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感、美感、情感的课堂中培养数感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认识与反思数学课堂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应该受到足够的研究关注。然而,极为抽象的数学知识为学生的理解与深入学习设置了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课堂作用,引导学生增强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与数学素养。
  【关键词】 数学素养;案例导入;师生互动
  数学相比较其他学科的知识灌输,它更强调于逻辑思维与自主思考。这一切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在课堂中不以讲述为主,而以诱发性提示引发学生思考,达到师生互动与自主学习的目的。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述与导入,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达到启发学生,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一、案例导入,让学生更贴切地理解数学
  如何吸引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并在学习过程中使得数学知识易于理解,学生的思维得到开阔发展,案例导入在这些问题上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盲目的案例导入不可取,这种行为不仅延误教学方案,降低教学效率,也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因而我们需要选取贴近生活,与学科密切相关的案例用以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比如,在年月日这一章的教学中,常见的日历与时钟就是很好的教学道具与实际案例,学生在日历与时钟中可以找到他们所需要的现成答案,为思考提供了模板。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这一章节的难度,与此同时,时钟与日历的引入也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还有其他的数学现象?在类似的生活现象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教师也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内容相关丰富教学案例,或者通过具体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如鸡兔同笼问题,就可以根据故事营造,引发学生的独立探究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提升学科知识。
  二、关注数学素养,提升理性认知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提出素质教育的观点。2001年实施基础教育课改革,从三个维度定义学生的全面发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近十年来,数学素养也被中国数学教育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它也在重回人们的视野,唤起数学教育的关注。数学素养是数学价值与数学行为的综合。“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数学学习, 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内化数学文化的成果,最 终在学习者身上体现的一种时代价值,同时能够主动将数学理论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这是郑强教授对数学素养的解读。何小亚分析数学素养的构成要素为: 数学运算、数学推理、数学意识、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性的学习,更多地将素养一词聚焦于数学学习方法与逻辑思维的能力。离不开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思维训练与培养。例如,在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学生在掌握知识后条理清晰地说明公式推导的详细步骤与原因依据,完成知识结构的熟悉与经验的架构。在此基础上,以转化的方式完成推理的关键,才是学习的关键所在。小学生在语言表达与理解方面往往有所欠缺,需要教师规范化,而学生在亲身经历了经验调动,转化提升这一过程,才能对数学有更加清晰的理性认知。
  综上所述,教师在数学课堂中需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具体的案例解析提升学生的数学兴趣,化繁为简,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更加紧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參考文献】
  [1] 刘华德.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运用案例导入教学[J]. 学考试周刊,2016(2).
  [2] 刘晓萍,陈六一.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J]. 课程教学研究,2016(4).
其他文献
新中国成立后的近30年语法规范化的研究与实践,在语法规范标准的确立、语法规范观及其理论研究、个案剖析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其中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匡谬正俗"的模式和方
新媒体时代高校深度辅导工作面临挑战。在探究新媒体对辅导主客体角色嬗变深度影响的基础上,论述辅导主体的角色之困以及辅导客体的角色迷失,并对辅导主体的角色转变提出解决
随着吉林省民办教育的不断发展,民办高校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这些学生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整体素质。作为民办高校来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被作为重点来研究,吉林
在农村初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学生进入初二、初三后自知升学无望,逐渐发展为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有的由于社会或者家庭的不良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学困生总会产生厌学、自卑、消极、抵制、甚至逆反的心理,他们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无心向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要提高学困生的成绩,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只要在教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是学生提升其语言能力与文字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這个阶段如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使其终生受益。因此,为了如何更好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本文会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中国传统的语言教学,学生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性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兴趣度
就业年龄歧视的间接治理方式以高龄劳动者的具体劳动权保障为面向,不处理年龄歧视本身的疑难法律问题,却能够起到间接限制或促进减少年龄歧视的效果,应成为我国目前较为妥当
【摘 要】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课占有重要的地位,有效地开展足球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团队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在小学体育课中进行快乐足球教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呢?  【关键词】 小学体育;快乐足球;开展策略  一、点燃学生足球运动热情  快乐学习理念在新课改中得到积极倡导。学生在快乐学习氛围中身心愉悦,能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陶醉其中,并对该课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融合,使语言文字也兼备了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