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盎然,发人深思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vb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漓江画派青年画家刘启谋一直以其清秀的画风所为人共知,而在2010至2011年这段创作期里,他力图有所创新。在他2011年末举办的个人画展“驭变谋新,穿越山水”所展出系列画作中,可以窥见其尝试超越自我的决心。他试图打破自己既往绘画模式的条条框框,通过将现代的形象符号置入古典意境当中,对传统山水画进行颠覆性的重构,这种实验性的尝试由此富有了戏谑和禅意的双重意义。本文将对此系列画作进行分析。
  关键词:漓江画派;酌奇;禅意
  《易经·系辞》云,“一合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如何在艺术创作上通变以致远,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并且在开拓过程中有所建树,是每一个艺术家都需要认真思索的问题。2011年末时漓江画派青年画家刘启谋举办了个人画展“驭变谋新,穿越山水”,我们在此次画展展出系列画作中,可以窥见其尝试超越自我的决心。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指出,“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凡于初学绘画之时,需沉下心来,对历代名家之作认真耐心地临摹赏鉴、揣摩体会。尤其是像刘启谋这样师出名门的画家,首先得要对导师黄格胜的运思用笔之深邃进行细致的研习,从而承袭师门卓越、优异的风范。
  然而如若一直在技法、构思方面严守师门法度,墨守成规,就将徘徊于导师的风格范畴之内,难以形成独属于自己的笔情墨趣。刘启谋说,他研究生毕业那时,作品多以水墨为主,着色淡雅,着意于细节的刻画以及玩味于笔墨相交的小变化。
  宋代叶适在《跋刘克逊诗》中有言,“怪伟伏平易之中,趣味在言语之外”。在这系列画作中,刘启谋将现代的形象符号置入古典意境当中,对传统山水画进行颠覆性的重构,这种实验性的尝试由此富有了戏谑和禅意的双重意义。
  这一系列较早创作的有《大热风》(2010年),作于庚寅夏日,当时作者遭遇停电,闷热难当,只觉仿佛风都是热的,故于此作的席上君子左侧,添加一个停转的电风扇,再题上“热风”,以显酷暑难当。过了一会,他觉得更热,就再于“热风”两字之上加上“大”字,并在其间有一痕仿佛蒸汽的笔划联接。这幅画创作日期早于《自得图》,渗透于其意象之中的困惑之感甚为浓重:酷暑遇停电,为之奈何。自己在画风上欲谋变,却又不知该如何为之。
  人生如初沏的茶水,叶片面对忽然注入的开水感到措手不及,痛苦满身。但越是急躁,就越是难以看清杯中的情形,只有静下心来,让纷乱的一切沉静下来,茶归于茶,水归于水,方可洞见世间风象。“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是此谓也。无论是良师益友的画风,还是古今中外其他画家的手法,都可资可鉴,但不可模仿照搬。八大山人所创的夸张奇特的白眼鸟、鱼形象可自成一家,但今人再去模仿,就失却其恣纵深沉的笔情了。
  要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画风,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但首先一条就是必须寻求自得。这幅图为随后创作的《自得图》埋下了伏笔:如何避寒暑?唯有求自得。《自得图》(2010年)作于庚寅岁寒时,该画粗一看似乎仍旧是在表现隐士面对佛像参禅静思的传统主题,与旧日绘画并无何异,然而细看起来,却会发现里面的笔法和意境大有可观可思之处,画卷中藏有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非细细斟酌而不能读出其内含的深意。
  中国山水人物画经过几千年的传承,要想出新意着实不易。当下一些艺术家从后现代借鉴新技巧,这本是非常有探索精神的,但却往往没能把握好一个度。比如有的艺术家弄出“火药爆破水墨画”,以火药在画卷上爆破的手法留下痕迹以为作品,那就实在是走得太远,不但以技废艺,而且以西压中,完全疏离了与传统水墨艺术的根脉联系,本欲超越传统套路,但流露出的却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
  此画以《自得图》为名,而“自得”追寻的,乃是指期冀自己能够真切地有所领会到底何者才是自己应该走的道路。《孟子·离娄下》有云,“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因此,《自得图》的主题实际上同样是刘启谋复杂心境的写照:是师法导师黄格胜以及名家经典之作,延续自己既往习得、熟烂于心的传统画法,还是苦苦思变以独辟蹊径?若欲辟蹊径,蜿蜒入杳渺,蹊径从何寻?
  关于创作的求新意识,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中倡以“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刘启谋“驭变谋新”系列画作探求新路,尝试的即是借助古今冲突的手法,突显出画卷中发人深思的禅意,从而达到禅门机用那种“棒喝”一般的效果,于习见而不察之处,显现其所蕴之幽微深刻。
  同在庚寅岁末,刘启谋还作了《三友图》(2010年),画中以挂面为主题,借由“挂”以喻禅。画中题有“山人何物能消遣,一口新面一卷诗”。关于此画,他自言一日在画室一边思画,一边吃着挂面,倏然想到,所谓“挂面”,以何为“挂”?于是出人意表地在画中加入了衣架这一现代元素,挂面穿过衣架落入三位童子碗中。
  《心经》曰,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的所欲所求随之水涨船高,每天为了谋生和功名在现实漩涡中奔忙,心中的挂碍日益纷繁,而不像童趣小儿那样,得了诸如一碗挂面之类的平常事物就已心满意足、欢呼雀跃。如若我们越来越沉溺于现实中琐碎庸常的厉害计较,日渐失去仰望星空的童真,那么生命之真趣,就有被衣食住行之累所淹埋的危险。衣架之上,无论是名牌服装还是寻常粗衣,只要是心无挂碍之人所着,都能带来乐趣,反之,倘若不能把功名利禄看得淡一点,那么就会被一身臭皮囊所裹着的外物所累。
  接下来的“驭变谋新”系列画作,基本延续了戏谑和禅意的风格。
  《疏雨牧读图》(2011年)承袭《三友图》的趣味风韵,在《之一》中,襦衫宽袖的书生在树下怡然捧卷阅读,憨默老牛相伴一旁,画面右侧忽有一杆当代道路上常见的“禁鸣” 标示牌树立在上;在《之二》中,而原本在读书的髻发小儿已经步移至画面右上角,畅快无忌地对着树根尿尿,而画面中央由两头老羊正斜目窥视小儿遗留在地上的书卷。厥旨渊放,归趣难求,要想达到那种兼具自然有趣与题旨深远的境界,颇为不易。这两幅画的禅趣中蕴含了佛家的本心观:万物进入我的世界都要通过我的“心”,所以守好了本心,那么外物就无法成为妨害我的业障了。元代高僧临济和尚在释法时曾有一番语惊四座的言论:“各位道人,佛法没有什么好用功的。只要平常无心,屙屎拉尿,穿衣吃饭,困了就睡。愚人会讥笑我,智者会理解我。   《求索图》(2011年)绘以一着蓑衣斗笠者,打着手电筒在如同印象派大师莫奈的《睡莲》一般的池塘里寻寻觅觅。“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思绪如风中浮云,色彩陆离而四下飘浮,如何才能够得到表象背后的真谛?此图题词“罗马建成非一日之工,风格形成亦是如此。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明了作者对探索自己画风的期待,并且也对求索的不易抱有心理准备。
  不过这幅图给我更深的感慨,乃是画中所构筑的持电筒者形象之独特性。本应是岸上的人是实像,而池塘里的倒影是虚像,但作者恰好把此画中的人与影对调,水中是追寻而不得的实像,岸上反倒是留白的倒影。此间颇有庄周梦蝶之味,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人生非梦总难醒,我们往往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当成忍受当下的精神支撑,所谓“我只是我梦的一部分,而我的梦才是我的全部”,现实生活的不快,都在自己心中的更美好的梦想中得以化解,我们离不开梦想,但又担心过度膨胀的梦想会误导当下,如何在其间寻求平衡,着实是考验着每一个人的难题。
  《求新图》(2011年)亦是禅意盎然,其中描绘三位古雅文人在观摩一幅画卷,但画中手型竟是达芬奇的《圣母子像》里圣母之手,题词“画当出已意,摹仿坠尘垢。即使能似之,已落古人后”,表达了他对过度执着于对往日名家名画进行临摹模仿的疑虑,无论中西古今,关键是要出于己之所得,化为已意,否则都只是步人后尘而已。在另一幅画《范范的胖胖世界》(2011年)里,于完全古意的画面中平添了一丛仙人掌,打破了太湖石构建出的园林式的平和状态,带有一种对传统山石意象的调侃色彩。或暗喻士大夫所追求的仕途平和状态里,其实潜藏着芒刺荆棘。
  到了《酒醒走天涯》(2011年),刘启谋画面仿佛承倚传统画风,然而如若细看,则发现骑驴行者背后留着一个空啤酒瓶,生命的沉重与轻盈都在不言中。或暗喻人生遭遇落寞并非今日方有,而是古今皆如斯,古人能淡然以对,今人有何惊惧。需经一番风雨洗礼,方可走好接下来的慢慢长路。
  在这一系列画作中,《离思》、《家园》、《归途》、《乡情》四联画(2011年)与前述绘画颇有不同,其更侧重于从视角变换方面构造出一套全新的欣赏结构,该画不宜挂在墙上观看,而宜于平摊在桌面,观者随着画面旋乾转坤的节奏迈动步伐,环绕着它来变换视域以观达。此四联画所取角度值独特,让人想起夏昶《湘江风雨图》构图的谲妙。这种斜角取景,早在刘启谋2008年创作的《风回一镜揉蓝浅》里即初见端倪,该画视角左倾,更显出水流泻的畅快态势。但此四联画可从多个几点旋转观看,在他的画作当中还属首次,旋转观之,仿若太极图阴阳鱼环绕中心欢畅的旋游,仿若大道周流,生趣盎然。
  在中国绘画中,笔触无论是极精细如工笔,极写意如泼墨,最重视的皆是力图透过表层的有限物象,导引观者通达深邃、博大的意蕴内涵。超越时空限制来选材构象,古已有之。南朝砖印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里就把春秋隐士荣启期与魏末晋初竹林七贤同置于一隅,实际上两者相隔七百余年。
  然而像刘启谋这种将襦衫古人与电风扇、电磁炉等当代物象同置于一图的,在水墨绘画中确属独领风骚的标新尝试之举。其无论是立意还是构思,都闪烁着难能可贵的探索精神。刘勰在《文心雕龙·辩骚》里提出文艺创作应当“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作品的构思与用笔,可显新奇不凡、诡秘采艳,但又依旧不离于实诚博约的范围之内,既能随心所欲但又不逾矩。黄格胜在这方面可谓卓练老辣,他喜欢在绘画中尝试犯忌,且其所犯之忌又依托着深厚的意义底蕴 。
  刘启谋卓尔不群的“驭变谋新”系列画作,在阐发禅意方面深有出人意表的“棒喝”效果,也为他今后逐步形成、发展自己不拘一格的画风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不过整体观之,他在营造新奇氛围的过程中,还略显刻意,富有青年才俊的新锐锋芒,但在藏锋敛颖方面还需磨练。学成之徒,在落笔之技上应当大胆突破导师的框架,而在落笔之道上则需更为细致入微地揣琢体悟导师的丰厚积淀。黄格胜绘画的精髓就在于其能够寓秀于粝,大气而不失细腻。寄于笔端,终有深意,这一次实验性的探索之后,接下来应当如何既能够学于师而不泥于师,形成自己独特的画风,但同时又能够如同导师黄格胜那样,落笔卓尔不凡而不动声色,超以象外又得其环中,将自己的画风发展得更为成熟练达,在渐次积淀中挖掘出自身的潜质,是摆在青年画家刘启谋面前的挑战、机遇和重任。
其他文献
摘要:室内装饰是显要组构部分之一,包括天花吊顶,它是室内区域装饰最变幻多姿、吸引眼球的空间界面,而且具有很强的透视感,经过各种区域的设计,施以不同工艺材质的装饰可强化区域感染力,使吊顶形态千姿百态,新奇悦目,对室内造型风貌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将探析室内吊顶设计的思路构建,以供吸音、自由、设计等领域改善借鉴。  关键词:室内吊顶;装饰;思路构建伴随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跃升,对室内吊顶的美化功效逐渐注重
期刊
摘要:本文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覆盖现状分析着手,从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公共艺术实践体系和公共艺术教育组织保障体系三个角度构建行之有效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覆盖机制。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覆盖机制公共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鼓励所有大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艺术素养,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公共艺术教育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个性发展、需求
期刊
摘要:高校的艺术教师除了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锻炼学生的技术技能外,还要结合当前形势引导学生有良好、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从艺术的创作活动入手,分析了在高校中创作舞蹈情景剧《门》的过程,希望从中寻找对教育、创作和传递正能量有价值的经验。  关键词:艺术创作;高校教育;反腐倡廉“反腐倡廉、廉洁奉公”乃是当今中国的重大主题,作为一名热爱创作的高校舞蹈教师,用艺术作品向学生、向社会宣传正能量和反思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应用不断深化,以灵活感知为特征的物联网/传感网技术、以3G为代表的移动通信技术、以泛在为特征的云计算技术等产生了海量的信息数据,我们也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为本科教育和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但也给高校的课堂教学、教育模式带来挑战。本文首先具体说明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及价值,进而以艺术设计基础课为视角分析大数据时代对高校课堂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世纪之问”为起点,围绕高校教育的思考展开,而这些问题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也同样存在。关于高校教育制度、学术氛围、东西方不同办学模式和理念的比较与思考,都将折射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问题与前景。最后指出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科学思维的辩证关系,确立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素质教育;创新型人才  自上世纪九十年末我国高校全面开展以文化
期刊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设计无处不在。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品位的不断上升,人们对于高雅的艺术追求和享受度越来越高,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需求个性、追求的与众不同。而手绘艺术正体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为装饰增添美意。  关键词:装饰设计;手绘;手法;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的方法和手段也日渐变化,传统的手绘设计逐渐被其他设计手法所取代。在新的理念,新的知識以及新技术的冲击下,现代艺术在不
期刊
摘要:大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教学策略的改革、考核方式的改变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大学生学习潜力有较大的作用,本文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按照“激发兴趣、科学设计、专业指导、鼓励创业”的思路探索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在教学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设置课程;学习潜力;改革0引言  综观全国高校专业培养方案,均主张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与提高,注重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狠抓实践教
期刊
摘 要:校园视觉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在校园视觉文化的熏陶中不知不觉受到影响。校园视觉文化不是单纯的说教符号,它是师生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个性得到合理发挥的一种反映,是营造校园氛围的重要载体。文章对校园视觉文化的功能及当前校园视觉文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进校园视觉文化建设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校园视觉文化;功能;改进措施  校园文化指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文
期刊
摘 要:近年艺术品市场热,碑帖收藏却遇冷。碑帖悦目性较差,对收藏者文化要求又高,加之甄别难度大,是典型小众收藏。碑帖收藏以善本是首选,善本中的珍本和孤本尤佳。当前碑帖价值被严重低估,加之其存世量、流通量较小,市场纠错概率很高。  关键词:碑帖;收藏;投资  近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额迅速增加,2011年首次超越美国,列全球第一,2012年美国重回第一,但中国依然占据第二位置。艺术品市场参与者中以赢利
期刊
摘要:到目前为止,我国仍然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此时经济也正在发生转型,是十分关键的一个时期。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尤其是民间工艺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虽然人们的生活已经由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巨大改变,但是由于工艺技术的发展,民间工艺的传承也受到了十分大的影响。很多人都开始担心,民间工艺是否会将不复存在。  关键词:扎染;白族;工艺;艺术;教育;传承1白族扎染工艺传承出现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