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辆从山东青岛港装满了货物的大卡车,行驶在去往湖北孝昌的路上。但是两天后,卡车却开到了河南省和安徽省的边界,很显然,司机迷路了。
彷徨的司机来到一个加油站。还没等他们开口询问,工作人员就反问:“你们不是要到湖北孝昌吗?怎么跑到这里了?是不是迷路了?”原来,工作人员手里的识读器早已显示了车上所运货物的详细资料。这些信息,正是货物上所贴的斑马电子标签所发射出来的。
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然而对于斑马公司来说,以上的场景却不仅仅是存于想象之中,而是近在咫尺,并力图一步一步地实现。
“电子标签”也叫做电子智能标签。这种标签是在一个1/50米粒大小的智能芯片上储存了产品的所有相关信息,并且通过无线射频的读取来获得芯片上所储存的信息。实现这种功能的技术就被称为RFID技术(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
RFID能带来物联网的新概念,就是把企业、生产物品甚至个人的相关信息都变成强大数据库平台的一部分,通过物联网联系在一起。这种全球数据库的建立,通过互联网就能够真正实现适时获取全球范围内每一个物品甚至个人的相关信息。
斑马是于1969年成立的世界上最早做条码打印机的公司。在FRID技术出现时,斑马又在第一时间介入到这个新技术的应用中。在射频电子标签的写入和条码打印业务上,斑马的势力范围已经扩展自北美、欧洲、中东、南非、拉美等地区;开发了和沃尔玛等零售业巨头、波音公司等航空业巨头及其他医疗相关项目的合作。
和其他很多跨国企业一样,斑马公司把目前在“电子标签”应用上基本还处于一片空白的中国大陆,列为重点施展拳脚的市场之一。
RFID是一双“眼睛”
对于很多选择中国的企业而言,巨大的市场潜力是他们开始梦想之旅的重要原因。斑马也带着同样的梦想来到中国。
然而,斑马究竟能给中国带来什么呢?
埃森哲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弗格森认为RFID是一种突破性的技术:第一,可以识别单个的非常具体的物体,而不是像条形码那样只能识别一类物体;第二,采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而条形码必须靠激光来读取信息;第三,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而条形码只能一个一个地读;此外,储存的信息量也非常大。
虽然“电子标签”这个词还没有像条形码那样被人们所认知,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实际的应用空间已经大大超出了条形码只能贴在物品上的范畴。
来到中国的斑马准备在中国注册一家独资公司,而不是以办事处来抛头露面。斑马中国区总裁奚君武对《中国新时代》表示,中国的市场对于“电子标签”的应用来讲,“魅力”实在是太大了,斑马试图帮助中国的生产物流融入到全球的供应链当中去。
RFID给全球供应链的影响首先是带来了供应链管理的一场革命,实现了供应链的可视化。奚君武形象地比喻,在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参与的情况下,在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当中,RFID实际上起到了一种“眼睛”的作用,通过RFID人们可以观察到物品在流通过程当中某个时刻的物理状态。而在传统的供应链管理过程当中,物料采购,产品的流通到供给,企业或者个人对于产品在全球的物流过程当中,到了哪个环节是不可知的,信息是非常滞后的。
其次,RFID在物流和信息流的统一方面,能够起到非常强的推动作用。对于物品在流通过程中进行适时监控和信息采集,解决了供应链管理当中的诸多问题,不只是出现问题以后的解决,更大程度上来讲是防患于未然。
据Sanford C. Bernstein公司的零售业分析师估计,通过采用RFID,沃尔玛每年可以节省83.5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因为不需要人工查看进货的条码而节省的劳动力成本。毫无疑问,RFID有助于解决零售业两个最大的难题:商品断货和损耗(因盗窃和供应链被搅乱而损失的产品),而现在单是盗窃一项,沃尔玛一年的损失就差不多有20亿美元,如果一家合法企业的营业额能达到这个数字,就可以在美国1000家最大企业的排行榜中名列第694位。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一方面表现在中国是世界的加工厂,比如沃尔玛50%~60%的产品是在国内生产的,这些产品要出口到国外去,在国内就要对他们进行物流和供应链的管理。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是一个RFID非常大的潜在市场。
另一方面,因为RFID是一个比较新的技术,所以给中国从事RFID软件、硬件以及系统集成等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奚君武表示,在中国,一方面是有很大的消费市场,同时又有很多的人才和企业,相信中国在未来RFID的技术市场上面也会积累起自己的绝对优势,成为一个技术输出的国家。
斑马的“大佬主顾们”
目前,斑马公司所关注的关键是,中国的企业在多大程度上会被这些数字打动。
以斑马中国市场最近的体验来看,目前中国普遍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很多的企业主观上也许有愿望,但是真正实施的时候,也许还做不到那么快。而且由于技术和观念上的原因,在接受RFID的应用上面还有很多思想和现实上的障碍。
那么,是什么样的动力让斑马公司认定中国一定会有巨大的增长呢?很显然,这不会是“无知者无畏”的贸然行事。
纵观全球RFID的产业链,我们不难发现,从RFID生成标签,写入,识读到后台的管理,整个产业链当中到处都是飞利浦、德州仪器、SAP,HP、INTEL、IBM、Seibel等世界顶级高科技公司的身影。
而横向来看,在标签进行写入和标签打印占据市场最强位置的斑马公司,世界财富500强90%以上是他们的客户。斑马在整个产业链当中占的并不是很长,但是在关键环节介入得却很深入。在他们眼里,目前强力推动RFID技术应用的,实际上正是这些世界500强的企业。
在RFID的应用上,更多的是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等大型集团零售企业在推动,所以奚君武认为,一旦这些企业做出了这样的要求,那么国内的企业选择的余地是非常小的。如果不做,那么可能在制造业的竞争上就已经丧失了相当部分的优势。
斑马在今年的市场开拓方面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很多的中国制造企业并没有被沃尔玛等零售商点名要用RFID技术,但是企业自己已经开始了摸索、试点。一是为了准备给沃尔玛供货,另一方面也是要提高自己的供应链的管理水平。
谈到斑马在中国的RFID市场的角色扮演时,奚君武首先表示斑马不会放弃做市场LEADER的最终目标,其次斑马会对中国RFID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斑马下定决心积极投入到中国的RFID市场当中。
在拥有了财富500强以及全球2000强中90%以上的企业客户以后,斑马公司正在试图让中国的所有物品都贴上斑马的“黑白条纹”。
彷徨的司机来到一个加油站。还没等他们开口询问,工作人员就反问:“你们不是要到湖北孝昌吗?怎么跑到这里了?是不是迷路了?”原来,工作人员手里的识读器早已显示了车上所运货物的详细资料。这些信息,正是货物上所贴的斑马电子标签所发射出来的。
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然而对于斑马公司来说,以上的场景却不仅仅是存于想象之中,而是近在咫尺,并力图一步一步地实现。
“电子标签”也叫做电子智能标签。这种标签是在一个1/50米粒大小的智能芯片上储存了产品的所有相关信息,并且通过无线射频的读取来获得芯片上所储存的信息。实现这种功能的技术就被称为RFID技术(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
RFID能带来物联网的新概念,就是把企业、生产物品甚至个人的相关信息都变成强大数据库平台的一部分,通过物联网联系在一起。这种全球数据库的建立,通过互联网就能够真正实现适时获取全球范围内每一个物品甚至个人的相关信息。
斑马是于1969年成立的世界上最早做条码打印机的公司。在FRID技术出现时,斑马又在第一时间介入到这个新技术的应用中。在射频电子标签的写入和条码打印业务上,斑马的势力范围已经扩展自北美、欧洲、中东、南非、拉美等地区;开发了和沃尔玛等零售业巨头、波音公司等航空业巨头及其他医疗相关项目的合作。
和其他很多跨国企业一样,斑马公司把目前在“电子标签”应用上基本还处于一片空白的中国大陆,列为重点施展拳脚的市场之一。
RFID是一双“眼睛”
对于很多选择中国的企业而言,巨大的市场潜力是他们开始梦想之旅的重要原因。斑马也带着同样的梦想来到中国。
然而,斑马究竟能给中国带来什么呢?
埃森哲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弗格森认为RFID是一种突破性的技术:第一,可以识别单个的非常具体的物体,而不是像条形码那样只能识别一类物体;第二,采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而条形码必须靠激光来读取信息;第三,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而条形码只能一个一个地读;此外,储存的信息量也非常大。
虽然“电子标签”这个词还没有像条形码那样被人们所认知,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实际的应用空间已经大大超出了条形码只能贴在物品上的范畴。
来到中国的斑马准备在中国注册一家独资公司,而不是以办事处来抛头露面。斑马中国区总裁奚君武对《中国新时代》表示,中国的市场对于“电子标签”的应用来讲,“魅力”实在是太大了,斑马试图帮助中国的生产物流融入到全球的供应链当中去。
RFID给全球供应链的影响首先是带来了供应链管理的一场革命,实现了供应链的可视化。奚君武形象地比喻,在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参与的情况下,在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当中,RFID实际上起到了一种“眼睛”的作用,通过RFID人们可以观察到物品在流通过程当中某个时刻的物理状态。而在传统的供应链管理过程当中,物料采购,产品的流通到供给,企业或者个人对于产品在全球的物流过程当中,到了哪个环节是不可知的,信息是非常滞后的。
其次,RFID在物流和信息流的统一方面,能够起到非常强的推动作用。对于物品在流通过程中进行适时监控和信息采集,解决了供应链管理当中的诸多问题,不只是出现问题以后的解决,更大程度上来讲是防患于未然。
据Sanford C. Bernstein公司的零售业分析师估计,通过采用RFID,沃尔玛每年可以节省83.5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因为不需要人工查看进货的条码而节省的劳动力成本。毫无疑问,RFID有助于解决零售业两个最大的难题:商品断货和损耗(因盗窃和供应链被搅乱而损失的产品),而现在单是盗窃一项,沃尔玛一年的损失就差不多有20亿美元,如果一家合法企业的营业额能达到这个数字,就可以在美国1000家最大企业的排行榜中名列第694位。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一方面表现在中国是世界的加工厂,比如沃尔玛50%~60%的产品是在国内生产的,这些产品要出口到国外去,在国内就要对他们进行物流和供应链的管理。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是一个RFID非常大的潜在市场。
另一方面,因为RFID是一个比较新的技术,所以给中国从事RFID软件、硬件以及系统集成等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奚君武表示,在中国,一方面是有很大的消费市场,同时又有很多的人才和企业,相信中国在未来RFID的技术市场上面也会积累起自己的绝对优势,成为一个技术输出的国家。
斑马的“大佬主顾们”
目前,斑马公司所关注的关键是,中国的企业在多大程度上会被这些数字打动。
以斑马中国市场最近的体验来看,目前中国普遍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很多的企业主观上也许有愿望,但是真正实施的时候,也许还做不到那么快。而且由于技术和观念上的原因,在接受RFID的应用上面还有很多思想和现实上的障碍。
那么,是什么样的动力让斑马公司认定中国一定会有巨大的增长呢?很显然,这不会是“无知者无畏”的贸然行事。
纵观全球RFID的产业链,我们不难发现,从RFID生成标签,写入,识读到后台的管理,整个产业链当中到处都是飞利浦、德州仪器、SAP,HP、INTEL、IBM、Seibel等世界顶级高科技公司的身影。
而横向来看,在标签进行写入和标签打印占据市场最强位置的斑马公司,世界财富500强90%以上是他们的客户。斑马在整个产业链当中占的并不是很长,但是在关键环节介入得却很深入。在他们眼里,目前强力推动RFID技术应用的,实际上正是这些世界500强的企业。
在RFID的应用上,更多的是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等大型集团零售企业在推动,所以奚君武认为,一旦这些企业做出了这样的要求,那么国内的企业选择的余地是非常小的。如果不做,那么可能在制造业的竞争上就已经丧失了相当部分的优势。
斑马在今年的市场开拓方面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很多的中国制造企业并没有被沃尔玛等零售商点名要用RFID技术,但是企业自己已经开始了摸索、试点。一是为了准备给沃尔玛供货,另一方面也是要提高自己的供应链的管理水平。
谈到斑马在中国的RFID市场的角色扮演时,奚君武首先表示斑马不会放弃做市场LEADER的最终目标,其次斑马会对中国RFID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斑马下定决心积极投入到中国的RFID市场当中。
在拥有了财富500强以及全球2000强中90%以上的企业客户以后,斑马公司正在试图让中国的所有物品都贴上斑马的“黑白条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