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建构,反客为主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ing44526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历史选修4人物史的内容变得更为重要。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和体会,以人物史的教学为例,笔者注重利用對课目标题的解构与剖析,以此为切入口,使学生自主建构体系。建构过程中需要注意教学方式的潜移默化:一、以静制动,将思考的舞台还给学生;二、以题为线,将探究的舞台还给学生;三、以说促写,将讲演的舞台还给学生。
  【关键词】解构建构;反客为主;人物史
  一、问题的提出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历史学科选修三本教材的内容成为加试题的必考内容,并且加大了该部分的权重。而在人物史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必修史中涉及过的知识出现遗忘现象,因此,对于知识体系建构的必要性大大增强。建构的实施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体系建构能力薄弱
  无论是历史基础的识记还是历史材料的解析,学生的掌握能力较强,但对于一课、一专题等体系建构能力却相对薄弱。学生往往无法通过自主的理解,概括和归纳出教材的体系,在一段时间后遗忘相关知识点。
  2.整体结构意识缺乏
  历史知识是横通纵贯的有机整体,学生往往无法以“点”看“面”,以“面”带“点”,所了解和掌握的内容都是肢解的历史知识,学习历史缺失了必备的整体意识和结构意识。
  3.标题利用效率低下
  标题是教材内容的眼睛,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教材标题对于历史知识体系的建构、课堂效率的提升起重要作用。历史教师往往更关注教材正文内容的整合和讲解,却忽视了对教材标题的解读和分析。
  4.教学方式转变缓慢
  新课改背景下,许多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是传递知识,使学生被动接受,如此一来,学生自主建构体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制,历史教学就缺乏师生互动和知识的动态生成,教学也变得低效。
  二、合理利用标题自主建构的实践例证
  自主建构历史知识体系的主体应当是学生,历史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解构标题,解构内容模块,以学生自身架构的知识体系为基础,进行重组和整合,以建立更完善的内容体系。因此,历史课堂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创造的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建构的能力。
  1.以静制动,将思考的舞台还给学生
  (1)搭建充分自主的思考平台
  我校推进分段式模块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一定的缄默时间,意在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这个过程中,教师基本处于缄默状态,学生拥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自主思考、合作讨论和比较分析。
  (2)创设问题链条的思考情境
  笔者认为,引导学生把握教材,应将知识点串成链条,将历史完整地呈现给学生。而以一课的标题作为切入口,提出相应的问题组成问题链,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师:从标题来看,历史是如何评价康熙帝的?
  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
  师:说明康熙帝一生最大的功绩是巩固和捍卫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既然有巩固和捍卫的必要,那么说明康熙帝当政之时遭遇到哪些困境呢?
  生1:郑成功收复台湾,却坚持抗清;沙俄势力侵入我国。
  生2:漠西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满汉矛盾尚未平复。
  生3:还有康熙与鳌拜等大臣之间也有矛盾。
  师:能不能归类,看看康熙帝遭遇到哪几类主要矛盾?
  生1: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皇权和大臣专权的矛盾;民族矛盾。
  此案例中,以“如何评价康熙帝”“康熙帝遭遇到哪些困境”以及归类等作为问题链,从而将后两目“巩固统一国家”和“维护国家主权”顺理成章地归入体系之中。
  (3)发扬主动设计的思考精神
  教师通过设计思维含量高的问题链,帮助、引导学生剖析标题,并从标题中挖掘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自主阅读、组内交流对话等形式,使学生开动脑筋,自主设计体系。
  2.以题为线,将探究的舞台还给学生
  (1)善于动脑,发掘标题间的横纵联系
  案例2:《圣雄甘地》
  师:教材是如何评价甘地的?
  生:圣雄。
  师:“圣”和“雄”又是哪个领域?
  生1:“圣”属于精神领域,“雄”属于政治领域。
  师:非常好。那我们再看看这一节内容的子目标题,“凤凰新村与‘坚持真理’”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怎么样用一两句话就把这一节课的内容都囊括进去。
  这一问题提出后,许多学生根据自身对教材的理解,有了各自的想法,纷纷在笔记本上建构本课的体系。其中有一位沈同学简明扼要地将本课内容分解为“提出‘非暴力不合作’理论”和“实践‘非暴力不合作’理论”两块内容,在此内容模块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
  (2)勤于动手,贯通内容间的知识体系
  案例3:《圣雄甘地》
  在将本课内容分解为“提出‘非暴力不合作’理论”和“实践‘非暴力不合作’理论”两块内容后,学生自己动手,将体系进一步完整和深化。在“提出‘非暴力不合作’理论”之下,分析理论是什么,为何产生以及该理论的表现形式,即该理论的实质、产生原因和内容概况;在“实践‘非暴力不合作’理论”之下,学生自主得出甘地为了南非的印侨、印度的自由、为解决宗教种姓争端都付出了努力。
  (3)敢于突破,创造标题背后的体系
  案例4:《外交关系的突破》
  师:1972年9月25日,中国政府答应将宝兴大熊猫“兰兰”和“康康”赠送给日本人民。大家知道,“兰兰”和“康康”的出使意味着什么?
  生:意味着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化,并且建立了外交关系。
  师:那么大熊猫为什么会出使日本呢?   生:因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了,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应用于“中美关系解冻”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两目之间的过渡,学生通过“熊猫邮票”图片理解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含义,又与上一目形成因果联系,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这一段外交史的兴趣,又使重点知识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3.以说促写,将讲演的舞台还给学生
  (1)将创新体系讲出来
  案例5:《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笔者引导学生分析三个子标题,“北方小驹”“博学家”和“教师生涯”。学生了解这三目属于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事迹,但总觉得无法快速有效地识记和掌握。一位姓章的同学在自主思考的5分钟内,大胆地提出了自己建构本课体系的建议。“‘北方小驹’讲的是亚里士多德到阿卡德米学园学习,成为学园之魂的阶段;‘博学家’讲的是亚里士多德离开学园,从事科学研究,成为百科全书式学者的阶段;‘教师生涯’讲的是亚里士多德成为帝师和重回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的阶段”,因此将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分为求学阶段、研学阶段和教学阶段。
  (2)將创新体系演出来
  在学生讲解自主设计的知识体系的同时,教师应较多给予学生上台展演的机会,将自己的成果分享给其他同学,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一起欣赏、分析和探讨。在《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一课中笔者将一位同学的体系进行实物投影。
  1.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一:建立了多个学科体系,在逻辑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都留下了许多开创性的著作,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2.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逻辑学“三段论”,至今被学术界尊为权威,成为一切科学的工具;
  伦理学“中庸之道”VS孔子“中庸”。
  三、教学(42-62岁)
  三、结语
  叶小兵教授指出:“学生只有在其认知系统中构建起具体的知识及概念结构,才能进而生成相应的观念和认识。”笔者在人物史的教学实践中深感认真研究教材标题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注重师生共同研读标题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对历史教材和历史课目标题的解构与剖析,不仅能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历史脉络,而且能推动学生自主进行创造性地设计独有的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皮连生主编. 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杨丽芳.用“标题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0(4).
  [3]马宝庆.依托标题构建高效历史复习课[J].学科研究,2012.
  [4]杨阳.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体系的串联[J]. 课程探索,2014(12).
其他文献
【摘要】 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认识、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基础。许多教师对于概念教学,重视的是教,而不是让学生去悟,在一节课中,可能讲了几分钟就把概念直接教授给了学生,甚至有的老师一开始就直接让学生翻开书本,读一读这个概念,并且要背下来。数学概念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正确地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教师层层推进,让学生不断探索,使学生真正实现对概念的理解。  【关键词】 概念;分數;单位
期刊
【摘要】语文学习需要通过文本细读,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关键词】 文本细读;阅读能力;思维水平  一、案例简述  笔者在教授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时,围绕文末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与学生展开探讨。“不幸者”是老王,有何具体表现?围绕这个问题学生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时,笔者就文中三处与学生细读文本,进行深入探讨,分析老王形象,力求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
期刊
每年的“绿城之春”,对于广西的教师们来说,都是一次隆重的盛会。今年我有幸参加了本次活动,观摩了来自全国的六位名师的课堂,收获很多,从中也看出自己与名师的差距甚远。其中,张康桥老师执教的课文《牛郎织女》令我记忆尤为深刻。  活动进行到下午,我困乏得昏昏欲睡的时候,张老师开始上起这篇《牛郎织女》。看罢课文,我不以为意,觉得这只是一篇极平常不过的神话传说,再怎么抓关键词句品悟也不会有什么出彩的。随着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