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计算机和互联网免费使用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 :现代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lson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政策的确立,电子阅览室免费开放使用,必然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在公共图书馆的免费使用、以及服务的免费开展。本文探讨公共图书馆计算机和互联网免费使用后,由此带给我国社会、图书馆用户、公共图书馆本身的影响以及公共图书馆应对这些影响和问题可能采取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互联网;电子阅览室;免费使用
  现代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的影响加深,使传统图书正向数字图书馆和网络图书馆演变,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已离不开计算机和互联网,图书馆的一切服务工作都是以网络为基础展开并通过网络来实现。而2011年1月,我国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政策的确立,电子阅览室的免费开放,以及2012年2月,“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于“十二五”期间在全国实施,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在公共图书馆的免费使用、免费服务的开展,由此必然会对我国社会、公共图书馆用户、公共图书馆本身的现在和未来产生深刻的影响。
  1 公共图书馆计算机和互联网免费使用的影响
  1.1 对我国社会和公民的影响
  对我国普通公民而言,互联网络正改变着他们的生活。特别是在知识的获取和信息的掌握方面,更为明显。现在,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拥有计算机和互联网络,有学习知识的动力,每个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机会基本是平等的,互联网络改变了人们在知识和信息拥有上的差别。
  虽然互联网络为消除信息鸿沟带来了机会,但也带来了挑战。因为网络的使用必须借助于计算机软硬件和支付较高的网络费用,这使得我国大多数普通公民难以畅游互联网,特别是对于我国城市和乡村的低收入群体,很少接触到高效率处理信息的计算机,更难以使用快速传递信息的互联网,导致他们无法步入网络时代。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政策的确立,电子阅览室的免费开放,计算机和公共互联网络的免费使用,这就为我国每个公民创造了平等获取信息的机会,也意味着使公共图书馆成为我国社会第一个,目前也是惟一一个每个公民可以真正免费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公共服务机构。它将有助于消除我国公民因贫富差异造成的信息鸿沟,有利于公共图书馆的平等原则,人文精神,民主思想的推广,有利于把公共图书馆打造成真正的人间天堂。
  1.2 对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的影响
  形象是一个组织生存状态的现实反映,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助于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过去,尽管公共图书馆的收费项目并不多,费用也不高,但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给人的印象却认为图书馆就是一个收费服务机构,这严重影响了公共图书馆公益服务性质的形象。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政策的确立,使我国公共图书馆延续多年的各项收费行为终止。而电子阅览室的免费开放,公共互联网络的免费使用,有助于公共图书馆吸引更多的读者或用户,特别是我国城市和乡村的低收入群体用户,创造更多的图书馆支持者,改变社会公众对公共图书馆的印象。
  1.3 对公共图书馆经费来源的影响
  在我国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政策确立,电子阅览室的免费开放之前,用户如果要使用电子阅览室的计算机和公共互联网是要收费的,而且电子阅览室给图书馆带来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可以说是图书馆的一个经济增长点。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政策确立,电子阅览室的免费开放后,使我国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延续多年的收费行为终止,意味着公共图书馆从此以后失去这一经费收入来源。这一点对经济发达地区和省级以上大型的公共图书馆影响不大,但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和省级以下的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影响不小。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公共图书馆因为免费开放政策确立,电子阅览室的免费开放使公共图书馆失去电子阅览室收费这一收入来源,但却获得了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的长久保障。文财务发〔2011〕5号和文社文发〔2012〕5号文件明确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建立免费开放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免费开放后正常运转并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以及“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
  2012年12月第32卷第12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Dec,2012Vol32 No122012年12月第32卷第12期公共图书馆计算机和互联网免费使用的影响及对策Dec,2012Vol32 No121.4 对公共图书馆读者或用户数量和类型的影响
  免费开放前,考虑到经济因素,用户主要以未成年人和有一定经济能力,懂得计算机操作的成年人为主。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计算机和公共互联网的免费开放使用后,使得电子阅览室的用户数量急剧增加,这可以从表1桂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免费开放和公共互联网的免费使用后,电子阅览室2011年4月至10月的统计数字得到证明,且连续几个月不断上升。用户数量急剧增加这一点从何建利的文章也看到,浙江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免费开放后,3个月上机人次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1]。
  免费开放后,年幼的、年青的、年老的、娱乐的、学习的、炒股的、网上购物的等用户都涌入电子阅览室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来完成自己的娱乐、学习、研究、和商业活动等目的。免费开放后,未成年人与老年人、进城务工人员等城乡低收入群体受益最大,电子阅览室的用户类型中新增城乡低收入群体中的成年人和老年人类型。表1 桂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上机人数统计表
  (2011年4月至10月)
  月份总数类型人数月份总数类型人数4月120成 年108未成年128月1 633成 年1 206未成年4275月623成 年540未成年839月1 788成 年1 312未成年4766月894成 年792未成年9210月1 879成 年1 367未成年5127月1 524成 年1 128未成年396
  1.5 对公共图书馆信息和知识服务内容的影响
  免费开放前,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一般提供计算机使用和互联网上网,进行馆藏中外文书刊目录查询、读者借阅信息查询、电子书刊阅读、馆藏自建特色资源数据库和外购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的检索与查询等。免费开放后,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和类型的多元化,信息和知识服务必然要求内容更丰富和数量更多。并针对不同的用户群,提供不同内容的服务。   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是我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依托的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服务网络、文化共享工程及国家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目前文化共享工程和国家数字图书馆就已经积累了近700TB数字文化资源,而且“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整合建设适合开展公共电子阅览室服务的优秀数字资源达到500TB。文化共享工程及国家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不仅数据量大,而且内容丰富[2]。这就使得公共图书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和知识服务内容和数量大大增加,不同类型的读者或用户群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信息服务能力得到大大增强。
  2 计算机和互联网免费使用的困难与问题
  2.1 物理空间与计算机软硬件和电信基础设施的困难 免费开放后,随着读者或用户数量的增加和类型走向多元化,信息和知识服务内容需求必然要求内容更丰富和数量更多。这使得公共图书馆在物理空间方面感受压力,电信基础设施无法完全满足,在提供免费计算机和互联网服务给社会和读者进程中,面临重大的挑战。
  由于缺乏足够的电信基础设施和物理空间来支持增加计算机或宽带,而且互联网平台和应用服务内容要求更大的宽带容量,因此对增加计算机终端数量的要求、对扩大电子阅览室空间的要求、对提高互联网和公用计算机的水平和质量的不断需求正变成图书馆一个相当大的压力。
  2.2 公共图书馆教育与培训方面问题
  现代图书馆服务于社会的一个关键方式是通过使用互联网和计算机提供服务。在我国,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图书馆都通过公共互联网为读者或用户提供服务,且已有少部分公共图书馆提供无线互联网利用给用户。公共图书馆免费政策的确立,电子阅览室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免费使用,使公共图书馆成为免费公共互联网利用的主要保证人,目前也是免费计算机和公共互联网利用的惟一提供机构。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宗旨,以未成年人、老年人、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由此可见,由于未成年人教育的特殊性,老年人和进城务工人员所受教育的有限性,以及公共图书馆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基础开展的一系列服务对象的复杂性,给公共图书馆用户的教育与培训服务带来的挑战。
  2.3 经费支持问题
  用户对信息和知识服务内容需求困境、公共图书馆教育与培训方面的问题、管理困境和图书馆员素质提升要求的问题、公共图书馆物理空间的有限性、计算机软硬件更新问题以及电信基础设施的困境等,归根结底,困境的解除和问题的解决需要资金的支持。
  虽然国家文件明确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建立免费开放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免费开放后正常运转并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由于地方政府政策制定者和资金掌控和分配者的思想认识问题、更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导致在不同地区的用户所接受到的互联网和计算机服务利用水平方面产生差异。结果,当公共图书馆提供互联网和计算机利用时,通常情况是得不到地方政府相应的资金支持。
  3 公共图书馆应对挑战所应采取的对策
  社会的期望,读者和用户对公共图书馆免费互联网的利用人数急剧增长和对内容多样性的需求与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明显不足以及资源分布不合理状况等多种矛盾的汇集,对公共图书馆来说,既可以视为一个严重的挑战,也可以视为一个公共图书馆重新考虑如何更好地提供计算机和互联网免费利用服务的机会。公共图书馆如何继续适应不断变化的和不断增长的复杂的互联网环境,下列几项措施是需要公共图书馆采取的:
  3.1 建立和完善互联网服务平台和应用
  电子阅览室的免费开放,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免费使用,导致公共图书馆内物理空间的有限性、互联网信息和知识服务内容日益增长的复杂性、需要不间断的互联网利用和计算机软硬件更新和维修的费用、电信基础的内在限制,和对宽带、处理速度和无数的计算机终端的要求,也给公共图书馆以互联网为基础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带来的挑战。
  缓解道路拥挤的对策,首选的解决之道是加强道路建设,以提高交通容量,从而达到降低交通负荷的目的。那么,随着公共图书馆上网人数的不断增加,公共图书馆以互联网为基础开展的一系列服务内容,使原有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外界连接的出口通道就会出现狭窄拥挤状况,成为影响图书馆以互联网为基础而开展的服务发展扩大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一“瓶颈”,图书馆必须努力进行现有设备的扩容改造,扩大现有的中继带宽,才能有效地提升每个计算机终端的桌面宽带。
  当前的网络环境,共同称为Web 2.0时代,越来越多的用户利用数字工具创造、改变和出版多种多样的动态内容,开发他们自己的应用。用户不仅是网络信息的使用者,更是网络信息创造者。公共图书馆应该充分借助Web 2.0等技术,结合使用其它适用技术如云计算、智能服务、移动互联网等,考虑与“三网融合”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构建先进实用、安全可靠、开放互联的公共互联网技术服务平台,才能化挑战为机遇,使读者或用户获得满意的图书馆服务的同时,满足政府和社会的期待。
  3.2 构建无线网络服务
  目前,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悄无声息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从PC端到移动终端,互联网可谓发生了二次革命。无线网络的构建使得图书馆可扩展更多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服务和提供更多资源给更多的用户。相对于有线互联网,无线互联网是公共图书馆解决物理空间限制和扩大计算机终端使用数量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扩展公共互联网服务中最经济的方法。
  在提供无线服务之前,那些需要在图书馆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服务的读者或用户,由于使用者众多,使用图书馆的计算机时常受到限制,不得不排队等候。有了无线网络,如果用户拥有无线接入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或掌上电脑,只需获得图书馆给予的密码,就可以免费直接上网和访问图书馆在线资源,无需再排队等候。同时,也使那些在家和在工作单位都没有机会上网的城乡低收入群体有更多的机会使用图书馆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服务[3]。   3.3 创新服务内容和模式
  公共图书馆要想生存、发展和繁荣,获得更多的支持,就要超越自己,与时俱进,克服目前由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免费提供利用带来的挑战以提供足够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服务内容去满足用户和社会的需要。广泛的社会期望和图书馆基础设施饱和之间的紧张提示要求公共图书馆考虑和探讨新的互联网服务内容和提供新服务模式。
  公共图书馆在互联网利用服务的一个关键区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实施,公共图书馆又被赋予了另一个重要的使命,为公众提供政府公开信息的职责,成为政府信息发布的重要渠道之一[4]。
  这时候,公共图书馆应利用信息中心的角色以及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和专业技术,拓展图书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服务内容,提供及时、可靠、有关电子政府内容的信息。通过设立政府信息公开相关内容的特色栏目和与政府网站的链接保证电子政府信息访问,为用户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查询、利用服务,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对用户进行政府公开信息利用培训,使公共图书馆真正承担公共信息共享桥梁的作用,充分发挥信息社会中弱势群体在信息资源公平获取方面的保障作用。
  3.4 重点与差异化的教育和培训服务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宗旨,以未成年人、老年人、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现在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重点任务就是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城市和乡村的低收入等人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辅导、培训等服务。例如开办计算机学习初步、Windows基本操作、互联网基础等多种培训班。使他们初步掌握现代信息获取工具和信息获取能力。
  其次,针对其它读者或用户群,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个人素质、工作性质、知识结构、信息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开展文献信息检索、数据库检索、科技查新检索等方面的多种教育和培训,使他们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及信息意识和掌握开发利用信息的方法、技巧,促使他们运用现代信息获取手段来达到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3.5 用户信息需求研究
  评估和洞悉用户至爱和对社会最有意义的。对于图书馆决定哪一种互联网为基础的服务角色对他们是最重要的将是极为有帮助的信息。拥有了这样的信息,当图书馆面临互联网服务饱和时,就可以更好地瞄准服务目标去提供最重要的,用户和社会最需要的互联网为基础的服务[5]。
  用户信息需求研究也能帮助图书馆更好地维持有品质的免费利用服务,及提升免费利用服务的品质。电子阅览室免费开放重点服务对象是未成年,老年人,城市和乡村的低收入群体,须考虑研究和跟踪这些人群的网络信息资源需求。公共图书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免费利用,是图书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一系列服务,服务范围更广,服务项目更多,服务对象更趋多元化,通过研究不同群体用户不同的信息需求特点和他们需求行为规律,掌握他们信息需求的因素,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制定公共图书馆互联网免费服务策略,科学地组织免费互联网服务内容,开展个性化服务,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担当免费互联网服务角色的作用。
  3.6 加强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宣传和推广
  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免费开放,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免费使用,是公共图书馆承担的新的社会角色,提供图书馆服务的新模式。公共图书馆要向社会做广泛宣传,推广图书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一系列服务,使广大社会公众了解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免费开放,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免费使用政策、目的,吸引更多的用户到公共图书馆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享受公益性上网服务,创造更多的图书馆支持者。
  与此同时,也要向地方和上级政府宣传推广图书馆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基础开展的一系列服务,所承担的多种社会服务角色,所起到的多种社会作用。当公共图书馆通过电子阅览室的免费开放,计算机和公共互联网免费使用,使社会对公共图书馆产生了依赖,使用图书馆一系列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服务,而且图书馆承担了如此多的科学、文化、教育、经济、信息交流、电子政务和应急准备等角色功能,对社会所创造了戏剧性的影响时,对广大立法者、政策制定者、资金掌握者和分配者清楚地说明是非常重要的。
  4 结 论
  公共图书馆要超越自己,克服目前的挑战以提供良好的计算机和互联网利用去满足读者或用户和社会的需要,就要更好地了解读者或用户需求、公共图书馆中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项服务反应,以及社会的期望,就要在提供免费计算机和互联网利用方面创新服务内容、服务模式和服务方法,努力做到在不缩减传统服务的情况下,保证用户能够得到免费的,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基础的各项服务,满足社会的期望。
  参考文献
  [1]何建利.浙江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免费开放现状及对策[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1,126(2):53-54.
  [2]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wgk/2012-02/27/content2077526.htm,2012-07-16.
  [3]US Fed News Service,Including US State News[EB/OL].http:∥proquest.umi.com/pqdweb?did=194892986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早期脑梗死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脑梗死患者(发病6小时内)的CT征象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O例患者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期脑梗死均发现有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诊断脑梗死的特异性较高。结论: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对CT诊断早期脑梗死有重要价值。
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研究是中药创新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突破制约中医药理论和中药产业发展瓶颈的重要路径。以六经头痛片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二次开发
目的:通过观察白马散外敷治疗6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中度癌痛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证实白马散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可靠性,并进一步探讨中药外敷在治疗骨转移癌痛方面的作用
2009年起,我国每年将修订提高2000个药品标准。今年还将分类整治保健食品、无文号产品等6类非药品产品。国家药监局副局长吴浈在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表示,去年已修
近几年来,读者决策采购(PDA)模式得到了国内外图书馆的高度关注。在简要介绍PDA模式的概念与基本流程的基础上,从该模式的直接参与者角度出发,着重分析其在该模式中可能面临的
<正>由美国睡眠医学会主编的《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已经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为方便临床医生使用,本文仅摘出部分内容作为临床医生参考。1慢性失眠的相关编码ICD-9-C
关键词: 抑郁症 症状 产生原因 治疗原则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升学、就业、升迁、收入、家庭,以及工作压力,社会责任、疾病等各种问题常常困扰着我们。社区中抑郁症患者日益受到社区医生的关注。这类患者大多数在患病初期就诊于社区医院,但是社区医务工作者存在着对抑郁症的识别困难以及药物剂量、用药时程、用药选择不当等诸多问题。下面我从抑郁症的临床症状、病因及治疗几方面加以论述。  抑郁(depre
图书馆图书乱架问题由来已久,现有解决方案多为临时应急办法,并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的存在。为彻底解决图书馆乱架问题,根据RFID技术特点,利用C#和SQLSever2008,设计了一个基于RFID的图书馆智能书架系统。该系统硬件主要由频率为920MHz的UHF电子标签、RFID读取器、天线组成,软件系统包含书库检查和乱架检查两大部分,能够实现对在架、外借图书的清点、统计工作。通过RFID读取器读
目的:观察妊娠晚期引产的方法。方法:将2000~2008年2000例妊娠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直接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观察组行人工破膜+静滴缩宫素引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