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七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xj8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计算能力包含计算的兴趣、计算的审题能力和计算运算能力、计算潜能、计算习惯等。如何在初中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呢?本文从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让生活与计算相连,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掌握算理和法则,培养数学审题能力;加强练习,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计算运算能力;计算方法多样化,激发学生计算潜能、重视数学读题、验算、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五个方面探讨在初中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计算能力,培养
  
  学好数学,首先必须学好计算,计算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知识之一。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习数学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计算方面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七年级数学的计算主要有:数的运算,式的运算,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组)等。如何培养七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呢?结合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让生活与计算相连,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
  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人类的发明离不开想象。在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加减法中,有这样一道计算题:“世界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4米,陆地最低处是位于亚洲西部名为死海的湖低于海平面392米,两处相差多少?”此题把实实际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绕着学校的四百米跑道跑多少圈才有8844米和392米?是我们的教室高度的多少倍?让学生在这些计算中体会到计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又如在第一章有理数的加法中的实验与探究“填幻方”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动手操作,体会数学计算的奥妙,让他们喜欢上计算。在观察“日历”中,通过改变方框的数字得出不同的结论,发现数学中数字之间的规律,从中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计算,让数学计算贯穿于生活中,从而产生学好数学学好计算的愿望。
  2.掌握算理和法则,培养学生数学计算审题能力
  数学的概念、性质、公式、法则、定理等数学基础知识是进行数学运算的依据。学生对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的遗忘、含混、僵化,只知算法不明算理,都直接影响运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每一种运算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掌握这些理论依据是培养学生计算审题能力的前提,如果不懂算理只是机械训练就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在教学中,重视讲清算理,明白计算法则,就能使学生不仅知道计算方法,而且还知道驾驭方法的算理,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那么计算教学定会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
  比如七年级上册的绝对值教学中,学习绝对值的概念,一个实数x的绝对值必须依据它与零的关系分类讨论:实数x的绝对值︱x︱≥0。在遇到含有绝对值符号的问题时,基本思路是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去掉绝对值符号,具体方法是零点法。在求绝对值时要防止形式上运用概念产生的概念性错误。如化简︱x-3︱,应分为x>3,x=3,x<3三种情况分类讨论,不是形式上套用绝对值意义,按照x>0,x=0,x<0三种情况去做,对含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绝对值符号的问题,仍用零点法化去绝对值符号。如果上面几个要点都掌握并能熟练运用了,那么解有关绝对值的运算问题就会得心应手了。例:若x≤7/11,求︱x-1︱-︱x+3︱最大值和最小值。首先要化简︱x-1︱、︱x+3︱。根据条件x≤7/11,可知x-1<0,而x+3是否为正数呢?有些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认为x+3>0。实际上,当x≤7/11时,x+3也可能等于0和小于0。因为当x=-3<7/11时,x+3=0,当x<-3<7/11时,x+3<0,所以,要化简上式,需按-3<x≤7/11和x≤-3两种情况讨论:当x≤-3时,︱x-1︱-︱x+3︱=1-x-x-3=-2x-2。所以,当x=7/11时,原式有最小值-2×7/11=-36/11。当x≤-3时,原式有最大值4。
  此外,要注意运用迁移,理解新知。七年级数学中许多概念和法则,都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的小学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使新知识与旧知识相联系,发现新旧知识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清晰和分化的认知结构,只有这样,学生对于概念,法则才会理解透彻,才能记牢,用得活。
  3.加强练习,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计算运算能力
  对于数学计算的运算能力,是学生在实际运算练习中得以提高的,人常道:“熟能生巧”,只有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才能形成运算中的技能技巧。没有运算的熟练,就不可能生成运算中的“巧”。因此,必须有目的有计划,以多种形式加强练习,进行严格训练。要求学生必须逐步做到运算正确、迅速、灵活、合理。
  运算能力的提高是具有阶段性,教学时要把达到熟练运算的全过程划分为几个训练阶段,配以针对性强、阶段性强、要求明确的例题和习题,分阶段施以严格训练,训练中突出重点,不平均使用力量。例如有理数运算的训练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直接使用法则,以单元一运算为主,重点是符号法则和双重符号的处理。因此,所配例题和习题中,有理数的绝对值计算不宜过多,而以熟练法则和确定符号为训练目的;第二阶段的例题和习题中,可适当加大有理数绝对值计算的份量,并插以正负分数和正负小数的混合运算,这一阶段的训练目的是促使数值计算技能的提高;第三阶段着眼于加强概念运算法则的综合训练,重点可放在处理运算方面,例题和习题的综合为主,适当配以概念性题目。
  此外,在教学中还应加强口算,速算方法的训练。例如自然数中1……20每个数的平方结果,1……10每个数的立方结果等,要求学生熟记,以便需要时用。加强数与式的变形,方程(组)与不等式(组)的变形等运算技巧的训练,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起到必要和直接的影响。
  4.计算方法多样化,激发学生计算潜能
  计算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达到算得对和算得快的目标,也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绝好机会。算法多样化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交流,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它能使学生在计算中得到成功的愉悦,而且能使不同层次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在鼓励计算方法多样化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充分地激活,新颖灵活的方法从学生脑子不断蹦出,不同思路在这里碰撞,学生尽情享受着成功解决问题的乐趣,学生有机会根据实际情况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算法,这也是尊重学生个性融会贯通学习所要求的。在平时练习中用多种方法,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途径寻求问题的答案。可以使运算方法灵活多样,从而能从中比较出哪一种方法更简捷合理。
  例:解方程组:3p=5q ①2p-3q=12②解法1:代入法。
  由①,得p=3q③
  把③代入②,得2×53q-3q=12
  所以q=36
  把q=36代入③,得p=60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p=60q=36
  或者由②,得p=(12+3q)/2④
  把④代入①,得3×(12+3q)/2=5q
  所以q=36
  把q=36代入④,得p=60p
  所以,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p=60q=36
  解法2:设参法。
  由①可设p=5k,q=3k,代入②,得2×5k-3×3k=12
  所以k=12。
  所以p=60,q=36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p=60q=36
  说明:本题若按常规设法,可设3p=k,5q=k,此时p=k/3,q=k/5,这样,便会由于出现了分数,给运算带来麻烦。因此设3p=15k,5q=15k,此时,p=5k,q=3k,这样,便能避免分数出现,使运算变得简捷。
  解法3:均值换元法。
  由②可设2p=6+6t,-3q=6-6t
  即P=3+3t,q=-2+2t,代入②,得
  2(3+3t)-3(-2+2t)=12 所以t=19
  所以 P=3+3×19=60,q=-2+2×19=36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p=60q=36
  解法4:拆项比较法。
  由①,得2p-3q=2q-p.⑤
  把⑤代入②,得2q-p=12.⑥
  ⑥+②,得p-q=24.⑦
  ⑥+⑦,得q=36
  把把q=36代入①,得p=60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p=60q=36
  通过“一题多解”,学生显然掌握解题的多种方法,也把握了解题的灵活性与解题的“简捷算法”,从而提高了运算速度。对于学生创见的解法,要及时鼓励、宣传。这样做既可以使这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同时又会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这一训练中来。对于学生提出的不正确的解法也要善于引导,爱护他们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同时帮助他们分析具体错在哪,使他们对基础知识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对培养运算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5.重视数学读题、验算、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为了培养和提高计算能力,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十分重要,学生应在以下几方面养成好习惯:
  5.1认真读题。
  遇到数学题先认真读一遍题,考试时尤其要认真读题,注意观察式子的特点,看清题目中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联想过去的解题经验和有关的公式、法则、迅速形成解题思路。
  5.2养成良好的验算方法和意识。
  正确的验算方法和意识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丝不苟的态度。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往往检查两三遍也查不出毛病,追究其原因往往是他们只知道重看一遍或重演一遍,而不是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从不同角度进行演算。事实说明,这各重演一遍的演算法是毫无意义的。而能从各个方面来迅速判断答案真假的学生,他们对问题的理解才会深刻,对学习才有意义。作为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编顺口溜:抄题写数立即查;计算时反复查;脱式时上下查;计算完毕整体查。当然,检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
  5.3要求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做到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字迹端正,做到不马虎,不涂改,保持作业整齐美观。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永久的主题,作为初中教师要从每一节课做起,严格训练,科学训练,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而努力。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其他文献
"细节决定成败。"尤其是对小学生的教育,必须从每一处细节做起才行。因为让孩子们从小、从细小之处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会让他们的身心真正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才会有利于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最终才能让我们现在所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我认为不仅仅要履行一名教师教育孩子的职责,更得做全班孩子的"全职保姆"才行。保姆是什么?就是从方方面面,细微之处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的人。作为教
期刊
思维品质的培养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意、有机、有序、持续不断的进行,而且落实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中学数学教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呢?本文就这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1.引导学生大胆猜想,侧重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主要培养学生对问题能深入钻研和思考;善于进行抽象概括,透过复杂是现象,把握问题的本质,抓住问题的核心;不满足于
期刊
【摘要】英语教师自身文化素质的好坏对整个英语素质教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旅游专业英语教师的文化素质不能拘泥于某一方面,应该是多方面的。教师的素质与学生的素质、教学质量密切相关。旅游专业英语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因此,英语教师需要不断充电,完善自己的教学手法和知识储备,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英语素质教育。  【关键词】旅游专业,英语教师,素质培养    伴着每年一
期刊
【摘要】任何一种优秀品质,都需要经过一种逐渐形成的过程。本人利用一次活动,帮助一名品质较差的学生改变自己,改变她在学生中的形象,同时也培养了其他学生善良的优秀品质。  【关键词】培育,善良    人们都说,一个人的心灵是最难看清的地方,也是最难接近的世界,但是我想,每个孩子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都有着一种容易让人感觉得到的东西,那便是善良。只是如同幼苗一样,善良也需要精心培育。  我现在所带的班里
期刊
【摘要】英语教师专业化成长应从教学设计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加强修养,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从而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另外,英语教学应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及教育理论的学习,以渊博的知识做学生的引路人,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工作。  【关键词】教学设计,语言表达,教学反思,教学理论,终身学习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全社会对英语的关注大家有目共睹,这就对英语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
期刊
【摘要】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也是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活动。教育理念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理念不断发展,21世纪是知识经济,对人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学必须根据社会的要求,更新教学理念。当前,根据时代的要求,教学应具有下列理念:人才理念、全面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材施教理念。   【关键词】人才,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材施教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
期刊
【摘要】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标准统一,评价已不能有效的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怎样才能采用更有效的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对学生的评价采用无分数等级评价,主要是教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及单元检测情况,对学生按A、B、C、D进行等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避免了用分数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对学习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打击,能够更好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分层次评价,捆绑式评价,评价主体多元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逐渐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本文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几个问题谈了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新课改,学习方式,转变,引导,方法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适应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为此,本
期刊
【摘要】最近,教育部颁布《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教师期待,家长叫好,学生欢呼,可效果却并不明显。借此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关键词】减负,增效,玩耍    正像这几年的抑制房价猛涨却越抑越涨一样,现在的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也是越减越重,形成了一种无休止的恶性循环,既害苦了家长又累坏了孩子,老师们也不知所措。明明是一件好事为什么实行起来偏偏这么难呢?  细细分析,这实际上已经是一
期刊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有效的教学评价应该具备诊断作用、激励作用、调节作用和教学作用。  教学评价是一把"双刃刀",若运用得当,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若运用不当,则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粉碎学生的学习期望,对学生造成严重的伤害。  教学评价的内容很多,其中之一是对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