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B-IoT的智能路灯系统架构分析

来源 :电信快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bgame12093272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传统路灯浪费电能、故障定位难、维护人力成本高、恶劣天气无法适时开灯等问题,文章梳理智能路灯的现状,指出有线和无线灯光控制系统的缺点,明确基于NB-IoT(窄带物联网)的智能路灯系统是目前的最佳选择。分析基于NB-IoT的智能路灯的系统架构,解析终端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的功能。应用层实现照明设施管理、单灯节能管理、统计等功能。
其他文献
大型底栖动物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最常用的生物类群.以武汉市浅水湖泊为研究区域,分析近20年(1998-2018年)野外调查的104个湖次底栖动物数据,初步构建适合我国中部浅水湖泊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的多参数指数(Multi-metric Index,MMI),包括36个群落结构性参数和35个功能性参数,共71个生物参数.经筛选,武汉市浅水湖泊MMI指数由总分类单元数、腹足类个体数百分比、功能趋异指数和穴居者个体数百分比共4个核心指标组成.通过比值法将湖泊健康状态划分为健康、亚健康、一般、差和极差5个等级.回归
为了整体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湿地生态系统风险水平,以GlobeLand30地表覆盖产品、气温和降水站点数据、MODIS NDVI产品和人口、GDP、粮食作物单产等统计资料为主要数据源,基于PSR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湿地生态风险评估体系,分析湿地的外界压力、自身状态和响应指标的变化特征,并对2000-2020年大湾区湿地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1)该区域湿地生态压力变化呈现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扩张是影响湿地生态风险的主要压力因素;(2)湿地生态风险的状态水平逐渐下降,
对比分析贵州草海重污染湖区沉水植物生态修复区与对照区沉积物内源磷释放通量,探讨外源负荷得到有效控制后草海重污染区沉水植物生态修复效果,为草海综合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2018年在草海修复区内和对照区各布设3个采样点,10月至次年10月每个月分别对修复区和对照区水质开展连续跟踪监测.利用薄膜梯度扩散技术(DGT)对比分析了修复区和对照区内源磷释放通量,综合评估了草海重污染区生态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沉水植物修复工程实施一年后,修复区水体氨氮(NH3-N)、总磷(TP)和溶解活性磷(S
针对运营商传统安全设备(防火墙、入侵防护等)多为专用设备、接口封闭、能力无法复用等问题,提出一套安全能力解耦的原子化、云池化建设思路.采用虚拟云化方式部署原子化安全能力软件,代替传统安全设备,实现安全能力云化解耦,提升安全系统接口开放和协同联动性,有效推进运营商端到端的云网融合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