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的美食和红颜知己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d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北的街头巷尾,最不缺的是“川味”红烧牛肉面的招牌。当年,身在台湾的张大千,特别爱用这道菜招待客人。
  张大千的红烧牛肉面
  张大千的红烧牛肉面做法如下:先用素油煎剁碎的辣豆瓣酱;放入两小片姜,葱节子数段;牛肉4斤,切块入锅;花雕酒半斤至一斤;酒酿酌量;花椒10至20颗;擞盐;烧至大滚,再以小火炖,约4小时;煮面;分盘上桌;可佐以芫荽、红辣椒丝炒绿豆芽、盐、糖、醋、胡椒、酱油、辣油。
  张大千很喜欢牛肉,除了这道红烧牛肉面,他还做过一道摩耶生炒牛肉,摩耶是他台北精舍的名字,这道菜最大的特色是,炒出来的牛肉洁白晶亮,与木耳黑白分明。据说,某次有人向画家求秘方,画家说,把牛肉里脊切成薄片,用筛子在水龙头下洗冲20分钟,加少许芡粉调水,然后急火热油与发好的木耳同时下锅,便会有此效果。
  张家的餐桌上出现最多的菜则是四川小吃粉蒸牛肉,这道菜香浓味鲜,里面要放大量豆瓣和花椒,有些人还要放干辣椒面,以增加香辣味。但是张大千不满意普通的干辣椒面,他用的辣椒面一定要自己做,还要专门到牛市口买著名的椒盐锅盔,用锅盔来夹着粉蒸牛肉吃。
  照顾他的李家小姐
  张大千对于美食的热爱,似乎从很久之前就已经形成。早年他在上海时,常常住在浙江宁波富商李薇庄家。一次,他吃了15只大闸蟹,然后又偷跑到街上吃了8个冰激凌球,结果到了晚上肠胃炎发作,上吐下泻。深夜前来照顾他的,是李家的小姐李秋君。
  一个女人在深夜照顾一个男人,是情意的最高体现,所以,当被请来出诊的医生看到李秋君着急的样子,便急忙安慰她说:“太太,不要紧的。小毛病,您请放心。”当然,李秋君并不是张大千的太太。这让张大千很不好意思,第二天病情好转,他急忙向李秋君道歉,李秋君却只是微徽一笑:“医生误会了也难怪,不是太太,谁在床边侍候你?我要解释吧,也难以说得清,反正太太不太太,我们自己明白,也用不着对外人解释。”
  张大千和李秋君的相遇,像极了古代传奇小说里才子与佳人的会面。据说有人买了—幅古画,拿给李秋君看,李秋君端详了一会儿说:“这是假画,不过作画者的天分很高,将来会有大出息。”这个作画者当然就是张大千。李秋君的哥哥李祖韩和张大千是至交好友,常邀张大千到府上做客。张大干看到客厅里挂着一幅署名为欧湘馆主的《荷花图》,一枝残荷,一根秃茎,一池淤泥,飘逸脱俗,让张大千击节称赞:“画界果真是天外有天,看此画技法气势上是一男人,但字体瑰丽,意境脱俗又有女风,果然是好画。”这画,当然是李秋君画的。
  张大千得了糖尿病后
  这样浪漫的会面却没有得到传奇小说般的结果,原因我们已经不得而知,晟大的传闻是说张大干已有妻室,而李秋君不肯为妾。不过,两人确有不同寻常的交情,这些情意茌饭桌上尤其明显。张大干得了糖尿病后,吃的菜都要经过李秋君“鉴定”,她觉得能吃,才会亲自把菜夹到张大千的碟里让他吃。可是张大千最馋甜菜,往往就会与李秋君玩起捉迷藏的游戏。一次宴会,男女分坐,张大千没有与李秋君同席,李秋君在邻席关照他不许乱吃。一会儿,上来一碗撒着桂花末的芋泥甜品。张大干故意大声问李秋君,这道蕖能不能吃。李秋君眼睛近视,错把桂花看成是紫菜屑,以为是咸的,就回答可以吃。张大千就赶紧挖了一大调羹吃。等到李秋君尝到是甜菜,大叫不能吃时,那一大口罩就进了肚,张大千还故意说:“我问了你才吃的。”
  随之而来的是蜚短流长。张大千与李秋君的大哥李祖韩去澡堂泡澡,无意间看到—份小报,上面赫然写着《李秋君软困张大千》的标题,说张大干到了上海,就被李秋君软禁在家里,禁止他参加社会活动,她要独占张大千云云。张大千看了十分不安,对李祖韩说:“小报如此乱写,我怎么好意思见三小姐。”谁知回到李家,李秋君主动把报纸给张大千看,说:“只要我们心底光明、行为正大,别人胡说也损不了我们毫发,不要放在心上。”
  一起过50岁的生日
  张大千与李秋君最绚烂的一刻,奠过于两个人一起过50岁的生日。有心的弟子们为他们合庚了百岁大寿,张大千特意从四川坐飞机去上海给李秋君过生日,卡德路上的大风堂喜气洋洋,客厅里一对盘龙凤红烛,一幅红底洒金笺寿字,金石名家陈巨来为他们刻了一方“百岁千秋”的印章,把两人的名字和合庆百岁的纪念都包含在印章里。当天,两人合绘了《高山流水圖》,就盖上“百岁千秋”的图章,还相约要一起画50幅画互相题款,每张画都用这方印章,凑足100幅,举办一个两人的画展。这当然不曾实现。
  1949年,张大千从东南亚到南美旅居,和李秋君天各一方。他每到一个国家,就要收集一点那里的泥土,然后装在信封里,写上“三妹亲展”。张大干去世后,人们发现有十几个从来没有被打开的信封,都是写给李秋君的,其中—封信这样写着:“三妹,听说你最近缠绵病榻,我心如刀割。人生最大憾事为生不能同衾,死不能同穴。你我虽合写了墓志铭,但究竟死后能否同穴,实在令我心忧。一生曾蒙无数红颜厚爱,然与三妹相比,六宫粉黛无不黯然失色。今日犹记初逢时你一副可爱娇憨模样,铭心刻骨,似在昨日……恨海相隔,正是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尘蜡苔痕梦里情啊!”信中所提及的墓志铭,是指1948年秋李秋君在静安公墓(现在的静安公园)给自己买了一块墓地,张大干写了墓碑“画家李秋君生圹”,经石刻朱红色字立碑。在李秋君墓穴旁边,是张大千给自己买的墓穴,墓碑是李秋君为他写的“张大千之墓”。
  李秋君没有收到这些信,20世纪70年代初,她因病去世,此时,张大千正在举办画展。起初人们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张大千,张大千的夫人徐雯波觉得不好,就告诉了他。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张大千面朝李秋君居住的方向长跪不起,几日几夜不能进食。他亲笔作了一篇《悼秋词》,最悲痛的是末旬:“古无与友朋服丧者,兄将心丧报吾秋君也!呜呼痛矣……”从那以后,张大千一下子就苍老了许多,身边弟子常听他说的—句话是:“三妹一个人啊……”
  邢大军据《婚育与健康》整理
其他文献
乐淘·悦心  程戈  曾经看到网上有一个中国知名书店前十名的排行榜,北京万圣书园、老书虫书吧,重庆西西弗书店,南京先锋书店,上海季风书店,香港三联书店,台湾诚品书店……惭愧,这些书店我一个都没去过。从小到大,进的最多的是新华书店,为了买教辅书、工具书、专业书,尤其是我的中小学生时代,可以说每次进书店都是带着任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直到上了大学,一个人待在六朝古都南京,终于有了些逛书店的感觉。  
期刊
当西方人连拗口的“Ngal倪”都念不清楚的时候,却给了她极高的评价——“色彩斑斓的作品,为她赢得了一个长长的客户名单,《纽约客》、《纽约时报》、《连线》杂志、麦当劳。如此年轻的她,已经获得了包括(纽约)插画师协会两枚金牌在内的一系列奖项……”“能登上福布斯榜单,我也很意外。”小妮子倪传婧一点都不拘谨,爽陕地聊起来。  最想做的是插画  “在香港的话,如果你是一名插画师,生活会比较艰难。很多香港的插
期刊
秦坤用一张纸折出的“螳螂”卖出3万欧元,作品被欧洲多家博物馆收藏。2017年秋季,他还要携带作品远赴欧美、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做巡展。  90后少年,迷上神奇折纸艺术  今年26岁的秦坤是广西桂林人,受心灵手巧的妈妈影响,他小时候就爱玩折纸游戏,看着一张白纸经过折叠瞬间变成小船、板凳、花儿、千纸鹤之类的可爱小玩意儿,他觉得既神奇又有趣,并经常缠着母亲教他玩不同的花样。读初中时,别的同学都看漫画书、
期刊
最近,一本只有184页的“亲民版”《高数笔谈》,让东北大学92岁的退休老教授谢绪恺成了“网红”。每天从罩到晚,打到出版社及老人家里的电话不断。微博上700多条留言,有400多条是求购谢老新书的。出版社加印的图书售罄,各大网上书店也同时挂牌“缺货”。  谢绪恺说:“从1950年我走上学校讲台,到2005年退休,我在大学教书整整55年。作为从一线退休的老教师,偶然翻阅一本高数教材,我感到十分惊诧。”谢
期刊
《汉书·扬雄传上》有云:“八神奔而警跸兮。振殷辚而军装。”颜师古注:“军装。为军戎之饰装也。”我军建军始自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当时这支部队穿的是国民革命军的服装,只是加系红领巾予以区别:湘赣边区的秋收起义部队多着工农服装,佩戴红布袖章。  1928年红军利用战场缴获的几架缝纫机在江西宁冈挑寮村的一座破庙里建立起自己的第一所被装厂,这一时期红军的服装样式是用粗布做成的灰色中山装、八角帽,缀以
期刊
1945年生于北京,祖籍天津。  以大寫意花鸟画享誉画坛,并兼擅山水、书法、篆刻、诗词及西洋绘画等,于戏曲上造诣尤深。  郭石夫先生的花鸟画博综集粹、渊源广大。其画风沉雄朴厚、古雅刚正,磅礴而不染犷悍之习,洒脱而内具坚贞之质。  凡一花片叶、寸草泰石,莫不深合理法,备极情态,实为中国当代大写意花鸟画领域树立一代典范。  郭石夫先生现为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期刊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的人工运河,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400多年以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大禹治水的时代。  一、中国早期运河的开凿  在河南嵩山脚下,有一个汉代的建筑,里面有两个石阙,是汉武帝为纪念大禹而修建的。石阙上的汉画记载了大禹在嵩山治水的故事,据考证,这是现存的有关大禹治水的最早的文物。相传大禹就是从这里开始治水,一路东南而下,来到了水患严重的浙江绍兴。后来,他在绍兴治水多年,最终累死
期刊
老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时代就是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但无论是“曹刘”,还是“孙仲谋”,都不是笑到最后的英雄。  那么谁才是笑到最后的英雄呢?历史已给出了答案,这个人就是司马懿!  司马懿为什么能笑到了最后?能力强?是一定的。他不仅善晓兵机,“静则使人无从察觉,动则令人措手不及”,还很富有治国理政之才,更有识人之明。的确,能力很强。但能力强的又不止
期刊
一部《甘肃土人的婚姻》译稿的产生,可说是费孝通自己也不敢信以为真的传奇。  1909年,比利时圣母圣心会传教士许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甘肃甘北传教区履职。翌年,奉派往西宁传教,在塔尔寺学藏语半年。后叉被派至今青海乐都、民和一带,传教的同时,续学藏语四年。这位神父亦是学者,边传教边做学问。其中国传教生涯延续到1940年代,其系列著述《甘藏边境的土族》三大卷出版于1950年代至1960年代,属于土族研
期刊
一拐进北京报国寺西侧的小星胡同,一个静谧而叉充满了浓郁京味的四合院出现在眼前。这个小院儿,就是京城最小的博物馆——北京空竹博物馆,于2009年5月18日开馆,其占地面积只有200平方米。  推开小院儿金字黑匾下的大红木门,迎面是精致的砖雕影壁,影壁上一个儿童玩空竹的图案栩栩如生。这个图案的原型是雕刻在明永乐剔红婴戏漆盘上的。大门东边的墙壁上还有一幅精美的壁画。据介绍,这幅壁画原本不在展陈名单中,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