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区2 688例不同中医证型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年龄、时间及病毒感染特点分析

来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ailz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黑龙江地区不同中医证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性别、发病时间、病毒感染类型的特点.方法 选择2014年9月1日-2016年8月31日哈尔滨市传染病院传染科符合入选标准的住院患儿2 688例,根据患儿入院当天的临床表现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SPSS 19.0软件对不同证型患儿性别、发病时间、病毒感染类型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黑龙江地区手足口病男性多于女性,比例为1.58∶1;不同性别患儿中医证型均以邪犯肺卫证为主;1~4岁患儿邪犯肺卫证、肺胃热炽证、湿热交阻证、心脾积热证发病例数居多,其中邪犯肺卫证在各年龄段占比均最高;7-9月发病例数居多,尤以邪犯肺卫证最明显;病原学检测显示,肠道病毒通用型RNA阳性1 456例,肠道病毒71型阳性203例,柯萨奇病毒A16型阳性108例,3种病原均以邪犯肺卫证最为多见.结论 黑龙江地区2 688例不同中医证型手足口病患儿在发病年龄、时间及病毒感染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地域、气候相关.
其他文献
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应多次胃镜活检以明确组织病理学诊断.应用超声胃镜、CT等手段可较准确地判断其分期.对于Ⅰ、Ⅱ期原发性胃淋巴瘤首选外科手术还是放化疗,以及手术术式的选择尚有争议.术后辅助性放化疗和正规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基于译者主体性视阈研究方廷钰教授的中医术语翻译实践成果,通过选取其领衔主编的《新汉英中医学词典》(第2版)中的4个术语,以苗窍、肉刺、鹤膝风和奇恒痢为例,结合以往
既往研究结果表明,75%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合并不同类型的肾损害,其中30%患者会发展为肾功能不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恶化患者的预后¨].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虽可使部分患者的肾功能有所恢复甚或逆转至正常,但是仍有部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肾功能难以恢复[2].近期,据国外研究报道,0.9% ~ 1.5%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需长期依赖透析治疗[1]。
期刊
白内障是慢性匍萄膜炎的主要并发症和致肓因素,随着显微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手术治疗显著提高了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本文就慢性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手术时机选择、手术技巧应用、术中用药及术后处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小檗碱是从黄连中提取的一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研究表明,小檗碱可通过影响神经递质、抗氧化应激、调节代谢及其他多靶点途径治疗AD,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
目的 探讨新乡地区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贫血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2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新乡市中心医院、河南宏力医院和辉县市人民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或以上的患者364例,其中男209例,女155例,年龄20~ 93岁,平均(52±l5)岁.将其分为糖尿病组[n=98,其中男44例,女54例,年龄23 ~ 85岁,平均(60±1
目的 探讨持续性血液滤过在急性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于2011年1至12月收治的26例急性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为对照组[男11例,女15例,年龄38 ~ 76岁,平均(52±19)岁],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β2受体兴奋剂、氨茶碱、祛痰镇咳、解痉平喘、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补液等综合治疗.另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
目的 探讨小剂量泼尼松龙联合他克莫司、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山西省中医院就诊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5±17)岁,24h尿蛋白定量≥3.5 g],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试验组给予小剂量泼尼松龙联合他克莫司、雷公藤多苷片口服,对照组给予小剂量泼尼松联合他克莫司治疗,
从古至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医药交流互动频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中医药典籍是各国进行中医学交流的重要桥梁与核心载体.本文通过梳理目前中医药典籍研究的成果及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病例回顾研究.将受试者分三组,常规治疗组(n=17,其中男9例,女7例)采用药物治疗,血液灌流组(n=45,其中男25例,女20例)采用药物治疗+血液灌流,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组(n=50,其中男29例,女21例)采用药物治疗+血液灌流及血浆置换.观察各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