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q14.3微缺失综合征导致婴儿痉挛症一家系的临床及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zi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婴儿痉挛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遗传学检测。

方法

分析2014年3月接诊的1例婴儿痉挛症患儿面部特征、体格和智力发育状况。实验室检查采用常规G显带分析患儿及父母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染色体微小改变,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验证结果,并对其父母染色体中期分裂象进行FISH检测。

结果

患儿 女,7岁,语言、运动、语言发育严重迟滞,生后4个月出现癫痫发作,临床诊断为"婴儿痉挛症"。体检见消瘦,面容特殊,存在刻板样不自主动作。头颅CT平扫提示"硬膜下积液"。脑电图检查提示:痫样放电频繁;高度失律。患儿及其父母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400条带)均显示为正常核型。SNP微阵列技术检测显示该患儿染色体5q14.3区段微缺失,缺失片段为2.03 Mb,分子核型为arr 5q14.3(87 538 430~89 565 757)×1,该区段包含MEF2C基因。选择区域特异性RP11-293L20探针,应用FISH技术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确认患儿5q14.3区域存在杂合缺失。父母染色体核型正常,无5q14.3区域缺失,无插入突变。

结论

患儿染色体5q14.3区段发生缺失为婴儿痉挛症的病因。患儿为新发生的5q14.3微缺失综合征,父母再次生育时,建议选择SNP芯片技术进行产前诊断。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了解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12例病原菌培养阳性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其中男64例、女48例)的病原菌分布特点、药敏试验、颅脑影像学资料及治疗转归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12例患儿中2004至2008年(前5年)收治46例,20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胎儿室间隔缺损(VSD)的自然病程,分析其自然闭合率与缺损直径大小及类型的关系。方法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为现场,招募建卡的孕妇,纳入孕中、晚期经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胎儿单纯性VSD者234例,进行前瞻性随访研究,以VSD自然闭合或接受手术治疗为观察终点,分析胎儿VSD直径大小、类型与其自然闭合率的关系。不同组别间自然闭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胎儿心脏超
期刊
目的了解儿童Alport综合征(AS)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肾脏风湿科明确诊断并具有完整资料(临床、肾组织病理、基因检测结果)的AS患儿25例。采用外显子捕获-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基因检测,包括COL4A3、COL4A4、COL4A5基因,并同时进行家系验证。结果(1)25例患儿中X连锁AS(XL-AS)19例(76%),常染色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