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策略探析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nyu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建设进程的逐渐加快,建筑工程施工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建筑工程快速发展的同时,施工安全依旧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几年,由于建筑施工中的安全事故频发,所造成的财产损失难以估计,所造成人员伤亡更是令人无法忽视。本文就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识别与分析评估、控制安全风险的策略、创新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探析,为解决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问题提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控
  随着社会建设对建筑工程的需求越来越多,建筑工程施工的速度加快,一些安全问题暴露得越来越明显,许多施工单位为了能够尽快完成施工项目或是为了从中谋取更多利益而将安全问题置于不顾,导致了施工过程中事故频发。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对于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对于我国的社会建设更是一种障碍。因此,加强施工安全风险管控势在必行。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识别与分析评估
  (一)造成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的因素
  造成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筑周围的自然、社会环境因素,即施工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质、水文条件和交通、地下管道等。第二,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往往都是大型机械设备,如果设备质量不过关、检修不及时或是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就会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第三,建筑工程項目周围存在的危险物质。施工过程本身所使用或产生的一些水、废料、汽油、酒精、电,这些一旦处于某种情况下,都会变成危险物质,对施工过程造成破坏。
  (二)识别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的方法
  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通过各种条件的综合考虑、判断,对有可能会发生的危险进行辨别。具体识别方法包括:与工程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深入、及时地交流,综合多位人员的意见,分析是否存在危险;对施工现场进行细致入微的考察,检查施工设备是否合格,施工人员操作是否规范,管理人员工作是否严格;将有可能带来危险的因素列举出来,并综合施工具体情况,分析是否有可能会发生危险;将预先设计好的施工安全问题进行规整,并在考察现场时将实际情况与规划进行对比,从两者偏差之中寻找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
  (三)建筑工程施工风险因素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风险原因可以从人为因素和物质因素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人为造成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施工人员对于施工风险认识不足,缺乏安全意识;管理人员对于施工过程的管理不到位;施工安全技术不足,缺乏规避风险的方法;对于施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力度不足,造成了安全知识的缺乏,在发生事故之前或事故中不能及时地防范和阻止情况的恶化。物质造成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为:施工过程中一些机械设备、施工工具等带有电流或产生能量,造成潜在的危险;高处施工有可能造成施工人员坠落或物体坠落;另外,一些外界的环境因素,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危险因素。
  (四)建筑工程施工风险评估方法
  风险评估可以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要通过对于现场施工的各种条件(如现场环境、施工设备、人员操作、监控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分析,评估其是否可能发生危险事故;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如果发生危险,哪些方面将会受到损害,是否延缓现场施工进度、施工机械会否损坏,还是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估计其可能造成的损失有多大。
  二、控制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策略
  (一)控制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原则
  要控制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一般来说要遵循以下几种原则:第一,防范性原则。在项目施工展开之前,要对有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并事先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对一些风险事故尽可能地避免;第二,降低损失原则。对于一些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危险事故,要及时地采取应对措施,抑制风险的进一步发展,尽可能地将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第三,禁止危险施工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有些危险可能是无法避免的,那么,就要禁止此类工程的施工,并对施工过程进行相应的调整,排除风险因素之后再继续该工程。
  (二)控制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方法
  风险控制方法之一:对建筑工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充分考虑到施工中每一个环节可能会遇到风险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施工指导文件,对工程施工进行全面的引导,提供可靠的建设依据。风险控制方法之二: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和施工环境的监控,重点强调施工环节中可能遇到的危险,严格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发生,对施工环境进行充分考察,排除安全隐患,使用合格的施工设备、工具,并经常性地检修,及时更换、维修存在问题的设备。风险控制方法之三:加强施工单位全员的安全培训,增强其安全意识,培养职工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施工技能,一旦发生危险,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控制建筑工程施工中重大危险源
  施工中的重大危险源,不仅会增大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造成的后果也更为严重,风险规避也较为困难。要控制重大危险源,就要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首先,从法律制度方面,就要严格遵循现有的法律法规,并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督促其加强对危险源的控制。其次,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使安全技术人员与设备进行密切的配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创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一)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体系需创新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要保证在这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就要制定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在以往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也有不少成功的管理案例,可以作为风险管理的参考。而每一项工程有有着独特的施工条件,各方面的因素与以往都有着不同之处,因此,施工风险安全管理体系必须要进行创新,才能符合施工安全的要求,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方式需创新
  在过去的风险管理中,往往都是安全事故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之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治理,然而,此时事故已经难以控制,治理成本高、成功率低,管理效果较差。而通过管理方式的创新,将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到防范风险中,可以极大地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另外,风险管理也不能仅仅依靠人的力量,更要将管理人员、管理技术、先进的设备相结合,实现全面的管理,堵住安全漏洞。
  (三)工程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需创新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是整个工程项目中的主体,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尤为重要,而将施工企业中各个部门凝聚在一起的,便是具有创新性的管理制度。实现管理制度的创新,能够为工程施工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机械设备和施工工具,并且,能够加强对企业内全员的安全管理,提高企业内整体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顺利进行。
  建筑工程施工是社会建设中一项重要的事业,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人员、外在因素很多,会造成施工过程中风险发生的因素也就会很多,只有对安全风险进行准确的识别和评估,控制施工中的风险,创新安全风险管理模式,才能够有效地减少施工风险,保障建筑工程在安全的环境中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张映珊.试论开展施工安全教育的意义和途径[J].建筑安全,2005,8:43-44.
  [2]任春艳,张敏莉.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8(1):60~63.
  [3]孙维珉,于瀚滨.关于企业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难点和对策[J].建筑安全,2005,20(1):15~16.
其他文献
大白菜结球初期叶片光合最适温度为25℃。低温下光合速率(Pn)和表现量子效率(AQY)随叶温升高而增加,超过25℃则随叶温升高而降低。无论温度高低,大白菜叶片的Pn在一定范围内随光强和CO2浓度的升高
目的:观察越鞠丸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日一剂口服,对照组给予莫沙比利5mg日三次,口服,
本文以15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所有患者入院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准确记录患者出入量,做好皮肤足部护理,同时给予饮食、运动、心理护理、
本文以气阴两虚,毒损心络学说为依据,在研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基础上,采用多种中药组成的消渴脂平2号进行治疗,起到了益气养阴,解毒通络保心的作用,为临床提供一种
自从70年代,人们首次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农杆菌浸染植物,到1983年第一个转基因植物问世,农杆菌介导转基因工程已是日新月异,硕果累累,转化成功的植物达116种,利用农杆菌可侵
1979年,8岁的王永胜不幸患上了败血症。败血症诱发的骨髓炎导致左腿残疾。1992年8月28日,中专毕业的王永胜向别人借了900元钱,在村子里开了一家小诊所。6年的打拼,他小有名气
百合鳞茎可作为食用和药用,具有润肺止痰、清心安神等功能。煮熟后有特殊风味,还可晒干和制成百合粉,经久贮藏。鳞茎耐寒力极强,在土中能安全越冬。我县百合的播种深度为2-3
哈欠——在人类身上发生最为频繁的生理现象之一,有史以来对它的解释都似乎有支支吾吾、语焉不详的倾向,牛津词典仅简单将其描述为因厌倦而生,而两本重要的生理学手册——《
期刊
本文以表现为气阴两虚兼癖证、肺胃热盛证的消渴病,及气阴两虚兼痪毒证的消渴肾病为典型病例,对中医学家南征教授治疗消渴的临床经验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口服中药,同时配合
欧洲榛子(CorslusavellanaL.)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四大坚果之一,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及中亚细亚,我国引种已有40多年的历史,国外主要采取分株及压条育苗,1992年一1994年我们对欧洲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