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式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对照探讨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gl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方式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3月50例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行全身麻醉+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单纯行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h、12h、18h、24h疼痛情况,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做好统计处理。结果: 两组术后6h、12h、18h、24h疼痛程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明显低于对照组(4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为患者实施胃癌根治术过程中,全身麻醉联合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方法的效果更为显著,且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此更具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全身麻醉;硬脊膜外阻滞麻醉;胃癌根治术;疼痛程度
  权威文献研究显示,不同麻醉方法下对胃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其术后产生的疼痛程度明显不同。为验证此种结论,本研究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3月50例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讨单纯行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方法后,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现将研究结果做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3月5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50例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8.1±5.2)岁。根据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胃癌根治手术相关标准[1-2],且均知情同意。其中,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68.7±5.3)岁,合并冠心病2例,糖尿病4例,高血压7例。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67.2±5.3)岁,合并冠心病3例,糖尿病3例,高血压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合并症状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实施胃癌根治术,按照每1kg体重0.02mg药量为患者肌肉注射阿托品,并按照每1kg体重2mg药量为患者肌肉注射鲁米那钠。同时,按照每1kg体重0.5mg、1.5mg、0.3mg分别静脉滴注罗库溴铵、异丙酚、舒芬太尼,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硬脊膜外阻滞麻醉,麻醉诱导前要对患者第8、第9段胸椎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注入4mL利多卡因(1.5%),观察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后,继续注入8mL利多卡因。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按照每小时5mL药量,给予患者罗哌卡因(0.25%),直至手术结束。
  1.3指标观察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h、12h、18h、24h疼痛情况,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做好统计处理。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法[3]对患者疼痛程度做出评价,其中“0”表示无痛苦,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表示重度疼痛。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到SPSS 18.0统计软件中,数据均采用%表示,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当P<0.05时,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术后6h、12h、24h疼痛程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2.2不良反应比较
  术后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恶心症状,2例患者感到头晕,1例患者出现过度镇静情况。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恶心症状,4例患者感到头晕,2例患者出现过度镇静情况。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4/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10/25),两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胃癌属于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且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别。权威资料统计表明,胃癌在我国各类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首位,中老年人是此病多发人群[4]。现阶段,临床治疗胃癌主要依靠外科手术方法,术后患者可出现疼痛。疼痛受到心理、生理、环境、社会等因素影响,是一种特殊的主观内在感受,也是临床上用来衡量生命体征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判定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为胃癌患者开展手术治疗时需要进行有效麻醉,但是临床麻醉效果常常会受到患者年龄、饮食习惯、基础疾病、并发症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具有较高风险。为此,根据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在为胃癌患者开展手术治疗时,麻醉处理要做好以下几点:(1)术前评估:为将麻醉处理过程中可能对对患者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应充分评估患者实际病情,综合分析患者耐受性,采取合理的麻醉方式;(2)严密监护:多数胃癌患者年龄均较大,自身合并基础疾病,因此对其实施麻醉处理存在一定特殊性。手术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护,发现问题后及时进行对症处理;(3)麻醉用药量:针对年龄较大患者来说,由于其脊髓神经系统出现退行性变化,神经元数量比青壮年要少很多,少量麻醉药物即可达到满意麻醉效果,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少用麻醉药物,避免初出现镇静过度现象;(4)兼顾病史: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针对无法耐受麻醉诱导或对麻醉处理存在恐惧的患者,要向患者进行详细解释,帮助患者缓解紧张和不安情绪。同时,针对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因此应加强监护力度,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提高临床麻醉安全性。
  权威文献报道,不同麻醉方式进行胃癌根治术治疗,其术后疼痛程度不尽相同。全身麻醉子啊临床中比较常见,但用药剂量比较大,手术过程中易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而硬膜外麻醉可对脊髓刺激传导进行阻断,进一步减少机体应激反应程度,且具有用量少、苏醒快等优势。将两种方法结合,可最大程度发挥麻醉效果,并减少术后疼痛。本研究对照组观察组单纯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行全身麻醉+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方法。结果显示:两组术后6h、12h、18h、24h疼痛程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明显低于对照组(40%),两组差异显著(P<0.05)。
  本研究结果与权威文献报道结果相符[5-6],不仅说明我院在对胃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麻醉方法符合患者实际情况,因此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也说明两种麻醉方法均能有效对患者进行麻醉,为手术治疗提供方便。但是,全身麻醉方法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显著大于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提示在情况允许条件下,应为胃癌患者实施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充分减少术后疼痛程度。
  总而言之,在为患者实施胃癌根治术过程中,全身麻醉+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效果更加明显,且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此更具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为将两种麻醉方式可能对老年患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应充分评估胃癌患者实际病情,综合分析患者耐受性,采取全身麻醉和硬膜麻醉方式
  参考文献:
  [1]马沛.比较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预后与生存率[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14(13):1154-1156.
  [2]李桂超,章真,马学军,俞晓立,蔡钢,胡伟刚.胃癌根治术后局部或区域性复发部位规律及复发后放疗疗效在确定术后放疗靶区中的意[J].肿瘤,2012,10(26):169-171.
  [3]尹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创伤应激、免疫功能及微转移影响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05(01):288-289.
  [4]贺丙华.不同麻醉方式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比较[J].临床医学工程,2015,17(19):479-480.
  [5]余定华,黄喜才,饶剑峰.不同麻醉方式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的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2014,26(14):1126-1128.
  [6]阿布力克木·艾买提, 亚里坤·亚森,希尔娜衣·艾孜买提.不同麻醉方式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的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3(17):2946-294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了解灵川县农村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有效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灵川县4个乡镇确诊的16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资料、治疗情况及治疗依从性;以单因素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的因素。结果:160例肺结核患者中,依从性较好的有98例,61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上应用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对瘢痕子宫中晚期妊娠的孕妇进行引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住院并要求终止妊娠的瘢痕子宫中晚期妊娠患者7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进行引产,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进行引产,观察两组引产的成功率、效果、不良反应以及引产后并发症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蓝氧联合药物和药物治疗女性生殖道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2年1月-2014年12月来本站门诊,放(取)宫内节育器前检查或(妇科)普查普治中发现的各种生殖道炎症患者,随机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妇科蓝氧治疗仪和药物治疗(陕西金正科科技有限公司JZ-200型),臭氧浓度12-15mg,7-9min/次,5-7d为1疗程。观察各组患者的治愈率,显效率,病原微生物阴性率及患者的不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我州某职业技术学近二年中、高职入学新生的视力现状,为开展学习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2014年二年新入学中、高职学生5857人进行健康体检,采用国家标准对数视力表,常规对两眼分别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视力不良发生率。5857人中视力不良2305人,视力不良率39.35%,其中高职学生视力不良人数1634人,占46.85%;中职学生视力不良
期刊
摘要: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受到关注的热点之一是免疫治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大量基础与临床的研究结果表明,恰当的免疫化疗能够取得较单一疗法更优的抗肿瘤效果,超越了以往认为化疗对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免疫治疗与化疗难以一起应用的传统观念。免疫化疗具有协同抗肿瘤效果的机制是多方面的,化疗可通过增强肿瘤细胞免疫原性、去除免疫抑制以及调节免疫应答反应等方式增强免疫治疗效果;另外,免疫治疗能够逆转肿瘤细胞的化疗
期刊
摘要:目的 :了解CyclinD1蛋白在哈萨克族及汉族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情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民族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yclinD1的表达。结果: 1、CyclinD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50.4%)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20%)(P0.05)。3、CyclinD1在哈萨克族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65%)高于汉族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的阳性
期刊
摘要:观察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 选择有引产指征无宫缩的单胎足月妊娠孕妇160例,随机分为2组:米索前列醇组80例,缩宫素组80例,分别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置于阴道后穹窿,及缩宫素静滴引产。结果 :米索组及对照组引产成功率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尤其是用药后宫颈评分及第一次用药至宫口扩张2cm时间、引产有效率及分娩成功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化疗方案对肿瘤患者的血糖影响及相关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肿瘤患者100例,通过对病情案例的系统回顾对其应用化疗前后的血糖变化结果进行比较并记录,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第1个周期化疗结束后血糖与空腹胰岛素值均显著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糖耐量减低甚至引发2型糖
期刊
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强直性脊柱炎的的早期影像学特征,相应的诊断方法与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 利用内蒙古通辽市医院影像科于2007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100例影像资料。这100例患者都进行了DR检查,同时还对40例患者进行了CT检查,此外还有11例患者的骶髂关节进行了MR检查。结果 :首先,DR平片的检查结果显示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此外还包括肋椎、踝、膝、肩和髋等其它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宁波市区幼教人员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为有效开展幼教人员营养健康教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宁波市老三区六所幼儿园217名幼教人员,进行营养KAP现状调查。结果:调查对象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及格率分别为83.17%、87.63%、79.95%。年龄>40岁的幼教人员营养态度评分和知信行总分更低,但营养行为评分更高,初中及以下的幼教人员营养知信行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