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驶在驻地的山路上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车终于停靠在一个小镇上,取下重重的行囊、遥望远方群山之巅的古长城,心想,到了,这里就是塞外长城,古人所说的戍边重地。
  经过几年军校磨砺,心中一直向往的真正的军营生活,就要出现在眼前,我的心情特别兴奋和激动。
  仰望夕阳西下的烽火台、显得格外雄伟壮观,真想在那高耸的城垛上大喊一声:“我来了,我就是今天的戍边军人。”这时,接站的车来了,司机指着远处的群山说,部队还远着呢,得立刻赶路。边防部队一般远离都市,要么在高山雪原,要么在沙漠戈壁,或者在大海中的小岛上。这对我来说没什么可一怕,我有心理准备。“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是我的座右铭。那种激情,即使重走一遍长征路又有何妨?豪情万丈,气吞山河的斗志,大有与苦难作斗争其乐无万的英雄气概。
  上路不到半小时,车子马达的轰鸣声就开始一阵高过一阵,显然是在吃力地爬坡。回头望那小镇,已有登高之后“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小镇已模糊成一个小圆点,看得见的山头一个个被抛在车后,公路也随着山势左拐右转,能清晰看到下面一圈绕一圈的盘山公路。司机的技术非常熟练、车子一会紧贴着崖壁,能让你清楚看到那疏松岩石的裂缝;一会又行驶在两山的夹缝里,让你感觉到这里才是真正的“一线天”。盘山公路在前方不断向上盘升,至气中清爽的凉气使我早已忘掉了南方烦躁的夏季。凉爽惬意之余、我回想起几年军校生活,想起了两天前告别母校时的场景,我是第一个在“到祖国边疆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横幅上签字的,老师和同学们的目光到现在还记忆犹新,那是鼓励、是钦佩、更多的是期望和期待。想到这些,我的心跳就开始加速,情绪开始激昂。前方就是我心中向往的地方,不管它在群山之巅,还是在大山的最深处,我都会坦然面对,这是我的选择,我将无怨无悔地走下去。
  车子路过古长城关口,司机说红军长征时曾经在这里进行过一场恶战,还有碑文记载,听到这些,又一次让我激动万分,简直离我太近了。我真想上去触摸它那宽厚而古老的城墙,想去领略它当年屏障要求的威风,更想亲自目睹一下红军当年曾留下的战斗痕迹,长城,中国人民坚不可摧的象征,如今,我就要成为共和国长城的坚强捍卫者。这里将成为我的第二个故乡,我就要在这里扎下根,就要在这里开始我的军旅生涯。想到这心中就一阵阵的亢奋,我的军旅梦想就要在这里变为现实,满腔热血就要与这里结下不解之缘、设定的各种理想都要在这里付诸实施。想一想心情就难以平静,我把头伸向窗外,思绪就像那滚动的车轮,希望它载着我尽快驶向想象中的火热军营。
  再往前行驶,山势越来越陡,感觉中山越来越大,呼吸也有了异样的感觉,小村落也很少能看到,只有静静伫立的大山一直在我的视线里,实在太凉了,我只好关上车窗。这时司机突然按响了喇叭,我一看前面并没有人,向右前方一看,我看到了一排排墓碑,司机说那是烈士陵园,大多是长征时期牺牲的红军战士。在这一片静静的山坡上,正是这些烈士们的点缀,才使这里出现生机。司机告诉我,只要部队的车经过这里,都要鸣喇叭,以告慰在此长眠烈士的在天之灵。司机说我所在的部队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邓队,这使我感到更加自豪,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一定要沿着烈士走过的足迹继续前进,我选择这里没有错。
其他文献
走在校园里,你总能看到一个短发清秀的年轻女干部,左肩右斜的挎包里总放着书本,略带小跑的步幅里总赶着时间。  直到《解放军报》整版报道她的事迹,大家才全面了解她是多么优秀的女干部,品学兼优、乐于助人、获奖无数,大学为战友修了四年鞋,打扫四年晾衣间,擦了四年黑板……原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李继耐主任亲自为她批示“对军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借鉴意义”。大家更加喜欢上了这个“另类”小姑娘。学员队纷纷邀请冰彬
期刊
“留学,就是为了干一番事业。”这个1.78米的个头儿,偶尔羞涩一笑的新兵,仅仅7个月就出色完成从“海归”到“海岛”、从“硕士”到“战士”、从“士兵”到“尖兵”的“三级跳”……  “做个有英雄故事的军人”  他是英国萨利大学的硕士王川阳,为了实现强军理想,去年10月学成归国后,即进入沈阳军区外长山要塞区某海防团“黄海前哨好二连”,当了一名列兵。  王川阳是在部队大院长大的。爷爷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
期刊
一般的人提起空降兵,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一朵朵雪白的伞,像雨后天晴新长出的蘑菇,星星点点的飘挂在蓝蓝的天上……伞似乎是空降兵诗意浪漫的道具。其实伞对空降兵来说是沉重的。至少不像一般人眼里的那样轻松。空降兵不上天的时候,在陆地上有一项训练课目叫做叠伞——就是把打开的伞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入伞包。如果伞叠不好,在天上二伞就不好打开。打不开伞的后果是什么,你们自己想吧。老兵对新兵说,伞就是命。你们叠伞就是在叠
期刊
2007年,学院常委分3個方向赴船艇部队调研,得到一个共同反映:部队更需要安分一条心、军政一肩挑的人才。学院党委细细分析,现实是:船艇部队编制架构小,点多线长,且大多数船艇不编配政工干部。责任是:船艇部队80%的干部都来自我院,责无旁贷。结论是:部队的声音就是我们的行动。心要用文化来滋养,肩要靠实践去担当。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攻坚战”打响了。  一时间,院风院训和教风学风“训诫墙”,“江海魂”主
期刊
奥运花灯俏校园 2月20日,武警徐州支队百余名官兵。带着自制的“奥运花灯”以及各式福娃面具来到驻地小学,与学生们共同举办“欢度快乐元宵,喜迎8月奥运”祈愿活动,表达对北京奥运会的期盼和祝福。  (李杰 摄影报道)
期刊
我始终认为摄影和射击有某些不解之缘。  射击——据枪瞄准。缺口,准星的平正。三点一线的贯通,捕捉目标,屏住呼吸扣动扳机,“砰”的一声枪响。目标应声落地。  摄影——端稳相机,速度、光圈的调整,近,中,远景的选取,锁定景物。屏住呼吸轻摁快门,“咔嚓”一声轻响。将瞬间定格成永远,  我爱摄影,或许与自己的军旅生涯有关。如同射击枪响之前少不了捕捉目标一样。在撼动相机快门之前。也需要对镜头里的人或物进行搜
期刊
这是冰封雪裹,寒风怒号的隆冬。  这是我又一次在雪域高原最缺氧的季节,登上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英雄雷达站。”  这是我第一次决定在阵地上住一天。亲身感受官兵们在这世界最高的人控雷达站是如何生活的。体验他们在这含氧量还不足内地一半的极地是如何捱过漫漫长夜的,寻觅让他们在苍鹰都极少光顾的。生命禁区。如何执著固守的缤纷彩色的……    极地晚餐    “甘巴拉最缺两样东西:一是氧气,二是绿色。”对在
期刊
这一天上午9时30分,某机械化步兵师组成梯队。穿过昆仑峡谷。沿着新藏公路疾驰。突然接到先遣分队报告:“前方遭‘敌’空袭。道路已被毁坏。前进受堵。”部队长夏光勇果断处置:“翼侧修路架桥,改道通过!”随即,师工兵保障分队就近勘察地形。迅速在被毁路基的右侧选择一处沟口较小、土质坚硬的深沟。用桥道车快速搭设浮桥。20分钟后,浮桥架设完毕,受困坦克车队。改弦易辙。驶过通道,迂回进入另一条简易公路继续开进。 
期刊
野鸡洞村。是四川省冕宁县彝海乡境内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全村六个组的400余名村民。就生活在这个近7平方公里的大山之中。  73年前,“彝海结盟”的红色经典在彝海唱响。73年后的今天。彝海乡野鸡洞村再次激荡起一弦感人至深的爱民颂歌。  1月25日上午,“全国拥政爱民先进单位”的四川省凉山军分区教育扶贫小分队走进彝海。来到了海拔2400余米的野鸡洞村。将价值3万余元的课桌椅、学习和生活用品送到了村小学
期刊
[人物介绍]  夫妻二人同为第二炮兵某研究所研究员。丈夫杨光松先后完成了50多项科研课题,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有30多项成果已经在应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妻子肖锡玉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4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    越纯的金子越亮,人生也是这样。杨光松、肖锡玉夫妇多年来心无它念地致力于导弹研究。把科研之外的东西淡化于思虑之外。取得了一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