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腹腔镜非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腹腔镜非胃肠手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方法

择期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管探查术、腹腔镜卵巢病损切除术的患者267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C组,n=147)和TEAS组(n=120)。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开始至手术结束,TEAS组选取双侧足三里和合谷穴,采用疏密波,频率15~20 Hz进行电刺激,刺激强度为患者可耐受的最大强度。2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记录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记录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和腹胀的发生情况;术后行胃肠功能中医症状量化评分表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于术前30 min和术后12 h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

结果

与C组比较,TEAS组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缩短,术后恶心呕吐和腹胀发生率降低,术后胃肠功能中医症状量化评分表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降低,术后12 h时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升高(P<0.05)。

结论

TEAS可促进腹腔镜非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其他文献
创面愈合是一个高度有序的涉及多种细胞、体液和分子的生物学过程,任何环节的障碍都可以引起创面愈合不良以至于形成慢性创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过氧化氢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贯穿创面愈合全过程。本文通过回顾过氧化氢的研究历程,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促进创面愈合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对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国际麻醉研究学会以及中华医学会主办的麻醉学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著所采用的研究设计类型进行对比分析,提示我国应注重开展麻醉学临床研究。从理论上的因果论证强度来讲,随机对照试验是最佳研究设计类型,但如果不能充分理解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与实施的关键要素及其优缺点,以及国际范围内对随机对照试验透明性的要求,将会影响其在麻醉学领域的合理应用。此外,"Anesthesiology"与"Anest
目的评价氢气对病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择期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病人110例,年龄45~75岁,体重指数18~23 kg/m2,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55):氢气组(H组)和对照组(C组)。H组于麻醉前吸入66.7%氢气60 min;C组病人吸入33.3%氧气60 min。于单肺通气前5 min(T0)和单肺通气1 h(T1)时抽取桡动脉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