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文学批评历史方法的涵义问题

来源 :温州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ularmp300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调历史意识与历史方法是新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最醒目的主导倾向之一。但是它的涵义到底是什么,却一直没有明言,文论界在有意无意之间把它同历史主义或社会学方法混为一谈。本文以巴赫金对话思想为立足点,认为现代性的历史意识、历史方法和这二者不是一回事。历史方法首先意指批评者拥有经验现实的他者意识,认识到审美对象是具有应答能力的历史性个体,而要尊重他者的主体性,先得对自己的预设前提具有自觉的反省和自我批判意识,认识到自己也是一个历史性个体,这样,批评才能成为双主体的对话。其次指历史方法既然是文学的,就应内在于文学的学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通过众多实例,论述商标翻译的分类,并探讨消费市场国的语义特点、文化以及法律法规对成功的商标翻译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在私营企业中,企业主占有绝对的控股地位,这种产权结构导致了它主要采取家族治理模式,家族治理模式存在许多缺陷制约了私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在目前情况下只有通过强化资本市场的约
古今中外大量的诗歌实践证明,诗歌是本情和主情的,其根本要求是抒情。本论文从诗歌创作的真情和情感个性化处理两个方面阐释了诗歌抒什么情、应怎样抒情的理论认识。笔者认为,诗
高等院校合并共建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合并共建这种全新的高校管理模式,需要有新的财务管理体制支持。本文对高校合并共建过程中出现的新的财务管理问
本文结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指导思想以及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