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ck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的重心工作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初中生就是祖国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初中生的能力水平和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初中阶段的学生们正处在青少年时期,身体和心理发展都不成熟,但是可塑性强。这就是初中阶段德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到德育教育很多人或许都认为这是班主任该做的工作,而实际上课任教师如果能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那将会使教育锦上添花。
  一、教师以身作则,做学生德育的榜样
  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初中生的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大。教师们的一言一行无时不刻都在影响着他们的学生。高尚的师德告诉学生——品德的魅力;负责任的言行告诉学生——责任重于一切;关心学生的行为告诉学生——世界充满爱。
  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首先要有教书育人的责任心,还应具有高尚的人格和奉献精神。以教师的师德魅力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关心每一位学生,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由此,增强教师言教的可信度和吸引力。其次,教师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也是学生们学习英语的榜样。所以,教师必须要不断地自我进修,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语言水平。认真备好教材,反复听教材录音带,以更标准的语音语调,更地道的英语教授教材。
  二、挖掘德育素材,寓德于教
  英语学科是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它能直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和传播文化科学知识。英语教材是德育的载体,其中不少对话、日常生活、阅读理解的文章都具有丰富的德育修养知识。教师应在备课时,认真专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积极和健康的情感因素。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基础知识,进行英语基本训练和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一定可以感受到思想情感教育和潜移默化地影响。在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笔者在以下三方面做了一些初探.
  1、以书为本,挖掘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因素
  教材中丰富的思想情感教育内容能否充分利用,主要靠教师有意识地、认真地挖掘。抓住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把德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仁爱版新教材所涉及的话题和语言素材很广泛,蕴涵的德育内容也很丰富。例如,在讲到七年级下册Unit1 Making New Friends时,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朋友,总结自己与朋友相处情况,同时引申出人际交往中的正确态度和方法,以及如何化解朋友间的矛盾。又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Unit4Tpoic1What can I do for you?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购物常用语的同时,再讲授对他人的礼貌礼仪用语,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再比如讲授七年级下册Unit6 Tpoic3 Which is the way to the post office?时,我们就能在教学用礼貌用语问路的基础上,进行乐于助人的德育教育了。类似的德育教育因素还很多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一定可以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
  2、以人为本,适当选择德育渗透的素材
  我们所面对的是21世纪的中学生,他们是90后的新生代,大部分学生都是出生在90末。他们深受社会、传播媒介的影响,这些孩子兴趣爱好广泛;思想非常活跃;自我意识特别强;情绪波动很多;心理素质不够稳定……因此教师要根据这些特性,灵活把握德育素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伦理道德观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国外一些落后腐朽甚至反动的东西也涌进了国门,这对初中学生而言是危害是巨大的。所以应适当选择一些体现资本主义社会的丑陋一面的资料给学生看,在做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时,让学生充分了解西方国家所谓的高度发达物质文明下并不都是天堂。由此而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洗礼,达到净化心灵,培养良好情操的目的。
  3、创设情景,自然启发德育思想
  在英语教学中,专研教材,围绕教材主题,取其精华,精心设计,让学生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同时,思想也得到熏陶。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灵活机动、通过不同途径来渗透德育教育。能否抓住思想渗透的机会,关键在于教师个人是否有心。
  比如,上课时学生迟到了,就可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学生应当说:”I am sorry .I am late.”(很抱歉,我迟到了。)教师可以说:”It doesn’t matter.But you must come earlier next time.Don’t be late again.”(没关系,但下次要早点。不要再迟到了。)
  又如在学习表示邀请的常用语时,让学生编对话,学生A说:“Would you like to play basketball with me?”(你愿意和我一起去打篮球吗?)学生B说:“I’d like to ,but I must finish my homework first.”(我也很想去,但是我必须先完成我的作业。)学生A说:“Yes,work must come first.”(是的,学习必须放第一。)这个时候英语教师应该抓住机会给予表扬,同时号召其他学生向学习。
  三、利用课外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课外活动也是英语课堂德育教学的必要补充,是实施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布置和组织课外活动,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又能是学生多方面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组织活动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明确德育目的,使德与智有机结合。例如开展“情系英语,心系奥运”英语活动,通过学习与奥运会和奥运有关的英语、西方文化常识、背景知识等,可以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又如,举行英语小品比赛,要求学生们应用所学英语口语,编排英语小品,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再比如,讲到圣诞节Christmas这课时,要求学生制作圣诞卡片,写上Merry Christmas!和Happy New Year!等圣诞和新年祝福之类的话语,并把卡片送给亲朋好友,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同学、尊敬老师的美德以及热爱劳动、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珍惜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美好情操等等。
  四、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展望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也是每个教师必做的教学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在英语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势在必行的一项工作。“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人物事例,语言生动形象,有利于进行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德育教育。在日常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寓”德于“教”,使学生在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将德育渗透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一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具体而深刻的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成长和进步。
  赫尔巴特曾经这样说过:“教学中如果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心中有德育,为学生们树立典范,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有计划有目的的在教学中加以体现,把握生活中的点滴,达到真正地将德育教学渗透到英语教学中。从而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他文献
教育学院学报是期刊大家族中的一个基本群体 ,教育学院学报的“教育特色”是这一综合性刊物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教育学院学报的“教育特色” ,必须树立现代教育思想 ;亲
摘 要:新课程已经进行如火如荼,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呈现较多于实践相偏差之处,尤其是在评价方面,如何认识新课程理念,如何对待旧课程评价体系需要我们进行探索。作为一线教师首先必须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其次应该对于旧课程实行“拿来主义”——扬弃。  关键词:课程改革;“先学后教”;新旧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先学后教,异质合作成为目前课程改革的一种深入的探索,然而,在我们争相论证新课改的
摘 要:复习课,是学生巩固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上好复习课和优化设计数学课是数学教师的重要使命。如何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如何提高学生的复习意识,如何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这些都是重要的课题摆在教师的面前。本文从复习课应该注意的要点出发,通过课堂教学结构优化和讲评试卷入手,探讨了提高中学生复习效率的一些方法,已给教师和学生在复习课中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中学生;提高;复习
摘 要:科学的课程评价是有效的英语课程教学的充分保证,也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探究现今我国中学英语课程评价在评价内容、评价重心和评价主体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且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使课程评价科学合理,全面有效。  关键词:课程评价;问题;建议  长期以来,受传统的课程评价理念的影响,我国中学英语课程评价仍沿用传统单一的评价体系,以终结性考试为主导,主要基于试卷和分数进行评价。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特征是进行性认知功能受损和精神行为异常,为全世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身心负担和经济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