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在进行道路桥梁施工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道路桥梁实际的施工情况,对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明确要求,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发挥实质性作用。鉴于此,通过提出道路桥梁施工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特点、阐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对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桥梁施工
引言
道路桥梁工程对于我国的交通运输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工程,我国的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均离不开交通运输业的支持。进行道路桥梁的施工时,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所应用的施工技术影响。道路桥梁施工中所应用的主要建筑材料为混凝土材料,且我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经历了相对长时间的发展,目前来说拥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手段,不过,由于道路桥梁建设标准不断的严格,以及各种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使得混凝土施工中依旧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也要求我们应当依照道路桥梁发展的要求,持续的改善施工工艺,创新施工技术,从而确保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以及安全性,使道路桥梁的寿命得以显著的增加。
1、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1.1对施工图纸加以审核
施工图纸对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具有指导性作用。因此,施工准备阶段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对工程施工图纸予以认真审核,并与图纸设计单位、具体设计人员、项目监理人员以及工程建设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力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合理措施有效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审核过程中一旦发现不清楚、不明确的地方应及时解决,有效实现对工程施工图纸的完善,提升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图纸的合理性和精准性,以免出现不必要损失。
1.2加强工程项目里面的各项工作的交底
不论是上层管理工作人员还是基础负责的各个部门的人员,均需要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规定清楚了解,且可以熟练掌握好施工过程的各个细节。在施工工作正式开展以前,一定要增强工程技术里面所提出的各种需求。各个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根据工程技术的有关工作规定开展施工,且保证工程质量安全。
1.3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技术工作人员一定要合理的挑选使用材料,通过各种路面大桥建设特点的一定要求,来分析设计的形式。在水泥选择的阶段,施工技术人员要对水泥属性有一定的了解,对其进行合理的选择。在应用阶段对骨料有一定的要求,要对整个工程所需的骨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校核,例如:对于碎石的选择,应当尽量选择大小适宜,并且大小应当保持均匀,除此之外还要确保其强度达到相关标准,通常情况下,对于石子而言其内部含泥量不能超过百分之一。在石子选择的过程中,要对石子的均匀性和生产地进行考察,只有达到相应的标准之后才能使用。在混凝土内部选用减水剂的时候,需要结合实际需要选取综合性能较强的,并且针对添加量实施严格的管控,遵照要求规范对所有成分的比例进行分析。
2、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2.1混凝土施工中的骨料、减水剂、掺合料选择
骨料选择方面,应在国家的标准要求下,以1%的含泥量为限制,选择较高强度、颜色一样的碎石,并清除其中的杂质。若是细骨料,则以粗纱为主,含泥量不超过2%,且不允许杂质的混入。而减水剂方面,需重点考虑其与水泥的匹配度,选择质量佳、效能高的产品确保外加剂分量的控制。此外,为了更好的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应选择含有矿物的掺合料,能够在确保活性的同时,发挥混凝土的密实性。
2.2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通常会进行两个环节,首先是进行混凝土浇筑,其次是振捣。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搅拌好混凝土,然后在拌好的混凝土中添加相关材料,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其次,施工人员要严格掌控浇筑时间,按照上下的顺序进行混凝土浇筑,可以产生良好的浇筑效果。最后,在处理施工缝隙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施工方案进行缝隙处理,以便于维护后期施工道路桥梁的平整度。另一方面则是进行混凝土振捣作业,在进行浇筑时,施工单位必须对道路路面及时进行振捣,摊铺填充混凝土。在振捣的过程中,控制振捣的次数,这样才可以顺地将气泡排出,保证混凝土的上层和下层融为一体,增强路面的强度和密实度。
2.3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工作是道路桥梁质量好坏的决定着因素,当完成混凝土浇筑后,施工人员就需要按照混凝土水硬性特征加强养护,保证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在养护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天气条件,一般在浇筑完成后就需要及时的实施养护,养护时间需要持续一个月左右。当混凝土强度达到标准后,才能够拆除施工模板,最大限度的避免混凝土强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保证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目前在道路桥梁施工中也逐渐开始应用新材料,在混凝土养护中也开始使用养护剂、养护膜等材料,这对提高养护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进而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各类工程中的适用性。
2.4加大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力度
混凝土工程施工可以分为浇筑和振捣两个环节,为有效提升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必须从这两个环节入手。在对混凝土实施浇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严禁在已经拌合好的混凝土中掺入其他材料,以免出现质量问题;第二,对浇筑时间予以合理掌握,必须要在上下层出现凝固之前实施浇筑,从而使得上下层之间能够实现有机融合,以免出现横向分层的情况;第三,在对施工缝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施工缝设计应严格依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尽最大努力确保道路桥梁路面的稳定性和平整度。在对混凝土工程进行振捣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对其实施合理振捣,确保混凝土能够有效的摊铺和填充;第二,在振捣过程中,需要严格依据相关标准规定对振捣的频率和次数进行控制,确保混凝土内部气泡能够有效排出;第三,分层进行,使得混凝土与上下层进行有机融合,有效提升道路桥梁工程里面的密实度和平整性。 2.5做好混凝土桩质量把控
加强对桩身质量的检测,不仅要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进行检测,还要应用超声波、机械阻抗法、水电效应法等无破损检测法对桩的匀质性进行检测,对质量有可疑的桩,还应进行钻芯取样,,检查桩基有无断桩、夹泥等质量问题,并对芯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注重检查分析桩基的混凝土灌注记录,保证桩身长度及桩底沉淀厚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在进行正式浇筑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查看导管连接的密闭性,预防发生漏水的问题。要想防止混凝土在灌注时候发生导管阻塞的问题,相关施工人员一定要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以前,做好检查方面的工作,预防发生混凝土灌注突然停止的问题。
2.6模板支护技术。
在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过程中,模板支护作业是极为关键的一项工作。而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来说,更应当合理的对模板支护方案加以优化,确保模板在安装以及拆除过程中均较为的便捷,同时还要确保模板支护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要防止模板出现变形,而导致漏浆问题的发生。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来说,一般应用较为广泛的是金属模板以及竹胶木板。就金属模板的支护工作来说,应当对相关的设计图纸加以全面检查,再确定模板所使用的隔离剂,要确保所使用的隔离剂与混凝土的颜色是一样的,并且还要防止发生漏浆问题。就竹胶木板的支护工作来说,应当仔细的检查模板有无瑕疵存在,要确保模板的表面具有较好的工整性。
3、结语
總之,道路桥梁作为重要的市政项目,其不仅关系的城市的发展,更是与人们的出行息息相关。因此,一定要对其施工质量予以的重视,特别是混凝土施工质量,一定要予以高度的关注。受冬季施工环境的影响,道路桥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会存在一定的不良影响,施工单位应对此予以进行深入的分析,基于具体的施工环境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以此保证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进而推动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杰,贺有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7,(07):49.[2017-08-16].
[2]于美芳.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6,(24):171+173.[2017-08-16].
[3]刘兆义.探析关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10):51-52.[2017-08-16].
[4]瞿雪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08):208+211.[2017-08-16].
[5]王春霞,徐阳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0):218-219.[2017-08-16].
关键词: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桥梁施工
引言
道路桥梁工程对于我国的交通运输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工程,我国的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均离不开交通运输业的支持。进行道路桥梁的施工时,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所应用的施工技术影响。道路桥梁施工中所应用的主要建筑材料为混凝土材料,且我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经历了相对长时间的发展,目前来说拥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手段,不过,由于道路桥梁建设标准不断的严格,以及各种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使得混凝土施工中依旧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也要求我们应当依照道路桥梁发展的要求,持续的改善施工工艺,创新施工技术,从而确保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以及安全性,使道路桥梁的寿命得以显著的增加。
1、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1.1对施工图纸加以审核
施工图纸对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具有指导性作用。因此,施工准备阶段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对工程施工图纸予以认真审核,并与图纸设计单位、具体设计人员、项目监理人员以及工程建设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力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合理措施有效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审核过程中一旦发现不清楚、不明确的地方应及时解决,有效实现对工程施工图纸的完善,提升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图纸的合理性和精准性,以免出现不必要损失。
1.2加强工程项目里面的各项工作的交底
不论是上层管理工作人员还是基础负责的各个部门的人员,均需要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规定清楚了解,且可以熟练掌握好施工过程的各个细节。在施工工作正式开展以前,一定要增强工程技术里面所提出的各种需求。各个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根据工程技术的有关工作规定开展施工,且保证工程质量安全。
1.3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技术工作人员一定要合理的挑选使用材料,通过各种路面大桥建设特点的一定要求,来分析设计的形式。在水泥选择的阶段,施工技术人员要对水泥属性有一定的了解,对其进行合理的选择。在应用阶段对骨料有一定的要求,要对整个工程所需的骨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校核,例如:对于碎石的选择,应当尽量选择大小适宜,并且大小应当保持均匀,除此之外还要确保其强度达到相关标准,通常情况下,对于石子而言其内部含泥量不能超过百分之一。在石子选择的过程中,要对石子的均匀性和生产地进行考察,只有达到相应的标准之后才能使用。在混凝土内部选用减水剂的时候,需要结合实际需要选取综合性能较强的,并且针对添加量实施严格的管控,遵照要求规范对所有成分的比例进行分析。
2、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2.1混凝土施工中的骨料、减水剂、掺合料选择
骨料选择方面,应在国家的标准要求下,以1%的含泥量为限制,选择较高强度、颜色一样的碎石,并清除其中的杂质。若是细骨料,则以粗纱为主,含泥量不超过2%,且不允许杂质的混入。而减水剂方面,需重点考虑其与水泥的匹配度,选择质量佳、效能高的产品确保外加剂分量的控制。此外,为了更好的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应选择含有矿物的掺合料,能够在确保活性的同时,发挥混凝土的密实性。
2.2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通常会进行两个环节,首先是进行混凝土浇筑,其次是振捣。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搅拌好混凝土,然后在拌好的混凝土中添加相关材料,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其次,施工人员要严格掌控浇筑时间,按照上下的顺序进行混凝土浇筑,可以产生良好的浇筑效果。最后,在处理施工缝隙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施工方案进行缝隙处理,以便于维护后期施工道路桥梁的平整度。另一方面则是进行混凝土振捣作业,在进行浇筑时,施工单位必须对道路路面及时进行振捣,摊铺填充混凝土。在振捣的过程中,控制振捣的次数,这样才可以顺地将气泡排出,保证混凝土的上层和下层融为一体,增强路面的强度和密实度。
2.3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工作是道路桥梁质量好坏的决定着因素,当完成混凝土浇筑后,施工人员就需要按照混凝土水硬性特征加强养护,保证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在养护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天气条件,一般在浇筑完成后就需要及时的实施养护,养护时间需要持续一个月左右。当混凝土强度达到标准后,才能够拆除施工模板,最大限度的避免混凝土强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保证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目前在道路桥梁施工中也逐渐开始应用新材料,在混凝土养护中也开始使用养护剂、养护膜等材料,这对提高养护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进而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各类工程中的适用性。
2.4加大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力度
混凝土工程施工可以分为浇筑和振捣两个环节,为有效提升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必须从这两个环节入手。在对混凝土实施浇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严禁在已经拌合好的混凝土中掺入其他材料,以免出现质量问题;第二,对浇筑时间予以合理掌握,必须要在上下层出现凝固之前实施浇筑,从而使得上下层之间能够实现有机融合,以免出现横向分层的情况;第三,在对施工缝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施工缝设计应严格依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尽最大努力确保道路桥梁路面的稳定性和平整度。在对混凝土工程进行振捣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对其实施合理振捣,确保混凝土能够有效的摊铺和填充;第二,在振捣过程中,需要严格依据相关标准规定对振捣的频率和次数进行控制,确保混凝土内部气泡能够有效排出;第三,分层进行,使得混凝土与上下层进行有机融合,有效提升道路桥梁工程里面的密实度和平整性。 2.5做好混凝土桩质量把控
加强对桩身质量的检测,不仅要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进行检测,还要应用超声波、机械阻抗法、水电效应法等无破损检测法对桩的匀质性进行检测,对质量有可疑的桩,还应进行钻芯取样,,检查桩基有无断桩、夹泥等质量问题,并对芯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注重检查分析桩基的混凝土灌注记录,保证桩身长度及桩底沉淀厚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在进行正式浇筑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查看导管连接的密闭性,预防发生漏水的问题。要想防止混凝土在灌注时候发生导管阻塞的问题,相关施工人员一定要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以前,做好检查方面的工作,预防发生混凝土灌注突然停止的问题。
2.6模板支护技术。
在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过程中,模板支护作业是极为关键的一项工作。而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来说,更应当合理的对模板支护方案加以优化,确保模板在安装以及拆除过程中均较为的便捷,同时还要确保模板支护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要防止模板出现变形,而导致漏浆问题的发生。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来说,一般应用较为广泛的是金属模板以及竹胶木板。就金属模板的支护工作来说,应当对相关的设计图纸加以全面检查,再确定模板所使用的隔离剂,要确保所使用的隔离剂与混凝土的颜色是一样的,并且还要防止发生漏浆问题。就竹胶木板的支护工作来说,应当仔细的检查模板有无瑕疵存在,要确保模板的表面具有较好的工整性。
3、结语
總之,道路桥梁作为重要的市政项目,其不仅关系的城市的发展,更是与人们的出行息息相关。因此,一定要对其施工质量予以的重视,特别是混凝土施工质量,一定要予以高度的关注。受冬季施工环境的影响,道路桥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会存在一定的不良影响,施工单位应对此予以进行深入的分析,基于具体的施工环境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以此保证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进而推动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杰,贺有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7,(07):49.[2017-08-16].
[2]于美芳.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6,(24):171+173.[2017-08-16].
[3]刘兆义.探析关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10):51-52.[2017-08-16].
[4]瞿雪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08):208+211.[2017-08-16].
[5]王春霞,徐阳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0):218-219.[2017-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