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远去的香格里拉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汪丹,78 岁,是村里乐善好施、热心助人的长辈。
  2. 格茸罗丹,76岁,阅历丰富,颇得乡亲们敬重。
  3.我的僧人朋友,克恭喇嘛江楚春平,17 岁出家,多次进藏学习佛法,是小中甸为数不多的受人尊重的年轻喇嘛。同时他非常热心公益事业。

  跟着阿姐把家里的牛羊都赶到山上去之后,我向田地走去。在海拔3300米的小中甸,乡民们种的粮食以青稞为主,也有一些土豆。家乡变化很大,多了不少新房子,一些传统的建筑消失了。年龄大些的女人还会穿着传统藏族服装,但男人们多半都不再穿,或许他们觉得藏服有些笨重、不方便吧。我那些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脸庞爬上了皱纹,鬓角有了白发。曾经的乡邻见到我,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进家必喝酥油茶,总有唠不完的话题。这次回乡,我久久都没有拿起手中的相机,每个周末都挨家挨户地串门,和亲戚、挚友喝茶聊天,聊他们身上发生的琐碎平凡的故事。我离开了太久,不知道他们已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得重新把这个课补上。
  好友泽仁平措从未谈起过他的身世,这次我才知道他七八岁时母亲去世,是姨妈含辛茹苦把他带大,为了帮衬他们一家人,终身未嫁。帮我改汉名的表哥,一见面就说起我们上小学时顽皮的故事——跑到地里刨土豆,用树枝烧土豆,逃课到野外玩耍,还有那些不懂事的恶作剧。伙伴阿英则出家当了僧侣,多年潜修佛学,如今已是小中甸地区知名的博学喇嘛,藏民家里要做佛事,都会请他讲经祈福。患有耳疾的弟弟六斤,是我们兄弟姐妹一直全力照顾的人,如今他依旧无法听到声音,却已经是村里最好的木匠,雕刻手艺远近闻名,他的女儿也考到了昆明念书。
  我也会为乡亲们拍照,不是在他们忙碌的时候抓拍,也不是跟着他们追拍,更不会用长焦镜头站得远远地偷拍,我想大大方方地尊重地在他们最真实、最舒服的状态下,为他们拍摄。我没有要求他们:“诶,你们笑一笑。”我会说:“放轻松,别紧张。”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面对黑洞洞的大相机,多少都会有疑虑与抵触,“不要紧张,找个你最舒服的姿势,你心里的感觉是怎样,就怎么做。平时我们在一起怎么吹牛的?就当我们面前没有相机吧。”我的拍摄很从容,照片背景就是他们生活的环境,他们可以站可以坐,直视镜头,和拍摄者进行眼神交流。
  甜蜜的乡愁感,有些敏感的人在我的照片中品尝出这样的味道。我想那是因为大家现在的生活状态不错,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在图片中得以呈现。我没有刻意突出画面的亮丽色彩或者戏剧性反差的光影效果,这种平静温和的画面是我内心的图景,是我性格使然。这和父母的言传身教有关,父亲宽和,教会我照顾弱小、理解他人;母亲严厉,但在生气的时候也只是作势举举手,鲜少有巴掌落在我身上。
在半农半牧的藏区,除放牧牛羊外,其农耕主要以种植青稞为主,生产工具与汉族地区也有很大的区别。

故乡从不曾离去


  用摄影的方式行走在故乡,又看到一幕幕熟悉的场景:放牧的牦牛,晨雾下敬香的信徒,捡牛粪的妇女,朝阳下打青稞的人们,伴着夯歌建新房的村民,寒风中直冲云霄的死亡林,霜天下金黄一片的桦树林,木氏土司遗址的地柏、石狮和被野兔舔出凹坑的土墙,拆除的老藏房,挂在雕花窗格上的20世纪80年代初的老照片……
  家乡确实变了许多,但我发现族人们深藏内心的灵魂没有变。那些不再以传统方式修建的民居里,依旧修着旧式蓄水池——藏族人很讲究,认为水和母亲一样,是圣洁的,需要敬畏和尊重,所以家里装水的地方要装饰起来。如今大家有钱了,把家里的水池装饰得更漂亮了,像神龛一样华丽贵重。藏民族依旧非常虔诚地守护着自己生活中的山与湖,珍视每棵树木和花草生灵。如今,家里的阿爸依旧会对抓了野兔的娃娃说,这些动物也有自己的孩子,你把它抓来玩,它家里的娃娃就会饿死,还是放掉吧。   有一次,我早晨6点多路过硕多岗河,看到大桥上站着一个等待搭车的陌生女人。我冒昧地走过去问能否给她拍张照片,她迟疑着答应了。我刚刚支起三脚架,她等的乡村出租车来了,人们招呼她上去,她看看我,说:“你们如果能等就等,不能等就先走吧,我已经答应他拍照了。”就这样,她配合我拍摄了20分钟,自始至终都裹着头巾,脸没有露出来,最后也没有问我要一张照片。事情很小,但我为这份信守的承诺而感动。
  静静的硕多岗河,流淌千万年,尽管随着时间的流失,时代也会发生变迁,但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生灵和他们内心的信仰,仍将繁延生息,源远流长。
  愿我的故乡、我的兄弟姐妹、我的父老乡亲——扎西德勒!
5.我表姐家正在盖的新房。藏族建新房,亲戚朋友都会来帮忙。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解读扎西罗丹的旅程


  在“他者”不断入侵云南中甸被称作“香格里拉”的这片静土的摄影大潮中,扎西罗丹以主人的眼光,集中关注了一处并不起眼的藏族生存地,描摹出了对于土地及生活于此的人们的心灵观照。——《中国摄影报》副总编辑 柴选
  如何逃离固有的秩序化的生活,成了借助于相机出行的人们的动机,旅行成为一种被推举为能有效解决此种问题的首要途径。去他乡,似乎才能感知到故乡。寻找一个可供缅怀故乡的最佳之地,成了费尽心思地奔向都市的人们的“去都市化”的梦想。如何回到“我们自己的”故乡,而不是寻找替代样本?需要我们像扎西罗丹一样,对情感属性扪心自问,并做出对策。——影像批评家 海杰
  学者陈嘉映曾说:“一个山村是一个世界,世界之为世界,不在于涵盖的面积广大。你可以从北京飞到巴黎,从巴黎飞到圣保罗,可你出出入入的,只不过是个会场,你听的说的,还是上次会议说过听过的那些话。这里也许有全球化,但没有世界。世界是我们取食于此、欢笑于此、相濡以沫于此、丧葬于此的生活整体。”扎西罗丹行走的故乡,他拍摄的《静静的硕多岗河》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个世界。——影像策展人 石明
  TIPS
  跟着摄影师走小中甸
其他文献
摘要:“蜡烛燃烧”是初中化学课程中一个核心的探究活动,承载了许多物理、化学知识。在细致研究课标、比较四个版本教材的基础上,抓住“物质燃烧的条件”所蕴涵核心知识的逻辑关系、科学方法和化学思想,围绕知识的价值和学生的思维有逻辑地以“蜡烛的燃烧”设计学生实验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化学思想和观念。  关键词:学生实验;蜡烛燃烧;燃烧的条件;化学观念  文章编号:1008-0546(2
“没有钱,没有手机,却有最美的风景。”  在2013年10月,一档以“真实体验野生,走遍四川美丽的地方”为宗旨的户外实景真人秀电视节目《两天一夜》中国版在四川卫视开播。青城山喝苦丁茶、都江堰睡纸板、蜀南竹海身着熊猫装乞食、剑门关磨豆腐、阆中赶考、海螺沟挑战冰川极限、石象湖漫游花海,明星兄弟旅行团开启了一段“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劳其筋骨”的独特旅行。  三个月,从炎热的夏末秋初到冰雪的冬季,《两天一
2002年,摄影师Laurent Baheux前往地球边缘一个珍贵的野生动物保护区拍摄动物。从那之后,他渐渐放下了自己一直从事的体育和新闻摄影,转而全身心投入自然摄影。在这13年中,他一次次探访地球上最后的保护区,带回震撼人心的野生地球影像。“每一只动物就像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的个性、情感,也有家庭,我们人类的存在只是这星球奇迹中的一小部分,我们得留更多的空间给其他物种和生命,因为没有了它们,我们也
复活的太阳神祭祀  雄踞在海拔3400米高的库斯科,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城市。从空中俯瞰,它的形状就好似一只美洲狮,整座城市的平面布局一直不曾改变,笔直而又狭窄的街巷和高耸的墙垣形成了一个个方格,而铺路和砌墙所用的巨石相互之间接合得严丝合缝,就好像巨大的三维拼图板。西班牙人初到此地时,还曾试图抹去印加古国的痕迹,于是另外建起围墙和屋舍,但那些被印加人用赤铁石和黑矅岩工具凿平、打磨的石块,依然耸立在原地
金佛山风景区位于重庆市南川区境内,在大娄山脉北部,面积1 300平方公里,由金佛、柏枝、菁坝三山组成。景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较为完整地保持了古老而又不同地质年代的原始生态,融山、水、石、林、泉、洞为一体,集雄、奇、幽、险、秀于一身,同时还形成多元共生的文化大观,成为不可多得的绝美旅游地。  探访2500年古树  游客来到金佛山,就会感觉到身为人类的渺小——十多米高的大树参天而立,人在茂
藏东雪山中,中、缅、印三国交界的密林深处,隐藏着一处与世无争的净土,这就是在藏语中意为“片岩之地”的察隅。察隅没有西藏普通景点的喧嚣和拥挤,也没有贵得离谱的度假消费,只有免费的阳光、森林、氧气和纯净、清新的藏地民风。  山那边,藏东边境处的“中土世界”  想到达“西藏小江南”——察隅,要翻越海拔近4800米的伯舒拉岭德姆拉山垭口,这个垭口是亚热带气候和高山寒带气候的分界线。经过垭口时走下越野车,凛
山地车以其强大的路况适应性和粗犷的外形而深受人们喜爱。不同类型的山地车使用的车架和避震是有区别的;一系列专业的附件装备也是保证骑行安全和顺畅旅行的必需物品。暖暖春日来临,全副武装上车出发,去大山中呼吸春天的气息吧!  头部防御  Rudy(璐迪) Project Wingspan头盔  全新的Rudy Proiect Wingspan头盔,号称现今最具空气动力学优势的安全帽。体积轻巧,但通气孔相当
竹内関,日本名古屋职业相扑选手,艺名Miyabiyama(意为“优雅的山”)  29岁,193mm,180公斤  作为东京高级相扑,竹内的水准是关协(相扑的最高三级选手之一,其地位低于大关)。前不久他受了一次严重的肩伤,如今刚回到赛场。竹内最主要的食物是相扑火锅——蔬菜和鱼肉炖在一起,配上大量的米饭。虽然看起来不像是能满足180公斤体重人的需求,但这些食物足够维持他的体重和能量。不像那些年轻的相扑
200平方米,住过海明威,来过乔伊斯    海明威在他的名著《流动的盛宴》里这样描述莎士比亚书店:“在一条刮着寒风的街上,这是个温暖而惬意的去处。”  年轻时候的海明威穷困潦倒,初到巴黎,无处安身,连买书的钱也没有。书店的女主人西尔维娅·碧琪(Silvia Beach)不仅慷慨地借书给海明威看,还在书店二楼放了一张行军床供他暂时栖身。在这里,海明威生平第一次读到了D.H.劳伦斯、屠格涅夫、陀斯妥耶
秦岭南北相距不过百余公里,民间文化却是大相径庭。一如秦岭分开的两条江河——长江与黄河,不同水系,诞生不同的文化。  秦岭北麓民风彪悍,产生了铿锵有力的豪迈秦腔;南麓民风平和,偏爱荡气回肠的婉约汉剧。再如民间社火,宝鸡的社火便与洋县的很不一样,后者有独一无二的高台表演,还使用木鱼、钟、罄等「法器」,别有一番韵味。  纵然是在山的同一侧,由于地域隔绝,也会出现迥然不同的艺术形式。比如同在秦岭北麓,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