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y_97150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评价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n=56,瑞舒伐他汀10mg,qn)和辛伐他汀组(n=56,辛伐他汀20mg,qn),疗程8周,观察两药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瑞舒伐他汀组经8周治疗,血浆LDL-C下降幅度(41.6%)显著大于辛伐他汀组(34.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瑞舒伐他汀组LDL-C达标率(67.9%)高于辛伐他汀组(55.4%),未达统计学意义;瑞舒伐他汀升高HDL-C幅度(6.3%)也明显大于辛伐他汀组(1.5%),两者比较,瑞舒伐他汀优于辛伐他汀组(分别为28.5%,16.2%),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本次研究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腹胀、乏力、转氨酶升高,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对高胆固醇血症人群,瑞舒伐他汀具有更强的降脂效果和良好的安全性。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瑞舒伐他汀
  动脉粥样硬化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延缓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是提高人类寿命的关键环节。基础及临床研究表明,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原因[1]。全球大量实验证实: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有效防治冠心病、脑卒中,并已成为其一、二级预防的基础治疗。临床指南都明确将降低LDL-C水平作为降脂治疗的主要目标,降脂用药的目的也从异常血脂扩展到了正常血脂[2]。但目前较常用的他汀类药物仍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国人的LDL-C达标率尚不理想,据统计,在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者,仅16.6%的患者血脂控制合格[3]。提示临床上需要更为有力的降脂药物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入选患者为本院住院的高胆固醇血症病人。共112例。其中,男60例,女52例,根据病人入院次序随机分别进入瑞舒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
  1.2 入选标准 入选前,空腹血脂符合LDL-C≥4.14mmol/L且≤6.5mmol/L,TG<4.52mmol/L,之后经4周饮食控制期,期间停用所有降脂和影响脂代谢的药物,再次测定血脂仍符合上述标准者,且血、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肌酶等均在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即可随机分组进入治疗期。
  1.3 排除标准 ①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ALT、AST)大于正常上限的1.5倍。②患有肌肉疾病或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大于正常上限的1.5倍。③血肌酐大于2.0mg/dL。④肾病综合症。⑤未控制的糖尿病(空腹血糖>10mmol/L)。⑥甲状腺功能减退。⑦3个月内急性冠脉综合症或接受PCI或CABG。⑧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其它严重影响脂类代谢的药物。⑨研究者认为存在任何不适合入选或影响受试者完成实验的其它因素。
  1.4 实验方法
  1.4.1 实验设计 采用完全随机的单盲对照研究方法,将入选病人按入院次序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两组病人分别于晚饭后三小时或睡前服用瑞舒伐他汀(商品名:托妥。南京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0mg.qn或辛伐他汀(商品名:辛可。广州南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mg.qn,疗程8周。期间,按照2006《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膳食治疗要求进行饮食。治疗4周时,复查转氨酶、肌酶,8周结束时,测血糖、血脂、肌酶、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
  1.4.2 观察指标 住院期间随时观察病人症状、体征,出院后每周随访两次,询问有无不良反应,用药依从性,如出现难以解释的腹痛、腹胀、乏力、肌肉疼痛或无力、黄疸、肝肿大等,则复查转氨酶、肌酶、肾功、尿常规等,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提前终止实验。研究期间如漏服或多服药物达两个单次剂量以上,予以剔除。
  1.4.3 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主要疗效指标为治疗8周时LDL-C、HDL-C、
  TC、TG距基线水平的改变,次要疗效指标为LDL-C治疗达标率(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安全性评价通过病人主诉、体格检查及治疗前后相关化验指标进行。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软件包SPSS15.0,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情况 两组患者在临床特征如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并存疾病上是均衡的。两组患者一般特征、危险分层等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脂变化及达标率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血脂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8周后血LDL-C均显著下降,瑞舒伐他汀组下降41.6%,辛伐他汀组下降3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瑞舒伐他汀组升高HDL-C为6.3%,而辛伐他汀组仅1.5%,两组比较,差异同样具有显著性。两组在降低TC、TG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LDL-C的达标率(依据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确定的治疗目标值计算),瑞舒伐他汀组为67.9%,辛伐他汀组为55.4%,其中在低危人群中分别为:100%和100%,在中危人群中分别为:87.5%和80%,在高危人群中分别为:57.6%和40.6%,在极高危人群中分别为:50%和33.3%,经比较,总体和各危险分层人群差异均未达显著性,见表2。
  2.3 安全性和依从性评估 本次研究治疗初期,瑞舒伐他汀组出现腹胀1例,辛伐他汀组出现腹痛1例、乏力1例,均为轻度,复查转氨酶、肌酶均正常,未影响病人继续服药,症状逐渐消失。治疗4周时,两组各有1例ALT升高,但均小于正常值的2倍,主诉无不适,继续用药,至8周时ALT已降至正常范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瑞舒伐他汀组为3.6%,辛伐他汀组为5.3%,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观察期间,两组病人依从性均很好,无脱落病例。结果表明:瑞舒伐他汀10mg/d,辛伐他汀20mg/d,安全性良好。
  3 讨 论
  目前,他汀类药物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一线药物,也是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等老年疾病的基础治疗药物。瑞舒伐他汀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他汀类药物,其调脂作用较目前现有的他汀类药物为强且具有相似的安全性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他汀类疗效比较-STELLAR研究显示[3]:瑞舒伐他汀10mg即可降低LDL-C达46%,并能使82%患者达到ATPⅢLDL-C控制目标。同时,瑞舒伐他汀能够使HDL-C升高达8-10%。其疗效显著高于其它他汀类。本次研究结果与之接近,再次证实瑞舒伐他汀具有强大的降低LDL-C和升高LDH-C的效应,对提高LDL-C的达标率有益。
  尽管本研究选择8周作为治疗终点时间较短,但现有的循证医学资料表明:他汀类最大降脂效应出现在用药4-6周[4]。因此,本次实验结果是相对客观的,可信的。由于样本量较少,本研究的结论尚需大规模的临床实验证实。
  4 结 论
  4.1 国产瑞舒伐他汀具有强大的降低LDL-C和升高LDH-C的效应,安全性良好。
  4.2 对老年人群的调脂治疗,瑞舒伐他汀是更理想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徐岩,徐予,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降脂疗效的对比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09,30(6):73-76.
  [2] 杨西云,薛强,等,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29(1):125-130.
  [3]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
  [4] 瑞舒伐他汀中国注册临床研究协作组.瑞舒伐他汀治疗中国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多盲多中心对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3):207-211.
其他文献
播种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个环节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作物之后的生产以及收成,因此,在现代化农业的研究过程中,相关专家需要加强对机械播种机的研究,以期促进农
目的评价孕期心理指导联合导乐式分娩在产妇分娩中的效果。方法在2010年-2011年住院分娩的产妇中选取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孕期检查,住院后常规产程
结合现有数控系统的情况,通过对Master CAM9.1后处理文件的编译,我们得出了一个能被FANUC和HASS两种系统共用的后处理文件,编制的程序能被两个系统所通用,极大的提高编程的效
目的观察分析抗抑郁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78例老年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给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发展使企业生产力得以提升,而产品质量也能得到保障。为满足当前产品及工程的多元化需求,机械设计制造行业必须加快自动化进程,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0年12月期间到本院治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分别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18例,疗效良30例,疗效差3例,疗效优良率94.12%;对照组疗效优12例
鲁西南平原地区秋季进行西葫芦一代杂交种的生产,种子产量低且后熟性差、粒瘪、芽率低,而保护地采种,生产成本又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