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护士离职原因及管理

来源 :护理研究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i00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男护士离职的主要原因,为医院管理者制定相应管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2月—2020年12月主动离职的18名男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导致男护士离职原因主要有职业不被认可、工作环境不满意、发展空间局限。结论:护理管理者应为男护士建立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管理岗位,稳定男护士队伍,减少男护士离职。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基层精神病医院合同制男护士的工作体验,为医院管理层解决基层精神病医院男护士招聘难、离职多的问题提供参考解决方案。方法 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1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对徐州市某二级公立精神病医院6名合同制男护士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七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通过访谈提炼出三个主题:压力(薪酬待遇无法支撑家庭开支、自身安全无法保障)、矛盾(年轻男
期刊
药品仓储管理是保证药品冷链质量最重要的一环,阐述了中国的药品冷链发展现状和国内外药品冷链研究,利用平衡计分卡工具建立了药品冷链仓储质量的评价体系,并据此提出了质量改进提升建议。
期刊
目的 调查精神专科医院男护士工作投入、反刍思维与自我和谐现状,分析其工作投入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1年8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工作投入量表、反刍思维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对北京市某精神专科医院138名男护士进行调查。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男护士工作投入影响因素。结果 精神专科医院男护士工作投入总分为(7
期刊
在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创新型人才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化学学科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是自然科学中众多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在成才过程中举足轻重。只会死记硬背的学生不仅不能掌握基础知识,反而会影响学习化学的兴趣。而拥有主动学习意识、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这些能力需要以良好的化学思维能力为基础,模
学位
儿童作为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其是否具备良好的责任品质不仅关乎自身的成长,也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发展。2016年教育部颁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将“责任担当”确立为当代儿童所必备的品格和能力,进一步推动了责任教育的开展。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是实施儿童责任教育的主路径,作为其载体的教科书无疑蕴含着丰富的责任教育资源。因此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的儿童责任教育要素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运用内
学位
目的 探讨对颈椎病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疼痛程度、中医证候积分、康复的影响。方法 抽选于2021年4月—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98例,按随机掷币法划分组别,即对照组49例、试验组49例,分别接受普通护理干预、中医护理干预。分别于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心理状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
期刊
<正>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机械通气广泛应用于临床抢救危重患者生命,但随之而来也带来一些问题,如机械通气患者大多为经口腔气管插管,不能正常进食,以及炎症、疼痛、创伤等应激状态导致胃肠道缺血,胃肠功能障碍,影响营养吸收,同时应激时处于高分解代谢,营养需要量增加,常常处于负
期刊
目的 调查男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12月~2022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某市四家三甲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男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马氏职业倦怠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单因素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男护士职业倦怠得分平均为62.94±15.32分,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是否对自己收入的满意、上夜班次数、人均月收入
期刊
目的:探讨男护士参与公益志愿服务对提高男护士自我价值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以期为男护士的职业道路发展提供新方法,为护理管理者更好地稳定男护士队伍,促进男护士团队的建设与男性护理事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回顾近年来我院男护士团队组织开展的社会公益志愿服务,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与我院12名男护士面对面交流,通过录音和笔记相结合的方法记录访谈内容,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整合分析,析出并确
期刊
随着都市独居青年数量不断增加,探究他们的消费行为具有重要价值。研究采用深度访谈和收集网络文本资料的途径,应用扎根理论方法分析了中国25位都市独居青年的消费行为,并从微观和宏观视角探讨了独居青年身份建构的历程。研究发现,从微观层面,都市独居青年群体消费行为遵循“认知—动机—符号消费/身份建构”的路径。从宏观层面,独居青年消费行为的形成遵循“解构—反思—重构”的过程。独居青年身份建构历程与符号消费紧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