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翎子起床的时候,妈妈还没有醒。昨晚,妈妈又咳嗽了,一夜没有睡好。
翎子轻轻拉开门,端起木盆朝河边走去。自从妈妈病了以后,翎子每天早晨都要去河边洗衣,挑水,放鸭子……翎子的家是典型的湘西吊脚楼,像一个土蜂窝粘在半山腰上,去河边要下一个长长的坡,一级一级的石板小路扭过来扭过去,蛇一样抵达河边。
对面的山峦还藏在晨曦中,小鸟还在吱吱地说着梦话。河沟里浮着一层烟一样的雾,什么都看不太清楚,只听到河水哗哗啦啦的,在唱一支永远也唱不完的歌。翎子的心情很好,她清清瑶家姑娘特有的嗓子,轻轻唱道:
瑶家姑娘把花爱,我把花名报上来。
正月兰花满山坡,二月李花朵朵白。
三月桃花红似火,四月杜鹃花正开。
……
唱着唱着,歌声戛然而止。
翎子十分惊异地望着河边。绿色荡漾的河滩上,忽然有了一座房子!
翎子每天都要去河边,都没看见房子,怎么一夜之间就长出房子了呢?传说这条河里住着一个善变的妖怪,她能把芭蕉叶变成老婆婆头上的丝帕,能把牛屎变成脸上的黑痣。那座突然出现的房子,是不是河妖变出来的?
翎子把木盆咚地放在石级上,转身匆匆跑回屋里。
“妈妈,妈妈,你快去河边看看吧!”翎子把妈妈摇醒。
妈妈无力地起身下床,揉着胸口问:“河边怎么了?”
翎子也不解释,扶着妈妈就走。下到半坡上,母女俩停住了。她们定定地望着河滩,河滩上真的有座工棚样的小房子,旁边还有好多木箱,围成了一个圈。
“养蜂的。”妈妈的声音有些飘。
“养蜂的?”翎子感到又新奇,又吃惊。
“对,他们是养蜂人。”妈妈吃力地说,“小房子是他们住的地方,那些木箱子,是蜂箱。”
二
河边来了养蜂人!这对翎子来说,真是一件大事。
翎子的家在一个山湾里,方圆几里没有人烟,平常很少有人到这里来,现在,居然来了养蜂的人。翎子还从没见过养蜂哩,他们是怎么养蜂的呢?蜜蜂又是怎样酿蜜的呢?从此,翎子每次去河边,都忍不住要望望那座小房子,望望那些围成一个圈的蜂箱。
一天,翎子出神地望着小房子时,一双眼睛也在望着她。
那是一个男孩。
男孩戴一顶草帽,帽檐上吊着一层纱巾,好像他很害羞,不想让别人看见他的脸。“过来玩玩吧。”是男孩发出的邀请。
翎子不怎么想,就过去了。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香香甜甜的味道,好闻极了。无数的蜜蜂嘤嘤嗡嗡,在空中往来穿梭,飞来飞去。每当蜜蜂飞来,翎子就不停地躲闪。男孩撩起面前的纱巾说:“不用怕,你不伤害它,它不会蜇你的。”男孩撩起纱巾,翎子看清他是一个既英俊又和善的男孩。可翎子还是有些害怕,她跟在男孩身后,男孩到哪儿,她也到哪儿。
男孩把蜂箱盖揭开,里面是一层一层的隔板,隔板上爬满了忙忙碌碌的蜜蜂。翎子问男孩说:“它们是怎么酿蜜的?”
男孩笑了笑,说:“酿蜜的工作是由工蜂完成的。工蜂飞到蜜源植物上,把花的甜汁儿吸进自己的嗉囊,嗉囊装满后再飞回巢里,把甜汁儿吐出来,然后又出去采集。晚上也不休息,它们把白天采的花蜜吸进自己的蜜胃里,慢慢调制,然后吐出来,又吸进去调制,又吐出来……这样反反复复几百次,才能酿成蜜呢。”
男孩说的时候,翎子“哦哦”地应着,仿佛她听懂了,又好像没有懂。
“什么是蜜源植物?”对翎子来说,这都是新鲜词。
男孩说:“就是有甜汁的花儿。”
“那蜜蜂现在采的是什么花?”
男孩指指山坡上一片白花说:“刺桐木花。”
这里有一种树叫刺桐木,春天开花的时候,满山遍野白白的,下了雪一般,只是刺桐木的花期短,二十来天就谢了。如果采完了刺桐木花,怎么办?
“搬家呀。”男孩说。
男孩告诉翎子,他们是从广西来的,他们一年四季追着花儿跑,春天从海南岛开始,那里有荔枝花,有椰子花,然后到湖南、湖北……一直到内蒙古大草原,草原上的荞麦花可多哩。“哪里有花,哪里就是我们的家。”男孩自豪地说。
那不跟草原上的牧民一样么?牧民们逐草而居,他们是逐花而居。
翎子随男孩来到小房子。小房子很简陋,几根木棍搭成一个骨架,上面蒙着一层油毛毡,里面只有几个木箱和桶子,搁着的几块木板上,胡乱铺了一层稻草,那是他们的床。
翎子看见床上有一本初中二年级的语文书,顿时眼睛一亮:“你也上初二?”
男孩惊喜地问:“你上初二?”
“对!我们是同一个年级。”翎子随手拿起课本,见上面写着“杨力”,就问:“你叫杨力?哦,我叫翎子。”
翎子翻着课本,见字里行间做满了各种标记,就问他们学到哪一课了。杨力支支吾吾正要回答,门口忽然闪进一个身影。
杨力说:“我爸来了。”
翎子赶紧叫了声“叔叔”。杨力爸只“唔”了一声,就忙事去了,看都没看翎子一眼。
翎子觉得好没趣,背起猪草篓就走了。
杨力在后面追:“翎子……翎子……”
他爸爸冲出屋子,凶巴巴地喊道:“杨力,你给我回来!”
三
翎子静静地坐在河边,默默望着河水出神。这条清澈的小河从高高的雪峰山流来,日夜不停地翻着浪花,唱着歌儿,款款地注入沅江,流进洞庭湖……它那欢快的样子,一点也不懂得翎子的愁苦。
这几天,妈妈的病又加重了,总是整夜整夜地咳。差不多半年来,妈妈都是这样,几天不吃药,就无休止地咳。翎子好心疼,可是她有什么办法呢?爸爸好久不寄钱回来了。
过完年,爸爸就去广东打工了。本来翎子不想要爸爸去打工,现在国家减免了学费,上学不需要什么钱,但是去年冬天,妈妈病了。医生说妈妈得的是慢性病,得治疗很长时间,得天天吃药。上次爸爸寄来的钱早花光了,前几天翎子给爸爸打电话,爸爸在电话里说,他刚换了新厂,还没发工资。没发工资哪有钱寄回来呢?没有钱,又拿什么去给妈妈买药呢?
如果河妖能变出药来,那该多好啊!翎子把一颗石子投进河里,溅起一片耀眼的水花。
“翎子。”
忽然有人叫她。她回过头来,原来是杨力。
“翎子,那天真对不起!请你不要见怪,我爸他……”
“不,杨力,我没有怪你爸。”
“那你这几天干吗不来玩呢?干吗一个人到河边来发呆呢?”
翎子幽幽地说:“我妈的病又加重了。”
杨力吃惊地问:“你妈病了?什么病?”
“医生说是呼吸道病,我也不懂,就是天天咳嗽,老停不下来。”
杨力“哦”一声,似乎想起了什么,却又没说。
翎子记起那天的事,说:“杨力,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你们到底学到哪一课了?”
杨力立刻耷拉下眼皮:“我……”
“怎么?这个也要保密吗?”翎子有些不高兴了。
杨力急忙说:“不。其实……我现在不上学了,我的课本是自己买的。”
什么!不上学了?翎子仔细打量着这个认识不到十天的新朋友:他高高的个儿,穿着极其普通的蓝布衣服,袖口已经磨出毛边了;脸黑黑的,手也粗糙得不像一个天天坐在教室里的人。
她小心地问杨力:“你……为什么不上学呢?”
杨力的眼皮更低了。他使劲咬着发白的嘴唇,把一双大手搓来搓去,好像手上粘了蜂胶似的。他眼里含着泪花,但他强忍着,坚决不让它流出来。
“对不起,杨力。”翎子知道自己问了不该问的话。
杨力抬起头来,勉强笑了笑,说:“没什么,我得帮我爸取蜜去了。”
四
这天早晨,翎子是被一群蜜蜂唤醒的。
昨晚翎子也没睡好,天快亮的时候,她居然做起梦来,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蜜蜂,在漫天的花蕊上采集花蜜。兴许是蜜采得太多,飞着飞着,翎子觉得自己没劲了,眼看就要掉到地上时,不知从哪里飞来一群蜜蜂,把她托举起来,一同飞向无边的花丛……
翎子起床的时候,妈妈还没有醒。昨晚,妈妈又咳嗽了,一夜没有睡好。
翎子轻轻拉开门,端起木盆朝河边走去。自从妈妈病了以后,翎子每天早晨都要去河边洗衣,挑水,放鸭子……翎子的家是典型的湘西吊脚楼,像一个土蜂窝粘在半山腰上,去河边要下一个长长的坡,一级一级的石板小路扭过来扭过去,蛇一样抵达河边。
对面的山峦还藏在晨曦中,小鸟还在吱吱地说着梦话。河沟里浮着一层烟一样的雾,什么都看不太清楚,只听到河水哗哗啦啦的,在唱一支永远也唱不完的歌。翎子的心情很好,她清清瑶家姑娘特有的嗓子,轻轻唱道:
瑶家姑娘把花爱,我把花名报上来。
正月兰花满山坡,二月李花朵朵白。
三月桃花红似火,四月杜鹃花正开。
……
唱着唱着,歌声戛然而止。
翎子十分惊异地望着河边。绿色荡漾的河滩上,忽然有了一座房子!
翎子每天都要去河边,都没看见房子,怎么一夜之间就长出房子了呢?传说这条河里住着一个善变的妖怪,她能把芭蕉叶变成老婆婆头上的丝帕,能把牛屎变成脸上的黑痣。那座突然出现的房子,是不是河妖变出来的?
翎子把木盆咚地放在石级上,转身匆匆跑回屋里。
“妈妈,妈妈,你快去河边看看吧!”翎子把妈妈摇醒。
妈妈无力地起身下床,揉着胸口问:“河边怎么了?”
翎子也不解释,扶着妈妈就走。下到半坡上,母女俩停住了。她们定定地望着河滩,河滩上真的有座工棚样的小房子,旁边还有好多木箱,围成了一个圈。
“养蜂的。”妈妈的声音有些飘。
“养蜂的?”翎子感到又新奇,又吃惊。
“对,他们是养蜂人。”妈妈吃力地说,“小房子是他们住的地方,那些木箱子,是蜂箱。”
二
河边来了养蜂人!这对翎子来说,真是一件大事。
翎子的家在一个山湾里,方圆几里没有人烟,平常很少有人到这里来,现在,居然来了养蜂的人。翎子还从没见过养蜂哩,他们是怎么养蜂的呢?蜜蜂又是怎样酿蜜的呢?从此,翎子每次去河边,都忍不住要望望那座小房子,望望那些围成一个圈的蜂箱。
一天,翎子出神地望着小房子时,一双眼睛也在望着她。
那是一个男孩。
男孩戴一顶草帽,帽檐上吊着一层纱巾,好像他很害羞,不想让别人看见他的脸。“过来玩玩吧。”是男孩发出的邀请。
翎子不怎么想,就过去了。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香香甜甜的味道,好闻极了。无数的蜜蜂嘤嘤嗡嗡,在空中往来穿梭,飞来飞去。每当蜜蜂飞来,翎子就不停地躲闪。男孩撩起面前的纱巾说:“不用怕,你不伤害它,它不会蜇你的。”男孩撩起纱巾,翎子看清他是一个既英俊又和善的男孩。可翎子还是有些害怕,她跟在男孩身后,男孩到哪儿,她也到哪儿。
男孩把蜂箱盖揭开,里面是一层一层的隔板,隔板上爬满了忙忙碌碌的蜜蜂。翎子问男孩说:“它们是怎么酿蜜的?”
男孩笑了笑,说:“酿蜜的工作是由工蜂完成的。工蜂飞到蜜源植物上,把花的甜汁儿吸进自己的嗉囊,嗉囊装满后再飞回巢里,把甜汁儿吐出来,然后又出去采集。晚上也不休息,它们把白天采的花蜜吸进自己的蜜胃里,慢慢调制,然后吐出来,又吸进去调制,又吐出来……这样反反复复几百次,才能酿成蜜呢。”
男孩说的时候,翎子“哦哦”地应着,仿佛她听懂了,又好像没有懂。
“什么是蜜源植物?”对翎子来说,这都是新鲜词。
男孩说:“就是有甜汁的花儿。”
“那蜜蜂现在采的是什么花?”
男孩指指山坡上一片白花说:“刺桐木花。”
这里有一种树叫刺桐木,春天开花的时候,满山遍野白白的,下了雪一般,只是刺桐木的花期短,二十来天就谢了。如果采完了刺桐木花,怎么办?
“搬家呀。”男孩说。
男孩告诉翎子,他们是从广西来的,他们一年四季追着花儿跑,春天从海南岛开始,那里有荔枝花,有椰子花,然后到湖南、湖北……一直到内蒙古大草原,草原上的荞麦花可多哩。“哪里有花,哪里就是我们的家。”男孩自豪地说。
那不跟草原上的牧民一样么?牧民们逐草而居,他们是逐花而居。
翎子随男孩来到小房子。小房子很简陋,几根木棍搭成一个骨架,上面蒙着一层油毛毡,里面只有几个木箱和桶子,搁着的几块木板上,胡乱铺了一层稻草,那是他们的床。
翎子看见床上有一本初中二年级的语文书,顿时眼睛一亮:“你也上初二?”
男孩惊喜地问:“你上初二?”
“对!我们是同一个年级。”翎子随手拿起课本,见上面写着“杨力”,就问:“你叫杨力?哦,我叫翎子。”
翎子翻着课本,见字里行间做满了各种标记,就问他们学到哪一课了。杨力支支吾吾正要回答,门口忽然闪进一个身影。
杨力说:“我爸来了。”
翎子赶紧叫了声“叔叔”。杨力爸只“唔”了一声,就忙事去了,看都没看翎子一眼。
翎子觉得好没趣,背起猪草篓就走了。
杨力在后面追:“翎子……翎子……”
他爸爸冲出屋子,凶巴巴地喊道:“杨力,你给我回来!”
三
翎子静静地坐在河边,默默望着河水出神。这条清澈的小河从高高的雪峰山流来,日夜不停地翻着浪花,唱着歌儿,款款地注入沅江,流进洞庭湖……它那欢快的样子,一点也不懂得翎子的愁苦。
这几天,妈妈的病又加重了,总是整夜整夜地咳。差不多半年来,妈妈都是这样,几天不吃药,就无休止地咳。翎子好心疼,可是她有什么办法呢?爸爸好久不寄钱回来了。
过完年,爸爸就去广东打工了。本来翎子不想要爸爸去打工,现在国家减免了学费,上学不需要什么钱,但是去年冬天,妈妈病了。医生说妈妈得的是慢性病,得治疗很长时间,得天天吃药。上次爸爸寄来的钱早花光了,前几天翎子给爸爸打电话,爸爸在电话里说,他刚换了新厂,还没发工资。没发工资哪有钱寄回来呢?没有钱,又拿什么去给妈妈买药呢?
如果河妖能变出药来,那该多好啊!翎子把一颗石子投进河里,溅起一片耀眼的水花。
“翎子。”
忽然有人叫她。她回过头来,原来是杨力。
“翎子,那天真对不起!请你不要见怪,我爸他……”
“不,杨力,我没有怪你爸。”
“那你这几天干吗不来玩呢?干吗一个人到河边来发呆呢?”
翎子幽幽地说:“我妈的病又加重了。”
杨力吃惊地问:“你妈病了?什么病?”
“医生说是呼吸道病,我也不懂,就是天天咳嗽,老停不下来。”
杨力“哦”一声,似乎想起了什么,却又没说。
翎子记起那天的事,说:“杨力,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你们到底学到哪一课了?”
杨力立刻耷拉下眼皮:“我……”
“怎么?这个也要保密吗?”翎子有些不高兴了。
杨力急忙说:“不。其实……我现在不上学了,我的课本是自己买的。”
什么!不上学了?翎子仔细打量着这个认识不到十天的新朋友:他高高的个儿,穿着极其普通的蓝布衣服,袖口已经磨出毛边了;脸黑黑的,手也粗糙得不像一个天天坐在教室里的人。
她小心地问杨力:“你……为什么不上学呢?”
杨力的眼皮更低了。他使劲咬着发白的嘴唇,把一双大手搓来搓去,好像手上粘了蜂胶似的。他眼里含着泪花,但他强忍着,坚决不让它流出来。
“对不起,杨力。”翎子知道自己问了不该问的话。
杨力抬起头来,勉强笑了笑,说:“没什么,我得帮我爸取蜜去了。”
四
这天早晨,翎子是被一群蜜蜂唤醒的。
昨晚翎子也没睡好,天快亮的时候,她居然做起梦来,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蜜蜂,在漫天的花蕊上采集花蜜。兴许是蜜采得太多,飞着飞着,翎子觉得自己没劲了,眼看就要掉到地上时,不知从哪里飞来一群蜜蜂,把她托举起来,一同飞向无边的花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