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预算易与公司战略脱节,考核时指标比较单一滞后,集中于财务指标。为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很多学者提出将平衡计分卡和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理念,因为平衡计分卡和预算管理有较强的互补性,结合后能使企业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一致,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一致。
一、全面预算管理理论概述
(一)内涵。全面预算管理即企业为了实现长期战略计划,对企业的各项资源合理分配,规划预算期内企业的各类活动,并以预算为基准,对经营中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分析、汇报、考评及奖惩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二)作用。
1.有利于增强公司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程度。全面预算是各部门工作的目标、控制的基准、考核的依据,有助于调整公司策略。
2.有利于企业各部门相互协调和沟通。全面预算将企业总体目标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责任单位,促使各部门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不仅要思量本部门的工作目标,还要顾及各个部門及企业总体间方方面面的关系。
3.有利于健全责任制度,进行考核评价。通过对单位实际和预算的对比,考核其完成情况,分析其偏离预算的程度进而做出对责任单位的最终考核。
二、平衡计分卡理论概述
(一)内涵。平衡计分卡是由哈佛商学院Rober Kaplan和诺朗诺顿研究所所长David Norton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在现代社会,公司必须通过在客户、供应商、员工、企业流程、技术和改革等方面的投资,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正是基于此,平衡计分卡理论认为,公司应从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审视自身绩效。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使企业能够平衡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结果和动因、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利用四个层面的衡量指标来告诉员工当前和未来成功的驱动因素,借此凝聚企业员工的精力、能力和知识来实现长期目标。
(二)作用。
1.战略作用:将企业战略目标细致划分为四个维度,让管理层更加熟知各维度目标的内涵,还有需要进行的变革,帮助管理层建立更完善全面的评价体制。平衡计分卡使企业各个层级、每个人员对自己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更加明晰。平衡计分卡包括财务和非财务两个维度,多方位的解读了企业战略,让管理层可以从战略角度来挖掘员工所需要的信息。
2.沟通作用:平衡计分卡的创立过程是上级将战略目标传递给下级的过程,也是下级充分了解公司发展意图的过程。一个完善的平衡计分卡的建立让员工清晰的认识到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和在战略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从而达到企业整体和部分的协调一致。
3.评价作用:平衡计分卡在四个维度方面都有一套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为企业评价各类活动提供了依据。
三、将平衡计分卡引入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平衡计分卡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联结起来,可以有效避免短期行为,提高企业管理运营效率。企业财务指标的影响因素是不容易被觉察的,但却可用非财务指标量化。
平衡计分卡各个维度的测度指标相互勾连,各部门间的活动也是相互联系的。平衡计分卡促使各部门之间彼此协调,克服传统预算管理短期限制。同时,分级平衡计分卡的设立,将企业整体战略任务分配至每个部门、员工,进而使得企业各层级的预算目标相一致。
四、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构建
(一)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目标体系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预算目标包括财务目标与非财务目标两大类,财务目标是预算目标体系的核心,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对非财务目标的控制。即综合考虑四个关键领域即财务绩效、顾客满意度、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来制定全面预算的目标。对财务绩效目标而言,实际上是从财务角度进行货币计量,确认企业实际经营结果。对顾客满意度目标而言,是以顾客角度来看待企业怎样满足顾客需求。对内部流程,是从内部运作的角度了解企业优势在哪。对学习与成长目标来说,是从创新和学习角度来看企业如何继续提高价值。
(二)基于平衡计分卡应用的预算编制方法。引入了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目标是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创建适合自身的预算编制方法。
预算编制可采用的方法是:自上创立战略目标,确定下级预算部门的目标;各预算单位在目标引导下自下编制详尽的预算;预算委员会对预算进行监督审核,上下结合制定预算,协调一致,完成预算的编制。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应用的全面预算管理考评体系构建。引入平衡计分卡的预算考核指标要依据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来选择,指标在选择时要科学合理。对于不同的考核对象,对于业务重点不同,对于不同的考核指标,要既体现整体战略目标,并体现出差异化。企业还要平衡各指标在考核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要明确重点环节,同时统筹兼顾,进而保证预算评价的整体性和科学性。
平衡计分卡优点在于结合战略、体系全面、激励员工等,将平衡计分卡与全面预算管理结合,可改善传统全面预算与战略脱节等的缺点。但也要考虑到将平衡计分卡引入全面预算是繁杂的,注意要结合实践来完善。(作者单位为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一、全面预算管理理论概述
(一)内涵。全面预算管理即企业为了实现长期战略计划,对企业的各项资源合理分配,规划预算期内企业的各类活动,并以预算为基准,对经营中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分析、汇报、考评及奖惩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二)作用。
1.有利于增强公司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程度。全面预算是各部门工作的目标、控制的基准、考核的依据,有助于调整公司策略。
2.有利于企业各部门相互协调和沟通。全面预算将企业总体目标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责任单位,促使各部门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不仅要思量本部门的工作目标,还要顾及各个部門及企业总体间方方面面的关系。
3.有利于健全责任制度,进行考核评价。通过对单位实际和预算的对比,考核其完成情况,分析其偏离预算的程度进而做出对责任单位的最终考核。
二、平衡计分卡理论概述
(一)内涵。平衡计分卡是由哈佛商学院Rober Kaplan和诺朗诺顿研究所所长David Norton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在现代社会,公司必须通过在客户、供应商、员工、企业流程、技术和改革等方面的投资,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正是基于此,平衡计分卡理论认为,公司应从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审视自身绩效。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使企业能够平衡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结果和动因、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利用四个层面的衡量指标来告诉员工当前和未来成功的驱动因素,借此凝聚企业员工的精力、能力和知识来实现长期目标。
(二)作用。
1.战略作用:将企业战略目标细致划分为四个维度,让管理层更加熟知各维度目标的内涵,还有需要进行的变革,帮助管理层建立更完善全面的评价体制。平衡计分卡使企业各个层级、每个人员对自己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更加明晰。平衡计分卡包括财务和非财务两个维度,多方位的解读了企业战略,让管理层可以从战略角度来挖掘员工所需要的信息。
2.沟通作用:平衡计分卡的创立过程是上级将战略目标传递给下级的过程,也是下级充分了解公司发展意图的过程。一个完善的平衡计分卡的建立让员工清晰的认识到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和在战略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从而达到企业整体和部分的协调一致。
3.评价作用:平衡计分卡在四个维度方面都有一套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为企业评价各类活动提供了依据。
三、将平衡计分卡引入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平衡计分卡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联结起来,可以有效避免短期行为,提高企业管理运营效率。企业财务指标的影响因素是不容易被觉察的,但却可用非财务指标量化。
平衡计分卡各个维度的测度指标相互勾连,各部门间的活动也是相互联系的。平衡计分卡促使各部门之间彼此协调,克服传统预算管理短期限制。同时,分级平衡计分卡的设立,将企业整体战略任务分配至每个部门、员工,进而使得企业各层级的预算目标相一致。
四、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构建
(一)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目标体系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预算目标包括财务目标与非财务目标两大类,财务目标是预算目标体系的核心,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对非财务目标的控制。即综合考虑四个关键领域即财务绩效、顾客满意度、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来制定全面预算的目标。对财务绩效目标而言,实际上是从财务角度进行货币计量,确认企业实际经营结果。对顾客满意度目标而言,是以顾客角度来看待企业怎样满足顾客需求。对内部流程,是从内部运作的角度了解企业优势在哪。对学习与成长目标来说,是从创新和学习角度来看企业如何继续提高价值。
(二)基于平衡计分卡应用的预算编制方法。引入了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目标是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创建适合自身的预算编制方法。
预算编制可采用的方法是:自上创立战略目标,确定下级预算部门的目标;各预算单位在目标引导下自下编制详尽的预算;预算委员会对预算进行监督审核,上下结合制定预算,协调一致,完成预算的编制。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应用的全面预算管理考评体系构建。引入平衡计分卡的预算考核指标要依据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来选择,指标在选择时要科学合理。对于不同的考核对象,对于业务重点不同,对于不同的考核指标,要既体现整体战略目标,并体现出差异化。企业还要平衡各指标在考核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要明确重点环节,同时统筹兼顾,进而保证预算评价的整体性和科学性。
平衡计分卡优点在于结合战略、体系全面、激励员工等,将平衡计分卡与全面预算管理结合,可改善传统全面预算与战略脱节等的缺点。但也要考虑到将平衡计分卡引入全面预算是繁杂的,注意要结合实践来完善。(作者单位为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