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模:用心灵吟咏峨山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anl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斯模
  1949年生于四川成都,师从伍瘦梅、李琼久、林旭中、朱常棣等名家,擅长山水画,兼及花鸟与书法。现为四川省美协会员,成都市美协会员,成都市锦水书画院院长。曾应邀参加“海峡两岸书画名家联展”“中日书画作品联展”等大展,并获多项奖项。国画作品《细雨昨夜秋山过》被吴一峰博物馆收藏,《蜀山》系列被日中会馆收藏,《溪山秋雨浓》被陆一夫博物馆收藏。其作品散见于各大艺术报刊,还被国内外友人及爱好者广泛收藏。
  上世纪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大发展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的思想意识在禁锢中得到解放。特别是中国书画界的志士仁人不再万马齐喑而是扬鞭奋蹄,创作出大量赏心悦目的书画新作。画家李斯模的新嘉州山水画作品,也是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的佳作。当时中国画写意山水画的创作在突破传统方面走在了写意花鸟和人物画的前面。画家李斯模以他年轻人的敏锐和聪明才智及勤奋努力使其作品顺应了时代的需要,他也成了山水画创新画家中的佼佼者。
  李斯模先生的新嘉州山水画系列,我说“新”,新在它年代破传统、构思巧妙、画面简捷、笔墨洗练,因为在民间至民国前表现乐山峨眉的山水画作不少,多见乌尤、大佛、岷江及峨眉大相貌的山水。其实嘉州的大峨山由于地理、地貌、气候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它的植被及人文景观的特质。斯模先生善于抓住能表现嘉州特质的冷杉、榕树、高山上的铁皮房等对象,在画面上尽情渲染,而不再着力表现别人画过的山水大貌。比如作品《峨眉道上》,整幅画大半的位置表现峨山的冷杉重重叠叠,错落有致,深深浅浅,远近相衬;右下部崖边一排铁皮屋顶的小房和一弯石板小径相连,游人并排拾阶而行;树千下部数笔水墨一抹,数点浓墨相破,笔墨不多但稳住了画面;树梢上部来几笔淡淡水墨花青,随远山走势扫而过,增强了画面的深远感。画作所表现出的深邃美景让观者轻松愉悦地到峨山深林中游览了一番。从画面上看,画家非常巧妙地抓住地域特点和富有情趣的生活小景,同样表现出生动的大峨山来,同时也说明了斯模先生在立意构图上独具匠心以及他驾驭素材的高妙和表述技法的娴熟。画家其它的作品《榕荫》《江边》《月夜》皆属此美,既另辟蹊径又画得轻松。
  虽然李斯模先生也画三峡等,但是能代表他的还是嘉州峨山的山水画作品,这跟他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工作在乐山分不开的。首先,他有条件和乐山地区的山山水水亲密接触,无处不在的美景深深打动了这位十来岁就开始学习传统中国书画的年轻人。这一时期他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大量写生,收集素材,另外他还有幸结识了嘉州畫派泰斗李琼久先生及其他知名画家,使他受益匪浅。再加上自己的天赋和勤劳造就出了李斯模先生新嘉州山水画的个人风貌。
  李斯模先生不仅以写意山水画见长,写意花鸟画也画得不错,在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书法也别具一格,富有个性。他创作的书法作品能将传统的真、草、隶、篆融为一炉,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也是很有趣的。
  新时代书画界新人层出,确实改变了过去几十年来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沉闷状态。这不仅是书画家们的必然,也是时代的需要,也就是常说的“笔墨当随时代”,李斯模先生即是这个时代弄潮儿中的优秀书画家。
其他文献
袁泽兵   1968生于四川成都。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家,成都工笔画会理事,成都诗婢家画院画家,四川巴蜀书画院画家。   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展览并获奖,作品入编《中国国画百人佳作集》》《四川省诗书画院十周年纪念》《跨世纪著名中国画家作品集》等专著,出版有《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系列.袁泽兵专辑》《青山意不尽.袁泽兵山水画集》《湖光山色.山水绘画教程》《山水小品画法》等专辑。   “
程明刚  祖籍乐山井研。四川当代书法篆刻研究院篆刻家,四川现代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成都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文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成都大学书法教育基地客座教授,成都文殊院空林书画院篆刻家,《西部陶艺》杂志编委,宝墩印社理事,开明印社、西蜀印社会员,現师从于西泠印社理事、四川省书法家协会顾问郭强先生。  篆刻作品曾被《中国篆刻杂志》《书法报》和北京理工大学中国陶瓷印艺术研究中心专题报道
主管单位:四川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四川文学杂志社  罗伟章  LUO WEIZHANG  《四川文学》执行主编。著有长篇小说《饥饿百年》《大河之舞》《太阳底下》《声音史》《谁在敲门》等,中短篇小说集《我们的成长》《奸细》《寂静史》《罗伟章中短篇小说》(5卷),散文随笔集《把时光揭开》《路边书》,长篇非虚构《凉山叙事》。部分作品被译为英、韩、蒙等文字。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寄
一纸清鸢,提笔落墨,书一世真情。一刹流年,花甲前后览厚积薄发。不忘初心,笔耕不止,观其挥毫情真,落字成暖。  走近胡真来先生的花鸟画,犹如置身于一片野芳幽谷之中,那熟悉的一花一鸟不经意间就栖息到了满布尘埃的心灵上,使得人心豁然开朗,纯净无比。在胡真来先生的花鸟作品中,我们窥见的不仅仅只是现实生活的一角,也不只是当时内心的写照,更多的是他把对万物和生活哲学的领悟融汇其中,让人生禅意自然的流露。正是这
“气”的生成与创造,是诸多复杂的原因和层次构建而成,历代优秀、经典的作品,无不是作品意境内核的审美释放和艺术家的精神贯通,从而成为后世学习的程式与范本。因而,以“气”为根,以“气”为本,以“气”为核,是艺术创作,特别是山水画创作中具有独特审美与价值的内涵与标准,是为本质与核心表现所在。  “气”是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中重要的审美范畴之一,对于中国艺术意境的生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山水画创作的核心价
主办单位: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赵安如  ZHAO ANRU  《成都文藝》执行主编。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培训中心副主任,成都市文联副秘书长,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法定代表人),成都大学、市委党校等高校书法客座教授。书法作品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李白纪念馆、美国驻成都领使馆、英国国会上议院和成都市档案馆、成都方志馆、杜甫草堂博物馆、建川博物馆等收
2018年3月17日14:30,由省文联指导,《现代艺术》杂志社主办,省曲协协办的“文艺百家”工程·文艺讲坛第三期在成都会客厅举行。主讲嘉宾叮当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主题为“四川谐剧创作表演中的情与趣”的精彩讲解。  讲坛现场人气爆满,厅内笑声不断,热闹非凡。现场近150名观众中,不仅有谐剧表演艺术家叮当的“粉丝”、叮当的弟子,以及众多谐剧艺术爱好者。著名四川谐剧表演艺术家张廷玉及著名谐剧演员、四川女谐
这是一个特殊的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启动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这组照片只是这场“战役”中涌现出的一大批平凡的人和事的其中之一。  2020年2月5日,成都市新都区稻松农机专業合作社将撒农药的车加入到军屯镇防疫消毒民兵应急分队中去开展义务消毒活动,社长陈稻松每天都亲自上阵,为了加快喷洒车的速度,他还自己动手改装了一辆车。这一行为带动其他合作社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他
大凉山的石头会说话,太阳知道  邛海边的柳,大渡河奔腾的浪花知道  大凉山的石头会说话,月亮知道  泸沽湖的摩梭姑娘,金沙江两岸的阿伙知道  火把燃烧的土地上,刀耕火种的岁月  延续下的生命,能够顶起天空  被酒醉了又醒的土地上,日子一样敞亮  善良的彝人,天菩萨在头顶之上  大凉山的石头会说话,风看见了  那些崖壁上,雕刻的文字图画  是石头说的话,被时光读了千万遍  依旧传说着,祖先的古往今來
无非是下点小雨  一路上遇见的事物都在变绿  无非是祖母住的地方  小草已经高过我们经年累月的思念  烧香只为最朴素的祈祷  燃纸只为了人间最后那缕的炊烟  点烛不过是为了泪水流得更真实  人间四月,也只有在这个时候  把锄草当成是梳头  也只有在这荒无人烟的郊野  才会想起今生还亏欠谁一杯美酒  祖母已经不再是一个词语  也不再是一声声呼唤  她是我手中洁白栀子花编制的花篮  像一枚纽扣,锁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