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方式对黑土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guoxiu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2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模式对黑土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翻耕可降低黑土容重,增加土壤剖面含水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与传统耕作相比,两年翻耕和一年翻耕耕层土壤容重降低了11.11%~23.53%,并处在适宜作物生长的土壤容重范围内。连续翻耕的土壤有机含量除犁底层和母质层有所升高外,其他层次均有降低,降幅为2.65%~3.94%;一年翻耕除母质层外,其他层次土壤有机质含量均为增加,增幅为3.07%~4.94%。翻耕结合秸秆还田有利于玉米高产稳产,可比传统耕作玉米产量提高8.8
其他文献
为研究添加外源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对免疫应激肉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肠道形态的影响.选择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1日龄AA肉鸡120只,按2×2试验设计随机分配为4
为了研究植物材料与其腐解产物之间有机物组成的关系,采用腐殖质组成修改法提取植物材料与其腐解产物中各有机组分,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各组分含量。以秸秆、白杨落叶、腐解秸秆和腐解落叶为研究对象,以草甸黑土为对照(ck)。通过对2种材料腐解前后各有机物组分含量的对比,进一步了解植物材料腐解前后的变化。再与草甸黑土进行对比,研究植物材料腐解前后与完全腐殖化材料之间有机物含量的区别。结果表明:腐解过程可以提
本文重在分析规模化奶牛养殖过程中犊牛成功率提高策略,以为奶牛科学、专业养殖提供有益指导,促进规模化奶牛养殖综合效益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