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壤大团聚体中各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特征对不同施肥措施的响应,从而为更好地理解土壤有机碳固持机制,并为该区域改善土壤质量、提升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通
【机 构】
: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07102;U1710255-3)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壤大团聚体中各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特征对不同施肥措施的响应,从而为更好地理解土壤有机碳固持机制,并为该区域改善土壤质量、提升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采集复垦6年定位试验不同施肥处理0-20 cm土层土样,采用物理分组法,分析土壤大团聚体中各有机碳组分[粗颗粒有机碳(cPOC)、细颗粒有机碳(fPOC)、大团聚体中微团聚体内颗粒有机碳(iPOC)以及矿质结合态有机碳(MOC)组分]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有机碳之间的关系。试验包括不施肥(CK)、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以及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4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同CK相比,施NPK肥对大团聚体中各组分的有机碳储量均无显著影响;而M处理显著降低了MOC储量,达36.45%;MNPK处理显著提高了cPOC和fPOC储量,分别是CK的4倍和2倍,但是显著降低了MOC储量,达39.01%。4个组分中,仅有cPOC和fPOC储量与SO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复垦土壤有机碳首先固存于未受保护的有机碳组分中。CK、NPK、M和MNPK处理下土壤固碳速率分别为0.82、0.68、1.36和1.58 Mg· ha-1·yr-1。土壤固碳速率与年均碳投入量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R2 = 0.58,P < 0.05),每年约有31%的投入碳转化到土壤中。综合来看,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壤仍有一定的空间固存有机碳,有机无机肥配施是提升该区域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有效途径,增加的有机碳优先固存于未受保护的有机碳组分中。
其他文献
"一带一路"倡议的第一步就是加强国际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联通欧亚非之间的交通要道,促进经济发展。目前中国海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已经完成了很多项目的建设,促进了当地部分
对甲酯磺酸盐的发展进行了概述。论述了甲酯磺酸盐的现状、原料来源、制备工艺、应用、工业化生产及其经济性。介绍了Chemithon公司的MES工艺,并对甲酯磺酸盐未来的发展趋势
针对突出煤层穿层钻孔抽采瓦斯浓度低的问题,从钻孔成孔过程的动力现象、成孔后孔口瓦斯流量、钻孔见煤长度和成孔后瓦斯抽采期间钻孔渗水等方面,分析了平煤十三矿己15.17-11
《边城》是中国现代抒情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其巨大的艺术魅力与文本所具有的浓浓诗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边城》的"诗化"气质是由语言风格、修辞手法、叙述方式等方面共同
阐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流程优化的意义,对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流程进行分析,指出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流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认为实施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流程的优化必须合理设置机构、
"大+时间名词的"结构是汉语常用的一种表达格式,本文从进入结构中时间名词的种类及结构的语义、语用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时间名词的数量逐渐增加,结构通常表示应该做某事或不该
目的总结多发性肌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验。方法分析我院1997年-2009年收治的268例多发性肌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发病年龄6-72岁,平均37.52±12.65岁。病程最
目的:探讨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炎症相关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的
为解决古建筑保护过程中大量复杂测绘问题,以古建筑斗栱木构架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优势,提出逆向点云数据的现代测绘方式和信息记录方法。使用HandySCAN-700便
患儿男性,9个月,1周前发现左前胸壁有一肿块,约“鸡蛋”大小,平躺后肿块缩小,患儿无哭闹不安等。近几日发现肿块渐增大,平躺时肿块也明显凸起,遂到医院就诊。体检:患儿胸廓无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