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的这一深刻见解和远见卓识,不仅一直是改革路上的灯塔,而且在中国经济面临转型的新的历史时期,也再次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明亮指引:自主高速铁路技术、家电更新换代、低碳新能源技术、“三网合一”及物联网、绿色食品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都在指向一个目标,这就是:用新科技提升中国制造水平,推动中国经济转型,进而提高全社会各方面的运行质量。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曾广泛流行于中国农村的“谚语”,以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历史地印证着其内在的朴素真理。“五纵七横”公路国道的建成,使中国公路总里程从89万公里增加到去年底的358万公里,30年,翻了两番;与之对应的是,我国的GDP总量翻了近4番。而今天,高速铁路又来了。
铁道部副部长王志国在今年的“两会”期间谈到,到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1万公里以上,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每隔3分钟就可以开出一列列车,全天候运行基本不受雨雪雾的影响,到2012年,北京到全国省会城市都会在8小时以内。
不言而喻,一切将因此而发生新的改变。时空转换,距离缩短,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更新,中国社会、中国经济、中国民生的质量,也将随之得以快速提升。而所有这一切,都来自于科技的有力促进。
据介绍,我国“高铁”建造技术,其中有6大创新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包括:工程建造技术、高速列车技术、列车控制技术、客站建设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运营维护技术。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的高速铁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没有和任何一家国外公司产生知识产权纠纷。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申请了946项专利。一流的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中国“高铁”已经开始进军海外。
早已蜚声海外的中国家电业的更新换代也悄然来临。以面世10年的平板电视为例,奥维营销咨询有限公司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月,国内平板电视零售量为495万台,同比增长81%,较去年12月份增长54%。这只是冰山一角。纵观家电市场,几乎在各领域,都是由“中国制造”主导。人民收入的提高,产品科技水平的突破,如“3D”电视,将使家电业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低碳经济”将使中国制造业面临又一新的转机。新能源、节能减排,在新的世界经济潮流当中,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前景无限。太阳能、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运用,无疑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
手机、电视、互联网,“三网合一”技术的运用,也是正在发生的社会变革现实,包括正在逐步开始运用的“物联网”技术,其主要的特质,不仅是信息的集中化处理和共享,也能促进产品提供者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从而使质量服务的责任明确,效率提高。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被提到了关乎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政治高度,“绿色食品”虽然还存在理想概念的成份,但据了解,为了保证质量安全,今后每个“绿色食品”都将有自己的身份证明。
所有这些技术变革,都将促使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质量提升。
在这种新的转型期,象所有的领域一样,中国的质量监督工作也同样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因为任何新技术的运用,必将带来社会运行机制的更新,同时,也将促进人的思想和意识的转变。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曾广泛流行于中国农村的“谚语”,以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历史地印证着其内在的朴素真理。“五纵七横”公路国道的建成,使中国公路总里程从89万公里增加到去年底的358万公里,30年,翻了两番;与之对应的是,我国的GDP总量翻了近4番。而今天,高速铁路又来了。
铁道部副部长王志国在今年的“两会”期间谈到,到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1万公里以上,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每隔3分钟就可以开出一列列车,全天候运行基本不受雨雪雾的影响,到2012年,北京到全国省会城市都会在8小时以内。
不言而喻,一切将因此而发生新的改变。时空转换,距离缩短,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更新,中国社会、中国经济、中国民生的质量,也将随之得以快速提升。而所有这一切,都来自于科技的有力促进。
据介绍,我国“高铁”建造技术,其中有6大创新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包括:工程建造技术、高速列车技术、列车控制技术、客站建设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运营维护技术。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的高速铁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没有和任何一家国外公司产生知识产权纠纷。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申请了946项专利。一流的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中国“高铁”已经开始进军海外。
早已蜚声海外的中国家电业的更新换代也悄然来临。以面世10年的平板电视为例,奥维营销咨询有限公司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月,国内平板电视零售量为495万台,同比增长81%,较去年12月份增长54%。这只是冰山一角。纵观家电市场,几乎在各领域,都是由“中国制造”主导。人民收入的提高,产品科技水平的突破,如“3D”电视,将使家电业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低碳经济”将使中国制造业面临又一新的转机。新能源、节能减排,在新的世界经济潮流当中,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前景无限。太阳能、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运用,无疑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
手机、电视、互联网,“三网合一”技术的运用,也是正在发生的社会变革现实,包括正在逐步开始运用的“物联网”技术,其主要的特质,不仅是信息的集中化处理和共享,也能促进产品提供者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从而使质量服务的责任明确,效率提高。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被提到了关乎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政治高度,“绿色食品”虽然还存在理想概念的成份,但据了解,为了保证质量安全,今后每个“绿色食品”都将有自己的身份证明。
所有这些技术变革,都将促使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质量提升。
在这种新的转型期,象所有的领域一样,中国的质量监督工作也同样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因为任何新技术的运用,必将带来社会运行机制的更新,同时,也将促进人的思想和意识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