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优化策略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177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学生是否能够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保证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研究当前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模式提出可行性优化政策,力求提高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教育;优化策略
  引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只有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对于少数大学生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只不过是一门学科,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只不过是为了应付考试,对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不重视,这与当代大学生的发展不相符合。高校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必须要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所以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急需优化。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对一个国家而言信仰是对人的一种思想约束、行为约束。对社会的个体成员来说,信仰能够确定人们的归属感[1]。信仰能够促使人们在生活中去追求真善美,拥有一个良好的行为规范。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信仰具有社会凝聚力和號召力的重要表现功能。在民族遇到困难的时候信仰能够快速集结人力物力资源,帮助国家渡过难关。所以大多数信仰都是劝人向善的,对人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作用。而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更为高尚,最终目标是要求能够实现共产主义。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最离不开的就是人才,而高校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所以通过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三观是非常必要的途径。只有大学生能够对世界和社会具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够更有效的推进社会的整体进步。
  二、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校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不重视,弱化其影响能力。信仰其实是在人们生活中约束人行为的最主要方式[2]。而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不是对于大学生的一种约束,而是要求大学生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信仰来完成自我进步,提高个人素养。但在当前大学教育中,学生更加注重专业学科的教学,学生、教师和学校都并不重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学生只要能够修满学分就算完成任务,所以马克思主义更没有什么信仰可谈。
  同时,部分大学生对现实共产主义并不认可。认为如果想要实现完全共产主义是不可能的[3]。而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伟大目标,想要实现这个伟大目标,必定要经历一段痛苦的过程,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对共产主义马克思信仰的信任,才能够真正完成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
  从高校来说,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很大问题。教师往往采用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学生无法通过教师的教学,提升自我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没有生活代入感,所以也导致无法将马克思主义当成自我的信仰。
  三、优化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策
  首先,认清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摆在首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优化自我教学模式,由于教材对于学生来说已经相对老旧,学生没有生活代入感而导致学生会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枯燥乏味,学生无法提高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当调整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知程度,只有学生先重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才能够真正提高教学有效性。同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些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相关的实例,对学生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生活代入感,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得真知。
  其次,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有效性。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学来说,并不同于理论知识的教育。信仰教育应当主要从感情认同方面入手,效果要远比从课本中的实例进行讲解要强得多。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开放性问题,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学生能够从自身出发,探讨问题则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知程度,同时也可以通过实际角色演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理解知识的具体化。
  结语:在高校中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并不重视,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只不过是为了拿学分的一门公共课,没有将马克思主义教育提升到信仰教育的层面上。所以教师应当先提高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知程度,然后选取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就能遇到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学习的生活代入感。同时采用多手段教学模式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宣传,真正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潘芳芳. 河南省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7.
  [2]李增梅,梁建忠,王星军.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2):96-98.
  [3]唐文玲,陈碧霄.新时代高校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路径选择——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J].邯郸学院学报,2018,28(04):108-111.
  作者简介:
  卢巧,女,江西南昌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余永梅,女,江西南昌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沿用了两千多年的传统教学让学生逐渐缺乏创新思维、独立思考和敢于质疑的能力。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教学走进千家万户,在便捷、个性化网络教学服务的冲击下,传统课堂不再“一枝独秀”。而新兴的由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相结合形成的创新型课堂虽能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但同时它也需要学生有较高的主动学习的意识。面对当前三种尚且不够完善的教学模式以及眼花缭乱的教学资源,在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大学教育
期刊
摘要:多元函数积分是高等数学中的复杂知识点,本文介绍轮换对称的定义并列举若干例子说明了如何利用轮换对称性简化多元函数微分与重积分的计算。  关键词:多元函数;积分;轮换对称性  对称性不仅是数学美的重要特征,在艺术的各种要素中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因而探讨对称性在解题这门艺术中的应用就非常必要。微积分是高等数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某些复杂的微积分计算和证明过程中,特别是涉及三元及三元以上的多元微积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的重要的问题就是有关社会矛盾的一些问题的存在。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解决社会问题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项目,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矛盾的新特点是思想教育对社会问题的影响,而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样地,思想政治教育矛盾也要面对一些社会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跟社会矛盾要一起进步,一起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的创新发展道路,并将问题集中于此,对新时代思想政
期刊
摘要:大学的服务社会功能鼓励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志愿服务已成为重要趋势。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在政府购买服务的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的探索具有深远的意义。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探索基于项目运作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形式、探索推进政府购买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化的途径,有助于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向更优质、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政府购买服务;大学生志愿服务
期刊
摘要:近几年,随着全日制学位项士研究生数量在急剧的增加,在党建工作方面也存在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这也就要求党建工作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因时而变,因势而新,进一步将党建工作与现实的需求相结合,同网络的发展相结合,在基层党建工作、党组织建设、党员的思想教育以及党员积极分子的培养等方面,不断的研究和创新新的手段和模式,利用形式多样的鲜活的模式进行开展党建工作。  关键词:网络时代;研究生;党建工作;教育
期刊
摘要:适应新时期高校体育改革的需要,构建了基于网络传播的高校体育理论课新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学实验,比较研究了传统教学模式与新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教学内容,学生满意度的不同,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比较研究;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一、高校大学生体育理论课程的重要性与研究趋势  大学生体育理论课程是大学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大学课程设置的必修课。依据国家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
期刊
摘要:本项目以《影视剧作》课程的操作进行指导,总结出在工作室模式运营下遇到专业教师师资的缺口问题且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都存在不合理现象,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目前《影视剧作》工作室采取了讲座的形式来指导学生拍摄,同时工作室的很多项目出自这些校外导师的在做项目,因此校外导师根据项目的要求和课程内容相结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影视剧作;工作室;教学改革  本项目以
期刊
摘要:采用文献資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阐释我国大学体育改革的现实诉求,分析我国大学体育改革的阻滞因素。我国大学体育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大学体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多方对大学体育改革认识不足制约了新时代大学体育发展战略的全面实现。从观念与逻辑:多维体育观与新兴教学观的形成;融入与融合:实现“+大学体育”与“大学体育+”大格局;自我完善:现实主体、多方资源、管理机制的重组与建构三个方面提出我国大
期刊
摘要:手绘表现技法是城乡规划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本文立足教学实践,思考了手绘表现在设计类工科中的思考和沟通价值,分析了手绘表现技法与美术类课程、工程制图类课程的差异,提出差异化教学、专题式教学的教学方法思考和实践办法。  关键词:城乡规划学;手绘表现;教学研究与实践  1.教学现状分析  城乡规划手绘表现技法是城乡规划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手绘功底通常与设计能力呈正相关,手绘能力的高低也较大程度上会
期刊
摘要:青年教师是高校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高水平青年教师队伍是摆在每个高校面前的重要议题,本文从分析制定青年教师发展的战略重要性出发,阐述了如何科学制定青年教师发展规划,介绍了青年教师发展管理过程中具体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与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个高校都开启了扩招的政策,学生突然增加那么教师的队伍便会显得比较紧张,为了更好的解决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