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1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学习中文学作品欣赏属于一大重难点内容,尤其是在阅读现代文和写作中,要深入分析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语言表达,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逐渐掌握阅读与写作语言词语和内容的技巧。通过赏析高中文学作品,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开阔眼界,促使学生体会到文本中所传递出来的思想情感,让自己与作者產生情感共鸣,从语言角度解读与欣赏文学作品,成为另外一种提高文学修养的方法。下面从高中语文出发,在高中语文文学作品中,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角度,为将来高中生学习语文带来帮助。
  【关键词】高中;文学作品赏析;语言角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1-145-03
  【本文著录格式】李玉环,董占慧.高中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06(11):145-146,197.
  对学生来说,根据语言角度来赏析文学作品属于一种最为方便快捷的渠道,此种渠道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写作主旨和所传递出来的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体会到作者的精神世界。由此,在对高中文学作品赏析时,从语言角度入手,对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来讲意义重大。文字和词语一同构成了文学作品,可语言表达方式不一样,给作品带来不同的修饰作用。学生在赏析高中文学作品时,深入探究与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品当中意境与情感的改变,迈入到作者所创建的文学世界中,在进行文学作品的赏析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语言的含义及作用
  (一)紧抓并理解结构句
  一般来讲,主旨句与过渡句在文学作品当中发挥着优化文章结构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在语文学习或者文学作品赏析中,一定要在文章当中准确找到多种结构句,深入理解结构句所具有的含义。
  (二)由浅入深理解含蓄句
  文学作品中含蓄句作为不能或缺的一部分,实际上就是那些具备深刻内涵且很难理解的句子,采用委婉的方法进行表达,采用委婉的方法表达难懂的句子的过程即形成含蓄句的过程。作为高中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碰到这一类型的句子,要先了解文章的主旨,之后对含蓄句所表达的含义与思想进行推测,深化对文学作品的认识,提高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还原句子本义理解修辞句
  我们比较常见的一部分修辞手法包含比喻、拟人、排比等。想要良好理解这一类型的句子,要先明确句子的修辞格,之后将句子还原为未运用修辞手法且意思清楚的句子。只有追根溯源,才能透彻理解句子内涵。
  二、高中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
  (一)语言的巧妙运用
  巧妙运用语言,能够大大增强沟通交流的有效性,强化情感的交流,为文章平添色彩。精准的语言,让沟通变得快捷;幽默的语言,让沟通变得更和谐。总体来讲,运用语言的角度十分重要,对赏析效果带来重要的作用。
  第一,语言的美感。大部分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运用语言具备较强的艺术感,为读者提供美的体验。特别是在赏析诗歌时,经常会碰到含蓄的语句。比如《沁园春·长沙》这一文学作品中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句话,含蓄地称赞了青年人昂扬的斗志、勇往直前,让整个文学作品变得更具感染力,更富有美感。
  第二,词句的准确性。在非常多的汉语词汇当中,一个词语当中包含多重含义。赏析文学作品,一个词语是褒义、贬义还是中性词,要具体放到语境当中具体展开分析,只有良好的体会到作者适当的用词,才能领悟到语言所具备的美感。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作品的语言都是作者经历多次琢磨所凝练出来的,词汇的品味主要是以关键性的动词为主,在诗词当中较为常见。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执手相看泪眼”中的“执”字等,都是用字精挑细选,更能表现出其中的意境,让人们完全沉浸在诗人所传递的情感中。
  (二)语言的修辞手法
  文学作品的赏析当中修辞手法成为不能小视的一部分内容。高中文学作品当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包含比喻、拟人、排比、引用、借代以及反语等多种方法。学生为了更深入从语言角度对文章内涵进行理解,要先掌握与了解修辞手法。在作者对文学作品实施创作中,一般来说具有较高知识结构的作者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是会采用修辞的方式,将文章的具体内涵与主旨思想应用进来。如果缺乏对修辞手法的认识,那么将很难进行良好的赏析。高中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有非常多的地方都运用到修辞手法。如果学生未能理解与掌握多种修辞手法,那么将不能深入理解与掌握好文章的主旨思想。比如,在对朱自清先生《春》这一篇文章进行赏析时,文章当中写到“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这一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这句话采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出小草的形态,表现出万物生长的画面。值得重视的是,在全部的修辞方法当中,引用、借代以及反语这三种修辞手法,难度较高,成为学生们在学习中不容易掌握的知识点,这一类修辞手法也同样是考试的重点。所以,学生要充分对这三类修辞手法进行学习。
  (三)语言的表达方式
  文学作品中语言作为重要的构成要素,语言表达能否成功,直接决定着文章是否精彩。语言的表达在文学作品创作与赏析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抒情、描写、议论、说明以及记叙属于较为常见的五种表达方式。结合不同表达方式,能够把文学作品归结成为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诗歌以及杂文这几种类型。第一,体裁的选择直接决定着语言表达方式。散文、诗歌、小说等类型的语言表达方式各有不同,相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具有多种表达方式。全部的文学作品都是从口头或者是文字语言表达的不同类型来呈现出人们的生活,源自人们的生活,且为人们的生活服务,属于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柱。第二,不同表达方式语言作用不同。每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多样,如记叙文的语言表达分成正叙、倒叙、插叙等,巧妙使用语言表达方式,增强作品的阅读水平,加大作品渲染力度。议论文能够分成立论与驳论两种,赏析文学作品中,作者具有较鲜明的个人特色,表现出个性特点,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刺激人的精神,获得采用语言表达方法实现预期目的的效果。第三,强化对生活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赏析文学作品中语言表达方式的能力。文学作品赏析中,如果不具备丰富的生活经历,不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量,那么会不能深刻理解历史故事,也不能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更不用说体会文学作品的情感,还可能产生对作品思想内涵理解出现偏差的问题。通常来讲,作品当中传递出平淡的感情,作者会运用记叙和描写的方式来进行表现,传递出热烈的情感会采用议论和抒情的方式来进行表现。可是对大部分的优秀文学作品来讲,文章当中一般会交叉运用多种表现形式,从而防止文学作品的内容变得单调乏味,让文章变得更生动,吸引读者的阅读欲望,增强语言的渲染效果。赏析文学作品当中,需要结合作者所处背景、所经历的事件理解语言表达的艺术性,获得精神上与艺术上的双重体会,理解文学作品所传递出来的精髓。   (四)语言的句式变化
  高中文学作品赏析中,怎样精准掌握人物的情感,作为文学作品赏析的重难点。在不一样的环境与时间下,人的情感会出现较大的改變,而语言句式能够良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想要传递出来的意识,对学生深刻掌握文章主旨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帮助。最为常见的语言句式包括感叹句、反问句以及疑问句等,感叹句富含浓浓的情感,能够直接表现出高兴、惊讶、厌烦等情感;反问句直接表现出怀疑、好奇等情感;疑问句通常可以将重点问题进行突出出来。语言句式的变化能够当做文章风格变化的标志,准确赏析语言句式,掌握语言句式变化的规律,帮助学生更深入准确理解文学作品的主旨思想。比如,赏析《不朽的失眠》这一作品当中,其中写道“江山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人,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这简单的几十个字当中,包含感叹句、疑问句以及陈述句三种不同的句式。一方面比较客观地描述出江山捕鱼人的实际生活,另外一方面联想到实际生活的艰辛,这实际上是对文章主人翁命运多波折的一种感叹。学生经过对语言句式进行分析,直观了解作者所想要传递出来的情感,从而真正增强文学作品的赏析作用。
  (五)用词得当角度
  文学作品的创作中用词得当非常关键,对赏析文学作品来讲,从用词得当的角度进行赏析,可以体会到语言的魅力,或是短小精悍,或是激情昂扬,或是铿锵有力。随着时代的变化,在文学作品创作当中,产生了非常多的新鲜词汇,多多少少地会对汉语言的变化发展带来影响,根据用词得当的语言角度对文学作品实施赏析,掌握新词语产生、发展与运用的规律,强化学生关注语言的意识,增强对语言运用的判断力,学会从用词的改变当中掌握历史文化变化以及社会发展改变的途径,理解作品表现出来的时代特点,深入理解流行文化的价值。新鲜词汇的大量产生与使用传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科技发展、文化进步有着较大的关系。例如“胡说”这一词语的产生、运用,即民族大融合的产物。在我国古代时期将西北少数民族叫做“胡人”,胡人在与中原人实施交流中,因为语言存在障碍,说话无法理解,人们将不顺耳的话语,称为“胡说”,一直沿用到今天。在文学作品的赏析当中,通过用词得当与词汇的变化领悟语言的魅力,从新词产生,到旧词退出中,仔细探寻社会生活、经济、科技、文化的变化,掌握历史文化传承的过程。
  总而言之,语言的直接描绘,读者通常可以直接理解且体会到作者作品所传递的内涵与情感。如果未能反复对语句进行研究与解读,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单纯停留在表面,那么将无法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主旨思想与情感。因此,高中语文学习要理解文字与语句,还要深入对其进行分析与思考,体会到背后的深刻内涵。赏析文学作品时从语言角度入手,结合语言运用角度、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句式、用词得当角度,获得理想的赏析效果。
  参考文献:
  [1]黄钰敏.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策略研究[J].科幻画报,2020(7):244.
  [2]龙镜羽.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欣赏的自我感悟[J].科技资讯,2020,18(16):249-250.
  [3]刘妍.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J].北方文学,2020(17):78-79.
  [4]郝文卿.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J].大观(论坛),2019(10):230-231.
  [5]高琴花.高中语文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得体性探微[J].文理导航(上旬),2019(10):11.
  [6]朱志红.高中语文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得体性探微[J].中华辞赋,2019(7):95-96.
  [7]李庆芳.高中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策略[J].语文天地,2019(19):55-56.
  作者简介:李玉环(1988-),女,山东昌邑,大学本科,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被誉为“课程理论之父”的泰勒,他的教育思想与理论在教育领域有深远、广泛的影响,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作用。基于此,文章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为例就泰勒原理下教育实践策略进行探讨,并结合泰勒原理对艺术课程教学的启示就课程教学提出几点建议:基于以生为本树立科学的教育目标;围绕课程目标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泰勒原理;
【摘要】劳动教育的开展是推进当前特色教育的重要内容,能从一定程度上决定高校文化建设的进程,对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也有较大的影响。基于此,文章从劳动教育以及高校文化建设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当前将劳动教育融入到高校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并从劳动教育思路、劳动教育机制、劳动教育场所以及劳动教育氛围方面入手,探讨了将劳动教育融入到高校文化建设中的途径。希望文章能为当前现代化劳动教育模式的开展奠定基础,促使我国
【摘要】在当前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博物馆开始由收藏展览中心向传播知识与文化教育中心转变,发挥教育功能的研学活动也对博物馆自身的文化价值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曹县博物馆2007年运营以来的研学活动为例,具体分析了科举文化传播和传统文化继承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文旅融合;研学;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3-199-03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课程思政,践行三全育人的使命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锁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目标,发掘思政教育资源,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理念,探索知行合一、文化育人的模式,从开展启发交互式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网络教学、参与体验式实践活动到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考核,通过多种途径、全方位地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从而实现知识导向和
【摘要】清末光緒年间,闻喜遭遇三年大旱,民生凋敝,民众流离失所,新进生员在岁科两试时,还要摊派公堂礼,杨深秀面对这一弊政,大声疾呼,要求改革,以里书银抵顶公堂礼免除新进生员的负担,经过努力争取,最终公堂礼得以免除,为此县民勒石立碑,以垂永远,彰显了杨深秀为民兴利的执政理念。  【关键词】杨深秀;碑刻;探析  【中图分类号】K87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
【摘要】社会诚信文化构建是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工程,随着大众传媒文化的快速发展,媒体诚信对社会诚信文化的塑造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构建媒体诚信的根基在于真实,激浊扬清,为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公众权益声援助威,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媒体诚信直接影响一个社会的公序良俗,在社会诚信文化构建过程中,主流媒体发挥全媒融合优势,树立诚信为民之风;学术媒体发挥科普传播优势,遵循实事求是之风;自媒体人知敬畏守底线,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各界人士对扩招背景下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创新思路十分重视。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艺术设计学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很多艺术设计毕业生步入社会以后,缺乏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无法应付工作上的挑战。高校院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势不可挡的形式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增设艺术设计专业,给教学任务带来严重
【摘要】金融英语不仅具有其独特的专业词语、常用句式和文体风格,而且具有金融行业的内在知识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金融英语课程过往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教学内容与能力培养和人才需求之间的偏离,导致课程的实用性无法体现。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应接轨CFA证书考试这一金融行业的金标准,构建金融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关键词】金融英语;教学内容;CFA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獻标识码】A 【
【摘要】舞台朗诵艺术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是朗诵形式艺术性的表现,其表现过程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蕴。舞台朗诵艺术的审美意蕴可以从技巧审美、传播审美、情感审美等方面展开分析,同时在舞台朗诵艺术中应该注重多样情感表达、丰富自身阅历以及提升技巧水平等几个方面来完成审美意蕴的创新表达。  【关键词】舞台;朗诵;审美意蕴;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I2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
【摘要】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习语则是民族语言中的一颗明珠,其中的内涵文化使得习语成为了汉译的重难点。为了尽可能的使译文与原文保持一致,达到传神达意的效果,大学生必须要掌握必要的习语汉译能力。本文立足于文化差异的不同,分析了英语习语的文化特征,着重探讨了英语习语汉译的方法。  【关键词】文化差异;大学生;英语习语;汉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