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之杂谈——走进不同国家的“雨文化”

来源 :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zway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不会一直下,但一直有雨。
  “如果和老外聊天找不到话题,那就谈论天气吧!”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的确,在国外,人们见面时最普遍的话题莫过于谈论天气。有调查显示,94%的英国人在接受采访时的过去6小时内就曾与人聊天气。另一项英国媒体的调查指出,每个英国人平均一生中大约花4个月在谈论天气。
  为什么外国人如此爱聊天气呢?首先,他们非常重视个人空间、隐私的保护,寻找一个安全的、不侵犯他人隐私的话题就至关重要。英国人类学家Kate Fox曾对此做过一项研究,结论指出,聊天气有助于突破社会抑制的障碍,让人顺利开启话题。因此,谈论天气慢慢变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谈话内容。其次,变化多端的天气形态让人们对于天气总有话题可聊。以英国为例,其地理位置位于各种不同气团的交汇处,这就使得英国成为了少有的几个天气多变的国家之一,时而晴,时而雨,时而阴,时而云。针对英国多变的天气,美国著名作家马克· 吐温曾说:“如果你不喜欢英国现在的天气,那就等5分钟吧。”
  不仅是英国,大部分欧洲地区都以天气变化快、多雨为气候特点。被誉为欧洲文化之都的卑尔根(Bergen)是挪威著名旅游城市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雨城”。据统计,卑尔根每年有300多个下雨天,年平均降雨量最高达2578毫米,24小时最高的降雨量为192.2毫米。在卑尔根的街上,最常见的是“雨伞发售机”,商店里卖得最多的也是各式雨衣、雨鞋等雨具。在卑尔根有个笑话,如果游客问当地一名男孩何时会停雨,男孩则会答:“不知道,我目前只活了12岁。”言下之意就是还没看到雨停的那天。
  如果说卑尔根全年都在雨季中,那么西班牙则在冬天雨水连绵。由于大部分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西班牙几乎全年的雨水主要集中在1月,并且西班牙不会像热带那样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绵绵细雨一般会至少持续半天。
  “打伞”文化
  在雨季,雨伞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同时,雨伞也被作为英国人宣扬绅士风度和浪漫情怀的用具。在英国,相传雨伞的发明起源于丹尼尔·迪福所著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因船只受损而流落荒岛的鲁滨逊,用树叶做成了可以遮风挡雨的伞状物。因此,英国最早的雨伞也被称为“鲁滨逊之伞”。
  起初,打伞在英国饱受非议,保守的英国人认为“上天降雨是为了让人淋湿”。不少英国的达官显宦也将雨伞认作是穷人的遮蔽工具,而乘坐马车才是高贵身份的象征。直至19世纪初,据传说,英国著名将领威灵顿公爵上战场时都曾打伞,而维多利亚女王也曾几次将工艺精良、装饰华贵的雨伞作为外交礼品,雨伞才开始在英国流行起来。到了工业革命时期,优雅的英国绅士为了在雨天保持高雅的仪态,便逐渐形成了出门携带黑色长柄雨伞的习惯。
  由于天气变换实在莫测,艳阳天、暴雨模式几乎是随时任意切换,加之频繁出现的大风天气,现在的英国年轻人已经没有了雨天打傘的习惯,他们更愿意选择戴帽子的卫衣或具备防雨性能的外套来抵御雨水。
  相较于英国绅士,对雨天打伞更为执着的当属非常注重礼节,怕给别人添麻烦的日本人。属于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日本,也是一个多雨的国家。其雨量丰富到一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日子都在降雨,并且在5月底至7月中旬还会有持续将近一个月的梅雨季。
  在日语中,有“湿老鼠”“落汤鸡”这样的说法,在日本人看来,被淋湿不但自己不舒服,还会让人看起来很悲惨,同时也会给周围人造成麻烦。所以,在雨季日常出门携带一把透明的长柄雨伞几乎是每个日本人的“标配”。之所以透明伞居多,是因为透明雨伞的价格更加便宜,并且在撑伞行走时便于观察路况。另外,喜好时尚的日本人认为透明雨伞更易搭配不同风格的着装。很多日本女性也对雨伞的时尚属性青睐有加,喜欢收集做工精美的雨伞,据统计,在日本雨伞的销量每年可达到1.3亿把。
  同英国的年轻人一样,美国人在雨天也不愿意撑伞,即便是在一年当中有150天都在下雨的西雅图,卖雨伞的实体店也非常少。对于西雅图这样像雾一样的绵绵细雨,人们认为不需要特别准备什么,直接忽略就好。而居住在高楼林立、人潮拥挤的纽约人不爱打伞的理由更多是怕麻烦。在纽约拥挤的街头打伞,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当人们穿梭在高楼林立的街头,不时就要将雨伞开开关关,还需要时刻注意避让他人,远不如直接依靠防水户外衣或连帽外套来得方 便。
  不同国家在雨天有哪些习俗?
  中国:尝鲜无不道春笋
  时令美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成熟于雨水时节的春笋便是新一年雨季之初的美食之一。成熟的春笋笋体肥厚,鲜香滑嫩,营养丰富。根据做法不同风味也各异,不论如何烹调,皆能成佳肴。地方名菜春笋均占一席之地,如苏菜的“春笋白拌鸡”,浙菜的“南肉春笋”“油焖春笋”。
  韩国:下雨天得吃葱饼
  韩国人在下雨天最先想到的就是各种“饼”以及米酒了。相传,在农耕时代,当人们遇到下雨的天气时便不能出去劳作。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人们便想到用最为普通的食材——大葱和面粉做成简单的煎饼吃,并搭配每家每户都会酿造的米酒。久而久之,到了下雨天韩国人就会吃葱饼搭配米酒,也就逐渐形成了雨天葱饼配米酒的传统。
  日本:拉面和下雨天更配
  拉面是日本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据日本一项调查,60%的人每周至少吃一次以上拉面。爱吃拉面的日本人对拉面自然有着不少的研究,有日本人表示,雨天吃拉面更加美味。对此,专家给出的解释是,面汤中美味的成分如果超过95℃就会流失。雨天因为气压低,沸点变低,汤热的温度就会下降。因此,拉面中美味的成分便不会流失。
  不同的雨在英文中如何表达?
  古往今来,中国的文人墨客笔下有不少关于雨的诗句。在英语中,关于雨的说法同样格外丰富。有人曾统计,在英文中关于雨的说法大概有几百种。
  在中文中,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样的诗句形容毛毛细雨,而在英语中通常用“slight rain”“gentlerain”“soft rain”来表示毛毛雨。例如“Like soft rain falling, I have loved you from the start.”(正如微落的细雨,从一开始我已经爱上了你。)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是古代诗词中形容小雨的诗句,而英文对于小雨的形容词主要为“light”“little ”。例如“Open the window, rushing toward us is a light rain started falling day. ”(推开窗,扑面而来的是一个细雨霏霏的日子。)另外,在英文俚语中形容倾盆大雨通常说“It rained cats and dogs”,所以对于小雨,也有人打趣地说“It rained puppies and kittens”。
  形容骤雨,中文有“江声连骤雨,日气抱残虹”。在英文中,多用“shower”“a sharp rain”来形容。例如“light rain shower”(小阵雨),“cloudy with occasional showers”(阴天伴有雷阵雨)。
  宋代的陆游曾用“风怒欲掀屋,雨来如决堤”来形容暴雨袭来像江水决堤那样迅猛。在英语中,则通常用“heavy rain”“hard rain”形容雨量大、雨势湍急。另外,在口语中“It rained cats and dogs”以及“It’s really coming down out there”也都是用来描述大暴雨的语句。
  还有一种自然现象我们称作“太阳雨”,刘禹锡所作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正是对此现象的描述。在英语中则通常用“sunny rain”来直白地形容,也会用“monkey’s wedding”来表达太阳和下雨同时存在的现象,例如“Look! It’s a monkey’s wedding!”(看!下太阳雨了!)
其他文献
目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具有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多元素同时测定等优点,本实验研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原料药(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中主要含有的6种有害元素含量测试。方法:采用硝酸加高氯酸的混酸体系进行前处理消解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其中可能含有的6种有害元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该方法的相关系数均为0.999以上。利用该检测方法,回收率指标良好,达到94.65%-100.80%之间。方法检出限在2.63-35.5(μg·g-1)之间,6种有害元素的精密度实验RSD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主流媒体是传播者,更是践行者,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要在实践中锤炼本领,不断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服务于主流意识形态,这是主流媒体的立身之本。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当下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新的媒介环境、舆论生态中体现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力、创造力,以主流、权威的内容,以有效、有力的方式,牢牢掌握全媒体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
一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没有断流的文明史,但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顽强抗争的历史。中国的近代史与西方国家的近代史是不同步的。从中国史角度,近代是1840—1919年,现代是1919—1949年,当代是1949年至今。从世界史角度,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世界现代史是20世纪初至今,一般把俄国十月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作为世界现代
研究2450 MHz频率下,离体猪肝、猪肺和猪心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采用开端同轴线法测量三种生物组织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电导率,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拟合介电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组织温度从20℃升高到80℃,猪肝、猪肺和猪心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电导率均随之降低。并据此建立了猪肝、猪肺和猪心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电导率模型,以反映生物组织介电特性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热消融温度场参数设置提供参考。
对工作场所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SiO2)的测定方法进行改进,并予以探讨。采集呼吸带高度沉降尘,经干燥、冷却,称取0.1000-0.2000 g粉尘样品于100 mL锥形瓶中,加85%磷酸,在可调电阻炉上加热。利用加热浓磷酸的酸性、配位性,溶解碳酸盐、金属氧化物及硅酸盐矿物等,使其转变为二氧化碳、可溶性金属盐类等。进一步加热至240土5℃,磷酸转化成焦磷酸,使难溶硅酸盐进一步变为磷硅杂多酸完全溶解。热蒸馏水稀释,趁热过滤分离、灼烧并称量。运用磷酸法对实际样品和实验室盲样测定,都能有效提
9月,开学季拉开帷幕。海外多国的高校发布通知,秋季学期恢复正常线下教学,意味着留学生们在经历了一年多的“云留学”之后,終于能够重返校园,开启全新的求学旅程。然而,全球疫情的蔓延之势并未止息,也为他们出国返校之路带来了困难与隐患。  日前,“浦东机场留学生排千人长队”的消息在社交网络引发热议。据报道,自8月1日起,美国放开了留学生赴美限制,持有F-1/M-1签证的学生将不再受“赴美禁令”的影响,可直
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制作手办的材料也变得多种多样,粘土以价格实惠、色号丰富、塑性稳定等优势,成为快消轻质手办的常用质料。分析超轻粘土在轻质手办市场中的四大消费形式,总结每种消费形式对粘土的质化要求,为超轻粘土生产企业能有针对性生产符合特定手办受众的商业产品提供了参考指标。
结识陶祖莱先生21载,惊闻其去世的消息,我们悲痛莫名。历历往事浮现脑海,汇成文字,以为纪念。2000年一个冬天的下午,经原国家药监局王澍仁处长的介绍,我们结识了时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的俞梦孙院士和副理事长的陶祖莱先生。当时,我们刚研制出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海扶刀),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准入批复(1999年),我们希望向国内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顶级专家汇报,更希望得到指导。
通过对梅兰竹菊四君子图案的发展历程、创作方法等的调研,总结了梅、兰、竹、菊各自的特色,通过形态创新变化设计融合时尚元素并应用到服装设计中。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冠疫情对教学的影响,在线教学成为一种主流教学手段。《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如何针对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线进行分层教学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使用超星学习通+QQ群,根据对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学情调查结果,进行合理分组,在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上实施分层管理来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