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硬脑膜—动脉—颞肌血管融合术治疗出血型烟雾病的手术配合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jaljgj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观察记录我院收治的4名出血型烟雾病患者在进行脑-硬脑膜-动脉-颞肌血管融合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手术配合。脑-硬脑膜-动脉-颞肌血管融合术对出血型烟雾病的手术配合包括:术前的准备工作,术中的手术配合以及术后的患者恢复期间的护理等。完善的手术配合为成功的手术操作以及患者恢复过程提供的先决条件,是整个手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有严谨的手术操作,而且要做好完善的手术配合工作。
  【关键词】出血型烟雾病;脑-硬脑膜-动脉-颞肌血管融合术;手术配合。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229-02
  烟雾病是闭塞性脑血管病,可能与变态反应性脑血管炎有关,蛛网膜下腔或脑实质出血称之为出血型烟雾病[1]。烟雾病一般的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治疗,脑-硬脑膜-动脉-颞肌血管融合术简单易行是治疗烟雾病的一种常用手术治疗方案[2]。我院记录总结了脑-硬脑膜-动脉-颞肌血管融合术治疗出血型烟雾病的手术配合,现将手术配合过程报道如下:
  1.手术方法
  手术采用改良翼点入路,为增加手术的可操作性切口要后延并保护颞浅动脉包入后支,分离出颞浅动脉主干。分离时为了不损伤血管不可使用电刀。分离出脑膜中的动脉,以脑膜中动脉主干和分支走行为依据,放射状剪开硬脑膜,先止血再反折铺平;选择大脑中动脉的角回支以及额顶升支为受体动脉,分离出来的颞浅动脉与受体血管行端侧吻合,将脑沟处蛛网膜剪开,并反转脑膜中動脉主干和分支线状硬脑膜瓣在骨窗缘处缝合并固定。将硬脑膜反转处和颞肌边缘缝合固定;将骨瓣复位固定,原则是骨瓣挤压不到下部的颞浅动脉,使脑组织不受挤压;然后缝合头皮。
  2 配合方法
  配合方法包括术前配合,术中配合和术后配合三部分:
  2.1术前配合包括环境准备、患者术前的准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工作以及医护人员的准备工作。具体配合如下一一介绍:
  2.1.1环境准备 控制好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并做好消毒杀菌工作保证良好的手术环境,是手术成功的前提;
  2.1.2患者术前的准备 主要要做到以下点:1)患者在住院前期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高营养的食物为主,用以提高患者自身的抵抗能力同时为术后恢复做好准备工作,并要戒烟戒酒;2)家属要帮助患者做好在床上进行大小便的训练,以免术后不习惯造成便秘等不良后果;同时要做到激励患者深呼吸、咳嗽以及咳痰的训练做好术后恢复的准备工作;3)可以适当给患者按医生要求使用尼莫地平等减少血管痉挛的药物,同时可以治疗出血型烟雾病患者存在的脑血管痉挛和有效的预防手术后出现血管痉挛的可能;4)手术前1d根据手术安排做好禁食禁水的准备工作,以免造成麻醉后呕吐引起的误吸危险;手术当天清晨指导患者进行排空大小便的工作,术前半小时将患者头发清除病用肥皂和热水清洗同时用酒精进行消毒工作;
  2.1.3患者心理疏导 头部手术治疗很可能引起患者和家属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再加之患者和家属对于病症和手术知识了解甚少,会造成患者和家属的不良情绪,作为医护人员要做好相关疾病的正确讲解让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本身做到正确的了解的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良好的心理准备对手术成功的影响的宣导工作,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对手术成功的信心并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1.4医护人员术前准备工作 术前护士要在巡查过程中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并且做出合理的评估,做好麻醉方案以及护理计划。手术护士要熟悉手术过程和相关的手术知识并且准备好手术中所需要的仪器和药品。器械除了常规开颅手术仪器外还应该准备手术显微镜(做好显微镜的清洁工作并调好焦距)、脑显微手术器械、双极电凝器等特殊器械同时做好相应器械的清洁消毒工作。准备手术中所需的相关药品和纱布等易耗品;
  2.2术中配合 手术中尽可能的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预防好再出血的危险。脑-硬脑膜-动脉-颞肌血管融合术属于颅内外血管重建手术,因此手术操作要求非常高也非常精细需要使用显微镜的辅助,手术护士要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且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不能触碰手术医生的手和显微镜的镜面。对手术中所需的器械需提前充分准备,使手术及时准确的进行。对于麻醉护士要求随时观察患者的血压和生命指标等。
  2.3术后配合 要注意以下四点的配合:1)要对患者的体位进行正确的摆放,避免伤口被挤压和碰触;2)手术后1d内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观察患者以防止出现身体异常,预防颅内出血的危险;3)术后6至8小时要求患者轻微活动,使血液流通以防静脉血栓的形成[4]。同时可适当给予镇痛药物,以防因疼痛引起的躁动的不良行为;4)术后要求禁食1d,次日后要有循环渐进的进行流食到普通食物的过程,同时不可食用辛辣和过热的食物。
  3 结论
  综上所述,脑-硬脑膜-动脉-颞肌血管融合术对出血型烟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3],完善的手术配合为成功的手术操作以及患者恢复过程提供的先决条件,是整个手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有严谨的手术操作,而且要做好完善的手术配合工作。
  参考文献:
  [1]孙晶晶,苏露露,张艳.烟雾病的手术配合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232-233.
  [2]Bao X Y,Duan L,Li D S,et al.Clinlcal features,surgical treatment and long-term outcome in adult patients with Moyamoya disease in China[J].Cerebrovasc Dis,2012,34(4):305-313.
  [3]刘鹏,李德生,杨伟中等.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治疗出血型烟雾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3,04:169-173.
  [4]刘光青,支洪敏,任素珍.成人缺血型烟雾病行脑-硬膜-动脉血管通融术11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20:64-6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采用入院顺序奇偶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及实验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注射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患儿湿啰音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湿啰音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討中医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比较两组主要症状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果:对照组愈显率83%,治疗组愈显率9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喜炎平注射液在小儿肺炎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小儿肺炎患儿,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分别使用喜炎平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注射液实施临床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胸壁结核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胸壁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术前常规治疗后,行手术彻底切除结核病灶,术后对所有患者采取负压封闭引流的方式。结果:40例胸壁结核患者在术后均维持了7-15d的负压引流,其中5例患者2次更换引流海绵,7例患者1次更换引流海绵直至患者的病情痊愈。其余28例患者没有再次更换引流
期刊
【摘要】本文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出发,指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针对当前我院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中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指出我院存在职业道德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从思想道德理解认识、道德建设规范制度、教育及培训活动等方面出发,提出并阐述加强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措施及对策,提高医院医疗职业道德的整体水平与素质,保证并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纳米通道电化学单分子分析检测酶分子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利用溶血素以及卵磷脂的自由组装形成生物纳米孔到,通过溶血素孔径的特性来控制单链DNA以及双链DNA通过孔径的时候不同电流下降,对凝血酶与是凝血酶试题的亲和作用给予分析研究。结果:因为颈环结构属于双链结构无法穿过溶血素纳米孔道卡在溶血素孔道当中,造成电流信号终止。结论:颈环结构可以在高电压下被伸展开,可以顺利通过纳米通道。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以及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资料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95例健康体检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的预防方式进行预防教育,研究组予以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预防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病率以及患者满意率情况。结果:据统计,研究组研究对象出现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率显著4.17%(2/48)低于对照组19.15%(9/
期刊
【摘要】目的:为研究CTA技术对颅内动脉瘤术前诊断可行性及治疗安全性的影响。方法: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间我院共接诊颅内动脉瘤患者89人,随机选取30名患者组成观察组,采用CTA技术进行术前诊断,再随机选取30名患者组成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术前诊断,总计6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诊断情况以及术后病情发展情况。结果:采用CTA技术进行术前诊断的观察组,其确诊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确诊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机械振动排痰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给予雾化吸人疗法并配合翻身叩背自主排痰,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体外机械振动排痰法排痰,1周后观察痰量改善状况。结果 :观察组痰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体外机械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电子阴道镜应用于宫颈癌早期的诊断与防治作用。方法 对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行宫颈活检病理学检查与电子阴道镜检查的5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理活检结果,阳性20例(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19例,其中CIN Ⅰ8例,CIN Ⅱ4例,CIN Ⅲ7例),正常转化區38例,侵润癌1例。阴道检查结果显示,呈阳性25例,占43.40%,其中CIN Ⅰ9例,CIN Ⅱ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