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技技能分类的新视角及运动技能“会能度”的调查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cy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学理研究涉及的问题十分广泛。选择运动技能的分类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是由于概括性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范围广泛,比特定技能的研究更有价值。不同类型运动技能的特点、学习过程中的规律和教学过程中的規律不同,而对这些规律的研究和按照这些规律合理地安排教学步骤是体育教学有效进行的保障。
  本论文在总结前人关于运动技能的概念与分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体育教学的视角,发现运动技能分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以运动技能的习得过程为依据,运用行家调查法调查运动技能的“会能度”并对运动技能进行重新分类,目的是在新的运动技能分类的基础上,探索不同类型的运动技能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规律,从而为初步建立体育教学理论打下基础。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技能
  1.2研究方法
  1.2.1假设检验法
  假设检验法是由归纳和演绎这两种逻辑构成的,它有助于克服两者的局限性。假设检验法是从理论推导出研究假设,然后通过观察来检验假设,假设如果被证实,就可以对被观察到的具体现象做出有效的理论解释;假设如果被证伪,就要对理论做出修正或推翻原有的理论、发展新理论。本研究依据运动技能的习得过程不同,首先建立运动技能分类假设,然后用运动技能“会能度”的调查来验证假说,结合体育教学的实际,提出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中的规律。
  1.2.2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论文有关的大量国内外研究文献,其涉及面主要有:体育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运动技能学、动作学习与控制,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学等研究领域。了解体育教学的历史与现状及国内外有关运动技能的相关研究。
  1.2.3行家调查法
  我们认为:体育项目的教学(教练)专家,即长期从事某个运动项目教学或训练工作的人员最了解初学者从不会到学会运动技能的状态和历程,他们完全可以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某个运动技能的“会能度”做出一个判断。调查采用面对面地访谈和填写问卷的形式,每一单项运动技能的填写人数为25人。
  1.2.4数理统计法
  对运动技能“会能度”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利用加数求和的方法计算“会能度”。对调查的每项运动技能附以0-10之间的分值,O代表初学者从不会到掌握某项运动技能有很大的难度,10代表初学者从不会到掌握某项运动技能非常容易,几乎不用学就会了,每位专家从中选择一个数值,籽25名专家所选的数值,进行加数求和,运用公式o【=A/10n(A=数直×频数,n=25)计算出运动技能的“会能度”数值。
  
  2、运动技能分类的审视
  2.1对先行运动技能分类研究的综述
  2.1.1动作学习与控制原理对运动技能的划分
  在《动作学习与控制》中运用三种方法对运动技能进行分类。以动作任务的组织方式为依据将运动技能分为分立技能、序列技能和连续技能三类,以运动和认知因素的重要程度为依据将运动技能划分为运动性技能和认知性技能两种类型;以执行运动技能中环境变化的可预见性为依据将运动技能划分为开式技能和闭式技能两种类型。
  2.1.2体育心理学和运动生理学对运动技能的划分
  我国目前体育专业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教材中,普遍将运动技能划分为:封闭式运动技能与开放式运动技能、连贯的运动技能与不连贯的运动技能、小肌肉群运动技能与大肌肉群运动技能等类型。
  2.1.3其他研究成果中对运动技能的分类
  王建博士从中小学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出发对运动技能进行了分类,他将运动技能划分为竞技性运动技能和非竞技性运动技能两种类型。运动生理学专家杨锡让先生在其《实用运动技能学》一书中,介绍了七种运动技能的分类标准。
  田麦久先生的项群理论共选择了三个分类标准对运动项目进行划分,即依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进行分类,依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分类和依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进行分类。由不同项目的本质属性所引起的项目之间的异同点是项群理论划分项目类属的主要依据。项群理论源自一种朴素的分类思想,分类符合逻辑学的分类标准,且在后续的研究中发现了各子项群的共同规律。项群理论的研究思路和分类理论的建立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值得我们在后续的研究中借鉴和参考。
  
  2.2运动技能分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2.1分类的标准不明确
  以运动技能是否含有竞技性因素为依据,将运动技能划分为竞技性运动技能和非竞技性运动技能有待商榷。因为运动技能竞技性的表现是以体育比赛为载体,以创造优异为目的,而放风筝、跳绳等运动项目如果是进行比赛的话,同样也含有竞技性因素。其他的“以运动和认知因素的重要程度为标准的分类”、“以参与肌肉类型为标准的分类”等也都在分类标准上存在一定问题,这些分类都难以将各个子项严格地区分开来。
  2.2.2违背相应相称的准则
  违背相应相称的准则是运动技能分类中经常出现的另一类错误。例如,“以执行动作技能中环境变化的可预见性进行分类”的方法将运动技能划分为开放式的和闭锁式的两类运动技能,但是这个分类方法忽略了有一些运动技能既不单纯是开放式的运动技能,也不完全是闭锁式的运动技能,而是兼有二者的特点,此种分类的错误在于子项之和小于被划分的母项。
  2.2.3
  分类没有体现出方法学上的优势
  以上运动生理学、学习心理学等学科中运动技能的分类理论对体育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由于这些分类理论没有揭示出各类型运动技能在体育教学中的规律,这些分类方法若用于进一步探寻体育教学中的规律则指导意义不大。
  
  3、运动技能分类的新方法
  3.1运动技能“会能度”的发现
  本研究者发现:在各种运动技能中有一些运动技能是“在‘会’与‘不会’之间有着明显甚至截然区别的”,最为典型的是游泳运动,其运动技能的表现明显地是“会”和“不会”之间几乎不存在中间的状态(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类似的运动技能有器械体操动作、自行车、独轮车等运动技能,而另有一些运动技能是“‘会’与‘不会’没有明显区别的”,最为典型的就是跑步运动,其运动技能的表现是“会”和“不会”之间几乎都是中间的状态(似乎从来就会,除非是幼儿时的成长阶段),几乎不存在“会”和“不会”的概念,而是“好”和“不好”的概念,类似的运动技能有篮球双手胸前传球和运球、前滚翻、徒手操等运动技能,当然也有很多技能是“‘会’与‘不会’有一定区别但不是明显区别”的中间状态,比较典型的就是滑冰、滑雪等运动技能,有清晰的、特定的中间 状态(可以蹒跚滑行,但无法控制身体,经常要摔倒)。这就是本文所说的按“会能度”进行运动技能分类的新视角。
  本文将“会能度”定义为运动技能会与不会之间的区分度。代表运动技能学会的难易程度。
  3.2典型项目所含运动技能“会能度”的分析
  运用行家调查法对田径、体操等运动项目所含完整运动技能“会能度”,对乒乓球、排球、篮球等球类运动项目所含分立运动技能“会能度”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计算得出“会能度”的数值。(以田径项目为例)。
  从表1中可以看出,田径项目所含的各运动技能的“会能度”差异还是很大的,像跨栏、背越式跳高、挺身式跳远、滑步推铅球、铁饼、标枪这六项运动技能,“会能度”在O.18-0.42之间,“会能度”的数值较低,分析表明初学者在学习这六项运动技能时有一定的难度,学习这六项运动技能的时间会比表中所列其他田径所含的运动技能时间长。
  由表1中还可以看出,蹲踞式跳远的“会能度”的数值为0.58。从“会能度”的数值比较来看,初学者学习蹲踞式跳远的难度比学习挺身式跳远低,为什么两项运动技术阶段相同的技术,学习的难度不同呢?原因可能与蹲踞式跳远与日常生活中的跳跃更为相似有关,基于此点原因,初学者是否学会了蹲踞式跳远的标准不是非常明显,会与不会之间的标准比较模糊,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技能命名为中间型的运动技能。同属于这样情况的运动技能还有短跑和竞走。
  从表1中也可以看出,长跑的“会能度”为0.86,对于初学者来说长跑非常容易学会,甚至可以说不用学就能会了。因此,学生学会与没有学会这项运动技能之间几乎没有区别,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技能命名为会与不会之间没有明显区别的运动技能。
  
  4、 按“会能度”进行运动技能分类
  4.1运动技能的重新分类
  通过对田径、体操等运动项目所含完整运动技能,乒乓球、排球、篮球等球类运动项目所含分立运动技能“会能度”的调查与分析后,本研究依据各项运动技能“会能度”数值,将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技能进行重新分类,分类结果见表2。
  4.2各类运动技能的特点
  4.2.1会与不会有明显区别的运动技能
  会与不会中的“会”,指的是“学会”,它的含义是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内化,掌握了运动技术,也就拥有了运动技能,是学习者与运动技术之间的链接。会与不会有明显区别的运动技能是指初学者在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从初始不会运动技能到学会某项运动技能,技能水平出现了显著的提高,学会与没有学会运动技能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学会这项运动技能存在清晰的判别标准。运动技能的“会能度”在0.2-0.49之间,运动技能“会能度”数值低表明运动技能学会的难度较高。对于初学者来说,从不会到学会运动技能通常要经过很长的时间。
  4.2.2中间型运动技能
  中间型运动技能是指初学者在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从开始不会到学会某项运动技能,运动技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学会运动技能与没有学会运动技能之间有区别,但区别不明显而且学会运动技能的判断标准不清晰。这类运动技能的“会能度”在0.5-0.79之间,运动技能“会能度”数值较高说明这些运动技能的复杂程度不高,学生学会这些运动技能的难度不大。
  4.2.3会与不会没有明显区别的运动技能
  会与不会没有明显区别的运动技能是指初學者在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从开始到学习结束运动技能的变化不明显。学会运动技能与没有学会运动技能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这类运动技能的“会能度”在O.8-1之间,运动技能“会能度”数值高说明这些运动技能简单易学,学生几乎不用学习这些运动技能就已经掌握或者稍加学习很快就能掌握,这类运动技能会与不会之间不存在标准。
  
  5、结论
  5.1通过对已往运动技能分类的分析,发现了运动技能分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有:分类的标准不明确;违背相应相称的准则;分类没有体现出方法学上的优势。
  5.2依据运动技能习得过程的不同,将运动技能划分为会与不会有明显区别、中间型和会与不会没有明显区别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运动技能分别包括为完整技能和分立技能两种类型。
  
  参考文献:
  1.王健,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D],2005,
  2.李捷,运动技能学习形成自组理论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1999,
  3.祝蓓里等,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4.李宗浩,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6.张英波,动作学习与控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E003,8,7.杨锡让,实用运动技能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8.田麦久,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6,
其他文献
关键词:北京市;校园足球;足球联赛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11-0088-01  2019年10月12日,2019—2020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开幕式在首都体育学院举行。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市体育局、首都体育学院、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部门相关领导参加了开幕式。本届联赛由北京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关键词:阳光体育;趣味运动会;大众游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0-0064-03  大众游戏,顾名思义就是参与面广、不受场地局限、内容涉及面广的体育游戏,注重学生全员参与,吸引家长及社会广泛参与,甚至促进学校的体育文化乃至社会体育文化全面发展。  合作布袋跳  游戏方法:每班男女生各40名(4人一组)分两队迎面站立。裁判发令后,2人
游戏目标:(水平二)  发展学生的弹跳和平衡能力。  游戏准备:跳球若干3~8个。  游戏方法:将球按一定方向排成一条直线,每个球以踏板长边着地为准。游戏开始前,游戏者在起点起跳上球后,可经过原地调整直接跳上第2球,直至第3.4.5.6……等球,以失败次数少,时间短的通过者为胜。  游戏规则:(1)听信号开始后,必须挨个跳上每一个球,不得间隔。(2)如中途有失败,应在失败的球上起跳后继续游戏。(3
关键词:满族;冰蹴球;游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2-0073-02  蹴球的历史可谓久矣。蹴球在古代叫蹋鞠,其运动方式是用前脚掌踩在石质的球上,脚跟发力,将球踹向前方,以球击球计算成绩。蹋鞠所用的石球,早在西安半坡文化遗址发掘中就有发现。北京大学赛克勤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内陈列的石球,有一只经考证已有18000年的历史。“蹋鞠场中浪荡
摘 要:本文运用体育课堂观察的研究方法,对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初中组立定跳远课例进行评析,其中聚焦“项目特征”观察视域,对课堂观察的要素进行提炼,并制订对应的观察量表,实施观察记录。通过收集到的数据对本节课在项目特征方面的教学效益进行分析,并给出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项目特征;课堂观察;制订;使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
摘 要:针对排球项目的特征与学生的学习需要,将“垫高 垫远”的练习方法作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体验、理解“垫高 垫远”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垫球技能水平,尽快达成“会比赛”的目标,践行浙江省倡导的“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单元构建理论,探讨以方法为教学内容的教学范式。  关键词:练习方法;垫高;垫远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10-
2013年4月26日,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工委和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办的“索玉华教育教学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大学生体育馆举行。此次研讨会以“让生命在体育教学中延伸”为主题。  索玉华老师来自北京石油学院附属中学,是北京市特级教师。大会首先播放了索玉华的教育教学短片《让生命在体育教学中延伸》,从“生命追求”“生命绽放”“生命延伸”三个层次对索玉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实践进行了精辟阐述,展示了索玉华老师在工作
摘 要:评课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育观点的碰撞,是对教学细节的打磨,是为了求同存异,实现共同提高。本文以江苏省初中优秀课展示评选为例,阐述正确领会课标精神,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以及对课堂应变、精讲多练、常态简约、教材整合等教学观点的思考,倡导青年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智慧,加快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施能力。  关键词:优秀课;精讲多练;简约教学;实施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关键词:巧制;标靶;投准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2-0066-01  一、器材  呼啦圈,透明胶带,红色靶心(直径25~30cm)。  二、制作方法  把红色靶心放在呼啦圈中心位置,用透明胶带按照“米”字进行粘贴,把靶心固定在呼啦圈中心,标靶上下各固定一个铁钩,方便固定标靶,且防止标靶翻转,这样一个标靶制作完成。制作数量可根据学生
本刊记者:夏老师是浙江省体育特级教师中的普通一员,但品读您的从教生涯却不难发现您的光彩夺目。在名师工作室的理论构建和实践研究中,您秉承怎样的教育信念?  夏玲玲:回顾执教生涯,是一个个坚实的脚印、一次次耐心的求教、一回回大胆的创新,才造就了我从一位普通女体育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本工作室在成立初就一直秉承着“传承创新 追求卓越”的教育信念。因为我们始终相信,是老一辈学校体育人的艰苦付出和卓越贡献,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