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早期诊治研究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8251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支气管扩张症(支扩症)严重程度(FACED)评分评价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对支扩症患者的病情影响及早期诊治。

方法

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符合入选条件的稳定期支扩症患者60例,分为单纯支扩症组(32例)和支扩症合并慢阻肺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胸部高分辨CT(HRCT),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FENO)及FACED评分,并探讨支扩症合并慢阻肺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50 μg/250 μg)治疗半年后以上各指标的变化。

结果

支扩症合并慢阻肺组FACED评分、FENO水平明显高于单纯支扩症组[(4.82 ± 0.91)分比(2.88 ± 0.83)分、(39.04 ± 9.57)nmol/L比(28.66 ± 6.12)n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支扩症合并慢阻肺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明显低于单纯支扩症组[(61.36 ± 5.23)%比(71.28 ± 6.67)%、(61.57 ± 7.60)%,比(72.84 ± 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扩症合并慢阻肺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半年后FACED评分、FEV1%Pred、FVC%Pred、FENO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FEV1%Pred与FACED评分呈负相关(r=-0.802、-0.618,P<0.05)。治疗前后FENO水平与FACED评分呈正相关(r=0.728、0.586,P<0.05)。

结论

与单纯支扩症相比,合并慢阻肺的支扩症患者病情更严重;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扩症合并慢阻肺患者有效。

其他文献
目的从围手术期患者全身应激及机体免疫功能变化角度评估软性输尿管镜同期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行软性输尿管镜碎石术(FURL)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FURL同期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组(A组,29例)和FURL治疗单侧上尿路结石组(B组,31例)。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1、3、5 d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肾上腺素
1例30岁男性患者因普通感冒在当地诊所给予赖氨匹林0.9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头孢曲松4.0 g+地塞米松5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清开灵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2 d。停药第3天,患者双手出现多处红疹伴瘙痒。次日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 ℃。随后几天,皮疹逐渐增多,蔓延至全身,并出现疱疹。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
目的评价颈枕融合术治疗颅颈交界区(CVJ)畸形合并寰枢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9例CVJ畸形合并寰枢椎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颈枕融合术治疗。术前和术后7 d分别测量寰齿间距(ADI)、齿状突与钱氏线距离、延髓脊髓角(CMA)对寰枢椎水平脱位、垂直移位、脊髓受压情况进行评估,并以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疗效。结果手术时间109~214(148
期刊
1例18岁男性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麻木、乏力,3周后症状加重至手不能持物,书写和站立、行走困难、易摔倒。实验室检查示红细胞平均体积104 fl,同型半胱氨酸89.1 μmol/L,维生素B12 76 pmol/mL,叶酸14.9 nmol/L;MRI检查可见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影像特征;神经传导速度、动作电位和肌电图检查均显示神经受损表现;诊断为中毒性脊髓病、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周围神经病。为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