以致用,联系生活实际,加以运用。这样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课本,又超出课文,往往带有基础性、新鲜性和趣味性,所以很符合学生的口味,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个个兴致勃勃,争相发言。
  总之,说明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想要有效地开展说明文教学,教者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更应运用好趣味教学这个手段。只有这样,说明文教学的理性分析和感性领悟才能更好地融合,说明文教学才能在小学课堂中得以发扬和提升,语文教学和实际生活才能贴得更近。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教师可以利用母语造字法,结合低年段学生认知规律,抓住教材帮助学生识字,并在教学中运用恰当的识字方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打造高效识字课堂。  【关键词】字理识字 兴趣 语言环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如何使学生既掌握学习方法,又不觉得识字枯燥。我在识字教学中拓展
期刊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在每组课文之后都安排了“练习”,而且每个“练习”中都有“读读背背”的内容,以帮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且积累的好词多以成语为主。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要集中学习这么一组成语,是有一定难度的,必须进行科学的引导。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根据读背内容,灵活合理地创设情境,会让“读背成语”变得精彩纷呈。现以二年级教材为例,谈谈本人的教学体会。  一、图画和视频再现情境  在我
期刊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新课标指出,小学生在中年级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能少于40万字,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充分发挥“推荐者”和“把关者”的作用,当好课外阅读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合作者”。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成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健康、科学的课外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生本教育 课
期刊
【摘要】现在的很多音乐课没了“音乐味”,缺乏童趣,更无文化内涵,看似热热闹闹,实则对学生毫无价值。音乐特级教师黄美华曾提出:音乐教学要体现文化味道、音乐味道、儿童味道,本文将以《太阳出来喜洋洋》一课为例,谈谈该如何构建文化、音乐、儿童三“味”一体的音乐课堂。  【关键词】三“味”一体 音乐课堂 构建 文化  现在的音乐教材呈现的方式是:以人文内容为主线,学科知识为隐线。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过
期刊
一所学校的管理要有序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校长,就要努力做到“三要”与“三不”。  一、要“信任放权”,不“亲力亲为”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校长要充分信任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不管什么工作,无须大包大揽、亲力亲为。只要交给他们去做的事情,就要给予时间与空间,相信他们能认真思考,努力做好。如果做校长的总是“不放心”,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时间久了,学校的一切工作,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就会等着校长
期刊
在汉语中,“学习”是一个合成词,包括“学”(即获取信息的行为与过程,它可以通过观察、倾听、阅读来实现)和“习”(即认知加工和动作模仿练习的过程,它包括复习、温习、练习、实习)。学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重要的是要有学习的意识与习惯。任何领域获得成功的人与杰出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善于学习的人。  有的领域的学习过程比较复杂,这就需要高级的、复杂的学习。比如,一个人要具有亲和力、善于人际沟通就需要高级学习
期刊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十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针对此,笔者试图从激发学生写字兴趣,提高教师教学策略,教授学生书写技巧,指导学生书写练习,评价学生书写效果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方法。  【关键词】写字微课 培养儿童 关键能力 理性思考  写字教学一直是小语教学的重点
期刊
【摘要】“自主品研”阅读的学习方式反映了课堂教学环节、行为习惯、知识能力等一系列要素间的联系,从而以简单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品研 阅读教学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因此,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爱上学习,笔者在阅读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开展了“自主品研”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学生通过潜心品文、对比研读
期刊
【摘要】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知识与能力的形成,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因素。小学生的作文兴趣来源于“有材料可写”,一旦有了材料,他们就会跃跃欲试,表达兴趣浓厚。在这种情绪下,引导学生把教材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课堂教学就会取得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探究教材 有效练笔 切入点 教学策略  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
期刊
在连云港海州区西南部,毗邻绿水长流的玉带河畔,背倚草木葱郁的孔望山麓的连云港师专二附小,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也是省政府首批命名的省级实验小学。一百多年来,历代学人在这方教育圣土上追求教育的理想:一代文豪朱自清在此受教,心理学家朱智贤在此开始儿童心理学研究…… 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不断地得到传承和发扬,为二附小的师生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一百年的风雨兼程,一百年的薪火传递;学校始终秉持“智圆贤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