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大学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复兴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zk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期间,中国教会大学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首先倡导了中西合璧式建筑新式样,拉开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复兴的序幕。在此之后,由于国内民族意识逐渐觉醒,这种建筑新式样又被视为弘扬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象参照物,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现代建筑风格。中国教会大学的建筑形态构成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复兴,是中西文化双向流动的特殊案例和有形史料。
其他文献
综述了不同氧源与丙烯环氧化反应的研究新进展。主要包括:氢氧原位制备过氧化氢丙烯环氧化,直接以分子氧为氧化剂的光诱导环氧化反应以及以臭氧和一氧化二氮为氧化剂的研究。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艺水平的提高及先进刀具的大量出现和使用,要求机床具有能够进行高效率、高精度和高光洁度的加工性能。为了满足机床越来越高的加工性能的要求,机
文章对二、三十年代周作人的文学思想进行了梳理辨析,指出其以个性主义为核心而自成体系,表现出强烈的纯艺术倾向,与功利化政治化主潮相对立。考察了这一思想发展的理论脉络,并将
<正>"老漂族"是指为照顾第三代而远离家乡、来到陌生大城市的父母。由于现如今有许多年轻人离开故乡到外地闯未来,父母便跟着他们"漂"晚年,重点是带孩子,这样一个老年群体被
<正> 词语避复与词语反复是汉语修辞的两种不同的方式。一般说来,文章尽可能避免词语的重复,因为语词一再重复会使语言显得罗嗦、平淡、乏味:从更准确地表达、描绘千差万别的
两次国共合作推动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时代的发展和两岸关系的现状使第三次国共合作成为可能。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潮流。新一轮国共合作是一条曲折而充满挑战
王小波的小说创作追求思维的快乐、智慧的推导,《寻找无双》是这种追求的践行品。他以独到的笔墨写出"关于智慧的遭遇的书",寻找对象的不确定性及寻找主题的不确定性对读者的
森林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固持土体及防风固沙等多方面作用。文章阐述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探讨植被措施在小流域治理中的作用,提出生态型小流域治理布局与要求,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