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需要追求三重“境界”

来源 :中学语文·大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urev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的终极关怀,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应追求三重“境界”:让学生学会感动,做一个情感丰富的人;让学生学会思考,做一个理性思维的人;让学生学会联想与想像,做一个个性激扬。充满创新精神的人。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文关怀 情感丰富 理性思维
  
  巴金先生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字宝库,那就是多少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要人变得更好”是文学的目的。也是语文教育的目的。
  
  一、让学生学会感动,做一个情感丰富的人
  
  感动是什么?感动就是对生命之美的关注。正因为有了感动,我们才有更多的对美的关注与对世界的热爱。才能使灵魂更为纯洁。文学即“人学”,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就是与作者心灵交会的过程,是情与情沟通的过程,是心与心产生共鸣的过程。所以语文教学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触摸到作品的灵魂。感受到作者真正的情愫。
  如《荷花淀》的开头有一段景物描写: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对这段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只是了解其中诸如修辞手法、语言特色等之类,那就无异于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了。这段文字如数家珍般地描写白洋淀的芦苇与席子,不仅表现了白洋淀的美丽富饶,而且有不可抑制的乡土之爱溢于言表。“好席子,白洋淀席!”这不是一般的“引用”,这里面有着白洋淀人对家乡的衷心赞美与自豪。在这里,挖掘、理解这些感情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白洋淀的英雄儿女之所以能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英勇地抗敌并在战斗中成长,这种感情正是他们行动的基础。如果不理解这一点。学生们就不会真正理解小说中的英雄形象,也难于感受到小说中“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更谈不上为之感动。
  可以说,语文教学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的过程。很难想象,一个对任何东西都无动于衷,不会产生任何感动的人,能学好语文。所以,完整的语文教学,首先就应当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为文中的情感所浸润、所陶冶。
  
  二、让学生学会思考,做一个理性思维的人
  
  新课程标准强调,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重视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我的空中楼阁》有这样一段描写:
  光线的明亮为好,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小,窗很多。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7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这段描写,充满诗情画意,首先可从修辞人手,分析其比喻的妙处,再进一步分析“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中的“时间性”、“文学性”各指什么。其实,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用如此充满情感、充满诗意的笔调来描写小屋的光线,其目的何在?当然在于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小屋、对大自然的无限的热爱,对那种宁静、自由生活的无比向往之情。
  这种含蓄深沉的手法,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存在。所以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三、让学生学会联想与想像,做一个个性激扬,充满创新精神的人
  
  联想与想像,是学生心灵飞翔的翅膀。有了这双翅膀,他们可以思接千载,心游万仞。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大胆地联想与想像,培养他们联想与想像的能力。让学生在领略庄子的恣肆、李白的飘逸、苏轼的雄奇的同时,力求有自己个性的创造。
  如有一则这样的材料:
  有位老铁匠,打铁技艺有口皆碑。因为他木讷寡言,所以生意并不红火。同样一个物件,别人敲打打一上午就能完工,他非要认认真真干上两天才行。人们都说他心眼太死,像个榆木疙瘩。但他不管这些,仍旧一丝不苟地锻打着每个物件。有一年,他打了一条船用巨链,被用作一艘大海轮的主锚链。但在以后的日子里,这条巨链并没有派上用场,被搁置在船上形同一堆废铁。几年后的一天晚上,海上突然风暴骤起。在风急浪高的海面上,这艘巨轮像一叶浮萍,随时都有可能被冲到礁石上。
  紧急关头,船长果断决定紧急抛锚,但被抛下去的锚链都像纸做的一样,根本经受不住风浪,全都被挣断了。就在大家感到绝望的时候。有人突然想起了那条锈迹斑斑的锚链,赶紧把它抛下去。全船一千多位乘客的生命系在这条铁链上。一分钟、十分钟、一小时过去了。……当一切风平浪静的时候,人们发现,坚不可摧的铁链依然像只巨手一样紧紧地拉住船体。全船的人为此热泪盈眶,欢腾不已。
  其实,人生需要这样的一条铁链,用它抵挡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请以“生命的铁链”为话题作文。
  这就要求学生由具体的“坚不可摧”的铁链、突如其来的风暴产生联想,思考人生中的“突如其来的风暴”指哪些,“人生也需要这样的一条铁链”指什么?这样的作文训练,就能大大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期待新的高中语文教育能唤起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向往,能给学生以梦想。让学生学会感动,做一个情感丰富的人;让学生学会思考,做一个理性思维的人;让学生学会联想与想像,做一个个性激扬,充满创造精神的人,这正是语文教学的三重境界。
其他文献
【摘要】“憔悴损”到底指人还是指花?教材和教参未置可否,让人模棱两可。《唐宋词鉴赏辞典》所持观点明确是指人,而网上和书面的资料倾向于指花。按本词描写时令推断,当为菊花盛开之际;按菊花的个性分析,也不应落英遍地。所以“憔悴损”应该指人,词人用繁菊竞秋枝头闹的乐景反衬自己面容憔悴、心境悲凉的哀情。  【关键词】憔悴损;菊花盛开;李清照;《声声慢》    笔者讲授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李清照《声声慢》一词
总之,只有拥有了以上学习品质,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合格建设者。  【摘 要】语文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自己的心跟语文一起走,调动学生的心跟语文一起走,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教师;主导;角色    语文学习不能立竿见影,因此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师教学激情不够。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除了大声呼吁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及逐步推进当前考试制度改革外,更重要的是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官方网站2018年3月8日消息,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许多经合组织国家在教育和就业领域的性别差距虽有显著缩小,但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cience,Technology, Engineering,Mathematics,STEM)领域工作的男女性比例依然处于不平衡状态。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社会对男女性职业选择的刻板印象和劳动力市场现有分工。  为缩小STEM领域中的
【摘要】“五疑教学法”是以新课改理念和教育心理学、现代教学理论为依据,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疑问为引线,激发兴趣,培养创造思维。  【关键词】课程改革 教学理念 教育心理 教学模式 创造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育心理学向我们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有疑才有所思,有思才有所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官网2019年4月11日消息,OECD于当日发布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完善初任教师准备制度》(A Flying Start——Improving Initial Teacher Preparation Systems)報告。报告指出,为了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帮助所有学生充分发挥其潜力,各国需要建立和维持一个持续的教师准备制度,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打好基础。  尽管有效的
【摘要】写出见解新颖深刻、观点富有启发性的作文,既是写作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的要求,又是衡量一个中学生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准。只有密切关注生活、掌握分析方法、进行超常立意,才能打造具有启发性、能发人深省、给人启迪的观点,取得作文的成功。  【关键词】高考作文;关注生活;分析方法;超常立意    2001年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周昱参加高考,作文得了满分。她在谈到得满分的体会时说,面对高考作文题
【摘要】高中生在记叙文中叙写的虽是生活真事却没有真情流露,其根本原因是写作主体的缺失,即学生缺少对“自我”的认知。“内省反思”“自我知觉”“因果归因”是从心理学角度认知“自我”、丰富“自我”的方式,也是让“我”回归文本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内省 写作主体 自我知觉 因果归因    我整理着书,门吱嘎开了。母亲用平常而又陌生的话语说:“放学了。”“嗯。”只是看了一眼她。我注意到她看着我,用迫不及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本身即是课程。”语文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也应是课程的开发者;语文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再造与重构。那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笔者以为采用多种方法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才能实现有效地“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即“整”之有法,“用”之有效。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材 教学内容 教学理念 
【摘要】2008年高考文言文考查,严格遵守考试大纲,在要求考生能阅读浅显文言文的基础上,考查了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对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翻译和断句等,分别测试了识记、理解、分析和鉴赏评价等多种能力。详加盘点2008年考情,有助于提高2009年备考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文言文试题 设题特点 复习备考    2008年高考文言文部分的考查,
【摘 要】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是语文高考测试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完成现代文阅读能力测试首先要求考生要读懂文章,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完成现代文阅读能力测试题目。本文针对考生如何整体把握文意阐述了两点认识。首先阐明了考生要读懂文章所应把握的两个目标,即文章的内容和主旨。然后指明了考生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的两个方法,即分析段首句和段尾句,挖掘考题信息。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 整体把握 内容 主旨    现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