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血清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的相关性

来源 :临床检验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ou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血清中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30例T2DM患者和66例健康对照者,将T2DM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较好组(65例,6.5%<HbA1c<7.0%)和血糖控制较差组(65例,HbA1c>9.0%),分析三组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S-100β、NSE、GFAP水平,分析血糖控制水平与上述蛋白质的相关性。结果血糖控制较差组[S-1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宫颈癌放疗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应对方式及癌症复发恐惧的关系。方法2020年1月-12月应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中文版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中文版癌症复发恐惧量表(FCRI-CV)对我科收治的200例宫颈癌放疗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宫颈癌放疗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应对方式及癌症复发恐惧的关系;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影响宫颈癌放疗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相关因素。结果宫颈癌放疗患者PTGI总分(64.25±4.85)分;面对评分(15.96±2.78)分、回避评分(14
宏基因组下一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血浆微生物游离DNA(microbial cell-free DNA,mcfDNA)近年来备受关注,其无创性和易获得性有助于识别人体内大部分来源的感染。了解血浆mcfDNA mNGS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性能,不仅可加深对高通量测序的理解,还可为预防和治疗常见及罕见感染提供新的诊断途径。该文介绍了感染性疾病中血浆mcfDNA的生物学特点,血浆mcfDNA mNGS
低凝血酶原血症-狼疮抗凝物综合征(hypoprothrom-binemia-lupus anticoagulant syndrome,HLAS)是一种特殊罕见的病症,主要见于儿童,表现为狼疮抗凝物(LA)阳性的患儿体内具有非中和性的抗凝血酶原抗体(antiprothrombin,aPT),该抗体与凝血酶原(prothrombin,FⅡ)结合后被清除,进而引起低凝血酶原血症。LA常见于SLE患者,LA可通过激活血小板聚集、干扰血栓调节蛋白功能、阻碍蛋白C对凝血因子Ⅴ及凝血因子Ⅷ的灭活、抑制纤溶酶活性等引起血
近年来血脂研究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评估和防控方面取得众多进展,国内外血脂防治指南指出胆固醇是AsCVD核心致病性危险因素,并且在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主要靶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全面的血脂管理要求,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和载脂蛋白B100(ApoB100)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荐。该文整合了近年血脂领域在LDL-C、non-HDL-C和ApoB100临床研究和指南推荐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