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创造农民群众美好新生活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laiyizhizailiu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浙江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2003年,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亲自谋划下,全省部署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11年又提出了“四美三宜二园”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十多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取得了明显成效。到2014年底,已有94%的行政村完成了村庄整治任务,被誉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最受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治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致力于培养新型农民、繁荣农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建设优美环境,持续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造农民群众美好新生活。
  抓理念培育。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群众。我们坚持理念先行、教育先行、宣传先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理解、接受美丽乡村建设,并转化为自觉追求和行动。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十年来,浙江集聚各类宣传资源,组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路上看变迁”等专题报道,加强“两山”重要思想理论研究,组建“百姓宣讲团”“乡音宣讲团”等开展宣讲,充分宣传“两山”重要思想的浙江实践,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新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又全面部署实施“三改一拆”(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和拆除违法建筑)、“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四边三化”(在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等区域开展洁化、绿化、美化行动)等组合拳,进一步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3.73亿平方米,消灭垃圾河6496公里,整治黑臭河4660公里,拆出了空间、拆出了资源、拆出了美丽。“绿水青山”已经成为浙江农民群众一种新的生活理念和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诠释。
  抓素质提升。以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养、创业致富能力、民主法治观念为重点,着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我们一手抓思想素养的提升,依托农村基层党校、微型党课等宣传宣讲平台,不断深化以中国梦为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不断深化以中国梦为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宣传,培育推广余姚“小载体讲大道理”、吴兴“王金法广播室”等先进典型,积极宣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凝聚思想共识、坚定发展信心。我们一手抓致富能力的提升,依托“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以农民点单、政府买单的方式,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双证制”培训,每年培训农民70万人次,引领全省农村涌现出种养殖、手工业、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特色村、专业村7000余个,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
  抓最美风尚。秉持“村美人更美”理念,坚持从大处着眼、细处入手、基础抓起,着力培育家庭和睦、民风淳朴的文明乡风。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入实施核心价值观普及行动、优秀文化传承行动等“六大行动”,加大“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创作刊播和公益广告宣传力度,将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道路、公园、河岸,让村民在赏心悦目中受到教育。广泛开展“最美浙江人”主题宣传活动,采取“群众评、评群众”方式,分层分类做好时代楷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选树工作,每月评选发布“最美浙江人——浙江好人”。广泛开展“我们的家训——浙江百姓重家风”活动,创建培育“好家风”家庭,大力推动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让好家风、好家训代代相传。目前,全省有近400万户家庭参与好家风建设活动,100万户家庭新立家训。临安以“好家风”家庭评选为抓手,发动党员干部带头践行好家风,以家风引领民风社风;安吉推出“十五万户家庭立家规”活动,积极营造“家家有家规、户户好家风”的浓厚氛围。广泛开展区域道德品牌建设,推动各地传承弘扬向善向美的地域文化基因,打造嘉善“善文化”、德清“德文化”、义乌“信义文化”等一批区域道德品牌。广泛开展“举乡贤、颂乡贤、学乡贤”活动,专门制定下发《创新发展乡贤文化的工作意见》,通过乡贤精神、榜样力量,激励群众合力共建美丽乡村。上虞15年坚持不懈地推进乡贤文化建设,已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广泛开展农村“春泥计划”,从2008年起,利用寒暑假期、传统节日,组织农村未成年人开展道德实践和社会体验,已覆盖全省81.7%的行政村,377万农村青少年受惠。
  抓文化繁荣。顺应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热切期盼,积极推动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让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按照“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定位,2013年开始部署开展集思想道德、文体娱乐、知识技能普及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综合体——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两年多来,我们始终坚持“建管用”一体化的思路,推动教育教化、乡风乡愁、礼仪礼节、家德家风、文化文艺“五进”礼堂,大力培育礼堂文化,让农民群众身有所憩、心有所寄、梦有所圆。目前,全省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372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272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9329个,覆盖全省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基本建成。按照“让群众受益、让群众创造”的原则,深入推进“千镇万村种文化”活动,500多家民间职业剧团、3万多支业务文体队伍、61.4万名业余文体骨干活跃在农村“种文化”一线,把文化的种子“种”入农民群众的心田。以1122个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和浙派民居改造为抓手,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特色文化,对重点保护村给予每村500万-700万元的资金扶持;以手绘卡通的形式,制定出全国首张全省域的文化地图,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5A景区、历史文化名人等155个标志性文化元素;出台《浙江省传统戏剧保护振兴计划》,每年安排1600万元用于56个传统戏剧非遗项目的传承和越剧艺术的振兴发展,以“乡愁”记忆凝聚人心,把文化遗产传给子孙后代。
  抓制度规范。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不仅需要道德层面的软约束,更需要制度层面的硬约束。注重强化村规民约,在全省全面开展制订修订村规民约活动,各地以去陈规陋习、树新风好事、抓大事要事为重点,组织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定期开展乡风评议。2007年以来,全省有2万多个行政村开展了评议活动。注重强化突出问题治理,把宣传教育的重点与解决农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结合起来,针对一些地方存在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深入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引导农村移风易俗、勤俭持家;针对一些地方存在封建迷信、黄赌毒、非法宗教等现象,加大法制教育力度,引导农民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律意识。注重强化正向激励,将道德建设的成效融入到生产生活之中,推广建立“道德银行”,以“文明作担保、诚信作抵押”,为农户提供创业小额信用贷款。出台了《浙江省道德模范待遇保障若干规定》,探索建立省市县三级“最美浙江人”关爱基金,推动形成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
  抓城乡共建。推动城市资源向农村延伸、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坚持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深入实施扶贫结对帮扶行动,注重“扶贫与扶智”“输血与造血”并举,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仅2014年省市县三级结对帮扶单位就为5000个扶贫重点村落实帮扶项目8000余个,帮扶资金6.03亿元,引进各类资金7.12亿元。杭州专门出台了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近五年,全市财政每年新增1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县(市)发展。深入开展“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充分挖掘文明单位资源优势,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连续10年累计结对子4万余对,覆盖全省90%以上的行政村,共为结对村提供扶持资金17.6亿多元。深入开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群众性创建活动,针对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民文明素质相对较低的问题,从2011年起,部署开展覆盖城乡全区域的浙江省文明县(市、区)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城乡共创文明,目前全省已有浙江省文明县(市、区)13个。
  美丽乡村已经成为浙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金名片。我们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美丽乡村建设始终,着力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
  (作者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其他文献
1975年重新“出山”不久,邓小平便在一次高级干部会议上强调:像我们这样的人,到下面去调查研究,不要给地方增加负担,不要搞什么招待,生活方面特别是在吃的问题上,工作餐,我看西红柿炒鸡蛋就很不错了。  1958年11月初,邓小平在贵州视察工作,途中时任重庆市委书记的任白戈向邓小平反映,重庆市城市人口比重较大,副食品供应紧张,劳动力尤其不足。他提出:将江津地区管辖的巴县(现巴南区)、綦江和涪陵地区管辖
期刊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部署。去年底,中共湖南省委出台《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最近又出台《湖南省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追究办法》。为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部署,本刊与中共湖南省纪委联合推出“主题阅读”——   牵住“牛鼻子”,落实好党委的主体责任   党委在党风廉政
期刊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刘少奇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著作,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史上的重要文献,是他所有文章中最家喻户晓的一篇。《修养》从党性的高度,明确提出了共产党员修养的任务,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地阐明了共产党员加强修养的目的、方法和基本要求等一系列党性修养的基本问题,对党的建设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前,我们党正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重读《修养》理论著作,掌
期刊
当今世界,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增长和就业都是最强音。就湖南现状而言,稳增长的关键是稳投资。据测算,实现今年全省经济增长8.5%的目标,投资总额要达到2.6万亿元以上。在当前整个投资势头有所趋缓的背景下,“钱从哪里来”成为稳增长的当务之急,全省各地都在进行积极探索,其中株洲市的一些思路和做法颇具针对性。日前我们深入株洲市项目建设一线开展实地调研,总结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并引发了几点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我们湖南这片热土,传承着弥足珍贵的湖湘红色文化基因。在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崇“严”尚“实”的精神风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触摸“严”的风骨   “严”是一种精神,精神是有风骨的。所谓“风骨”,就是品格气质、秉性气概。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论述风骨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力”:风能动在其有
期刊
一棵上百年的老槐树长在一口铁锅里,这好像绝不可能,但确实如此。   去年11月底,我在河南商丘寻找人文古树,看了几棵汉柏宋槐都不理想,大家气喘吁吁地坐下来吃午饭。当地一位朋友突然一拍脑袋说:“怎么忘了铁锅槐呢!”放下筷子,我们便冒着小雨赶到70公里外的白云寺,拜访了这个锅与槐的奇妙组合。   白云寺初创于唐贞观年间,曾是与少林、白马、相国等寺齐名的中原古寺,但现在香火不旺。我们去时凄风苦雨,寺里只
期刊
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工业区、工业城市要带动附近农村,帮助农村发展小型工业,搞好农业生产,并且把这一点纳入自己的计划。许多三线的工厂,分散在农村,也应当帮助附近的社队搞好农业生产。一个大厂就可以带动周围一片。这样还有一个好处,附近的社员就会爱护工厂,不去厂里随便拿东西。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机械化,还包括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等。城市可以帮助农
期刊
4月初的白洋淀,绿柳婆娑,碧波荡漾,放眼水鸟嬉戏,听闻蛙声一片。  襟带崇墉分淀泊,阑干依斗望京华——  河北安新县白洋淀凉亭上的这副楹联,在这个春天里,与位于东北方向100多公里的首都北京,有了不同寻常的关联。  2017年4月1日,新华通讯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消息一出,犹如平地春雷,响彻大江南北。  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的雄安新区,迅速成为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省教育系统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条件建设为基础,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实践活动为依托,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牢固树立“立德树人”观念,加强农村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校内德育和校外实践相结合。以深化课程改革为重点,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德育课程基础上,积极开发地方德育课程,把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革命传统教
期刊
湖南省文化厅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农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权益得到较好保障。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托住农村文化民生底线。湖南省文化厅坚持把文化建设的重心放在基层,特别是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设备的购置配送等方面,优先安排农村地区,着力推进乡镇、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形成“乡有一站、村有一室”的建设格局,分级、网络化、覆盖广泛的农村公共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