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北缘断裂上、下盘油气差异性聚集及成因

来源 :石油勘探与开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shilei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达木盆地南缘昆北地区断裂上盘富集油气,而柴北缘中、浅层油气藏主要赋存于断裂下盘圈闭之中。研究认为,柴北缘滑脱断裂下盘圈闭油气富集的根本原因是:①柴北缘中、浅层滑脱断裂本身不是油源断裂,不能直接向其上盘圈闭提供油气;②柴北缘中、浅层滑脱断裂(带)在垂向上因封闭性不同而具有分带性,即主断裂带封闭性最强,其上、下带封闭能力变差,这是油气沿断裂带下带运移的先决地质条件;③滑脱断裂主断面之下的下带因地质条件的变化,其封闭性由上而下逐渐变好,为滑脱断裂下盘多层油气的聚集提供了遮挡条件。因此,有基底油源断裂沟通的滑脱
其他文献
苏北盆地深度小于1500m的浅层天然气资源丰富,已在新近系盐城组发现周庄气田和溪桥气田,在古近系阜宁组发现刘庄气田.苏北盆地浅层虽然仅局部地区的阜宁组生成来熟-低熟油,但
目前油田使用的定量荧光录井中存在二维发射光谱单一峰值浓度的定量测量范围小、多次稀释增大了人为误差和浪费的问题.利用同步扫描荧光光谱技术,在10^-4g/L至10g/L浓度范围
以客车车身结构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模态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模型进行模态计算,获得了该车车身骨架的频率特征和振型,最后对模态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实例计算表明,模态分析对改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长春岭背斜带发现了大规模的油气田。对于该背斜带的成藏过程,前人认为来自深层的天然气首先占据了构造高部位的储集层,来自上部烃源岩的原油只能聚集于构造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使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
[本刊讯]从中国核工业地质局主办的中国核地质创建60周年座谈会上获悉,从1955年4月2日铀矿地质勘查的专门管理机构——地质部第三局正式成立以来,我国核地质事业实现了从无到
大型坳陷湖盆中存在与海相盆地中陆坡相似的坡折带.根据对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等的综合研究,松辽盆地南部的泉头组四段-姚家组发育两级西部坡折带(套堡-双岗高位坡折带和红岗-
水驱油田开发过程中,原油黏度随含水率升高而增加。目前水驱油藏数值模拟器中简单地将原油黏度看成是压力的一元函数,没有考虑其他因素对原油黏度的影响。为提高模拟精度,在黑油
为提高我国深部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技术水平,为我国深部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提供技术方法支撑,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13年起实施了地质调查项目"深部地热资源勘查技术方法研究",地调局水环中心承担了该项目,并充分发挥物探专业优势,在深部地热资源勘查技术方法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项目研究沿着资料收集和分析与重点区物探方法试验两大脉络,在梳理大量地球物理和岩石物性
作者根据自身的施工实践,介绍了针对大口径钻孔灌注桩发生断桩事故时所采取的即时接桩处理方案,并 简要阐述了心得体会,供各位同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