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士兵枕着箭筒睡觉

来源 :学生天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19780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在看古装电视剧时是否留意过,在许多古代战争中,士兵们在睡觉时都要枕着自己的箭筒睡觉,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他们枕着箭筒睡觉会舒服一点吗,还是为了时刻准备战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的缘由吧!
  众所周知,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要快很多。在空气中声速约为340米/秒,而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为1000多米/秒。据测试,夜间人耳从空气中听到马队行军的马蹄声时,马队的距离一般不超过2000米。在这样的距离中,从大地中听到对方军队行军的声音比从空气中听到不过快几秒钟,而这几秒钟的时间并不能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由此看来,这并不是士兵枕箭筒睡觉的主要原因。其真正的原因,要从箭筒的设计和声音在大地中传播这两点综合来考虑。
  在物理课上,你一定做过音叉和共鸣箱的实验吧。同学们都知道,做声音共鸣实验时,将两个共鸣箱的口正对,实验效果最好。这时,共鸣箱就起到了收集声波的作用。我们的耳郭的作用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来分析古代箭筒的设计吧,它身上可有大智慧哦!古代箭筒一般是用皮革制成的,干燥后非常结实,而它长长的身子就如同吉他的音箱,将它放在地上也会起到收集声波的作用。在同一个地方发出声音,在距离声源适当的位置,枕在箭筒上听到的声音比从空气中听到的要大。同学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有两间单独的房子,中间有墙隔开,但墙上没有门和窗。我们在其中一间房子里,隔壁有人大声喧哗,我们在这边无法听清。如果取一个瓷缸子,将底部紧贴在两房间的墙壁上,耳朵凑近缸子口就能听清隔壁讲话的声音。由此看来,士兵枕着箭筒睡觉,就能听到从较远处传来的响声,能够及早发现敌情,从而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
  马和士兵在路上行进时,人趴在地上比从空气中能听到行军声音的距离要远得多。你和同学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取一根6米长的木头,你在木头一端,另一个人在另一端。你用手指轻敲木头,调整手指用力大小,使另一个同学在另一端从空气中刚好能听到。这时如果你的同学趴下将耳朵贴近木头,而你仍按原来的力量敲打木头,他听到的声音会比从空气中听到的声音响度要大得多。这说明同样强度的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从空气中传播的距离要远,所以士兵通过大地可以听到从更远的地方传来的部队行军时的声音,这样就可以更早地发现敌人的行动了。
  由此可见,古代士兵之所以枕着箭筒睡觉,是因为能听到从较远的距离传来的部队行军时的声音,箭筒起到了收集、放大声波的作用。另外,声音在大地中传播比从空气中传播要快。看来,我们的祖先早已熟知了声学在战争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但在新时期,这门课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实效性不强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和"两会"精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政治任务。作者在深刻领会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构造了一类多调和涡流最优化控制问题(MECOC)的新的预处理子.结合新的预处理子对系数矩阵进行预处理后使用Krylov子空间方法,如GMRES方法求解,并分析了预处理矩阵的特征值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