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j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把电视机、电脑、书本放在学生的面前,他们大多会先打开电视机或电脑,很少会人选择书本。课余时间,已经很少有学生能静下心来,捧起一本书,细细地品味了。渐渐的,他们对阅读失去兴趣,也会离书本越来越远。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不同学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的要求,对于小学生而言,从一、二年級的不少于5万字,到五、六年级的不少于100万字,可见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是无法满足学生阅读需求量的,更不用说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了。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感受到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的快乐,将阅读转化成一种休闲享受。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主动阅读的内驱力。只有当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的需求。阅读是“无我的回响交流过程”,只有当读者真正地走进书本,才能体会到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真谛。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尽力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能愉快地进行阅读,读他们想读的书,学他们想学的知识。
  1.选择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书籍组织阅读。
  低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我们可为其选择含有半图半字的浅近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等课外书进行阅读。这种类型的课外书可以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直观的图像,让学生能借助图片来进行内容理解,简单易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中年级学生则可多阅读那些文字兼美的叙述性作品和优美诗文。而到了高年级,则可以在中年级的基础上再多选择一些文学作品、科技作品、浅近的议论文、文言文进行阅读。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和生活积累,重要的是运用语文素养和生活积累来读懂作品,享受阅读后的获得收获的快乐。
  2.给予学生自由阅读的空间,让学生自由选择想看的书本。
  阅读需要空间,学生需要自由选择权。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我们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有选择适合自己胃口的读物的权利,这样阅读不仅有助于学生个性化的形成,更有助于学生各方面的知识的摄入。
  3.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除了要多阅读书本以外,更要向学生提供展示自己阅读成果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班队,以讲故事的形式开展课外阅读演讲会、朗读擂台赛,或是将读到的故事用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等形式。
  
  二、教给学生课外阅读方法,培养能力
  
  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爱上读书外,更要让他们学会读书,使他们不仅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会阅读,而且在课外能独立阅读,这样才能读得更好且更有收效。此外,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教会学生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1.勤思考。
  (1)思考文章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当读到优美动听的句子时,我们就应该停下来想一想,这句话好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如果是自己执笔还可以怎样写?读完一篇作品又可停下来想一想,这篇文章写了些什么,读了这篇文章我又学会了什么?
  (2)思考阅读方式
  在阅读时,可以根据不同体裁、不同类型的文章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阅读。若是阅读那些能辅助理解课文内容的书,或是能使人博学多闻,知识性、科学性很强的书,如《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五千年》等,就应该精读,读书时要聚精会神,深入钻研,对书本中的精华部分要进行分析和理解。若是阅读一般的网站、报纸、杂志等这类有利于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的读物。一般只需略读,即看看大标题或选择重点进行阅读,了解大意就可以了。
  2.勤动笔。
  (1)摘抄内容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看千遍不如手做一遍。”我们应提倡学生多做读书笔记,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外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每个学生可以准备一个“采蜜集”,阅读时每当发现精彩内容、优美语句、成语或名言警句,就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到“采蜜集”里。
  (2)标记号
  读书时,我们应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需要,在自己的书上多作不同的记号。例如遇到有疑问的地方打上“?”,有机会可以向教师或父母询问解答。若读到精彩的语段或词语时可以用“______”划出,之后再将其摘抄到自己的“采蜜集”里。
  3.勤诵读。
  除了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做好“采蜜集”的摘抄外,还要把摘抄下来的内容搬进头脑“贮存库”里,勤诵读,这样才能将别人的东西化为自己的东西。日积月累,头脑里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当需要运用时,就可以信手拈来了。
  
  三、搭建课外阅读交流平台,发展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当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时,一定会有自己独到体会和见解。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进行阅读交流,将自己的独到见解与大家一同分享。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进行课外补充阅读,再在此基础上举办一些阅读交流比赛。例如学习了语文书第8册中的《三顾茅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课后阅读名著《三国演义》,多了解一些三国故事,举办一个“三国故事交流会”,让学生将看到的一些小故事讲给同学听。又如学了植物之类的常识性课文后,可以进行“一分钟知识竞赛”;学了童话或寓言故事之类的课文后,开展“讲故事比赛”。
  针对学生阅读的不同内容,还可以开展“书报信息交流会”,介绍从课外书报中获得的科技发明信息或国内外新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手抄报的制作比赛,看谁的内容最丰富、形式最新颖,并将一些好的作品在教室的学习栏中展出。
  开展这些交流活动,既能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又能活跃他们的课余生活,还能促使学生在智力训练中提高自我,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记忆效果。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广泛的课外阅读,能使求知的人从中获知,使无知的人变得有知。因此,在小学阶段,我们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使学生增强对知识的渴求,进而达到“博采”“长才”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在分析了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基础之上,结合高等数学的课程性质,探讨了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种技巧。  关键词: 独立学院 高等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技巧    独立学院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办学模式,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本科高级专门人才”,而高等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不仅直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要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
保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这是与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谐旅游社区建设等内容密切相关。影响世界自然遗产地
总结朱子文治疗泄泻的经验特色.认为泄泻“湿不单见,脾不独虚”,其证候寒热交织,正虚邪恋,治疗上注重判别泄泻之邪正虚实,或涩或利,活法应用.认为急性泄泻不可骤用补涩,当祛
面试已成为人员招募必不可少的环节。很多面试官都发现,一些在面试中很能讲的应聘者,在录用后,实际工作绩效并没有如当初预期那么出色。我们在文献中也发现,在面试中应聘者叙述的
人力资源的一项核心任务是组织建设。一个快速发展的企业尤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和优秀的人才。而人才的获取只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从外界直接获取,也就是通过外部招聘的方式获
投资作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毋庸置疑,投资始终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扮演着助推剂的角色,源源不断为中国发展提供动力。在以价值为核心的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