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长寿,我们无法复制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ulsww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寿之道”真有道理吗
  如同许多通俗的做法,首先,我们先来分享一下这位老寿星的长寿之道。从文中来看,这位老寿星的长寿之道的自我总结,就是“6片止痛片加1根香蕉”。如果,真的要牵强的为这位老先生的长寿之道来做个貌似合理的解释,我就先勉为其难说说吧。
  先说说,止痛片。止痛片的主要成分,应该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其代表药是阿司匹林等,可以选择性或者非选择性的抑制环氧合酶,继而减少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等因子的浓度,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心脑血管功能,减少中风和猝死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例如,对于高血脂患者,有时候,医生就会推荐患者使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每日长期服用。同时,非甾体类抗炎药,还可以对抗炎症,缓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所以,寿星吃止痛片而长寿,也有其可能合理的解释。
  再说,香蕉。香蕉是一种富含钾的水果。而钾对于维持身体机能至关重要,对于调解钠离子浓度,降低血压,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一些人主张,某些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应该多摄入钾。在市场上,甚至还出现了添加氯化钾的低钠食盐。因此,吃香蕉补钾,也可以看做寿星长寿的可能解释。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寿星将自己的长寿秘诀归结为“6片去痛片 1根香蕉”,也可能是合理的。
  没有绝对的“长寿之道”
  不过,在这里,一些人很快就对号入座了,他们也要学长寿之道。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例如,有的寿星介绍自己长寿是因为练了什么操,或者每天喝什么药酒,甚至是住在所谓的长寿之乡,于是,这种操很快就火了,教操的师傅满大街都是;药酒也火了,带动白酒消费也增加了;而所谓长寿之乡的房价居然也大幅度升高了。以这些经验看,去痛片和香蕉可能很快就要热销了。
  但是,在此,我不得不给这些准备东施效颦来寻求长寿之道的人,泼一盆冷水了。虽然唐骏先生说过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但是,从科学上讲,“别人的长寿,我们无法复制”,因为人的寿命主要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世界上很难找到两个先天基因和遗传因素完全相同的人,所以,每个人的寿命及其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所以,别人的长寿,我们无法复制。
  例如,去痛片中的非甾体抗炎药本身就具有很多副作用,如可导致胃肠粘膜损伤,导致溃疡,同时影响凝血功能,可以导致出血或者出血不止。所以,除非必要,否则多数医生不会推荐健康人长期服用。
  而钾在体内过低或者过高都不好,香蕉富含钾,如果肾功能障碍的人大量摄入钾,就可能导致高血钾,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而导致猝死。所以,也并非所有的老人都适合。其他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有些长寿老人还说自己每天抽烟喝酒也与长寿有关,这就更不是人人都可以复制的。因为像吸烟这种因素,对人总的来说是有害的,可能引发肺癌等疾病,但有些人不敏感,大量吸烟也没发病,而有些人敏感,吸烟不很多,也会引发疾病。
  所以,人类的寿命是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是因人而异的,没有绝对的长寿之道,大家更不可偏听偏信。因为别人的长寿,我们无法复制。要找到自己适合的健康养生之道,才是真正的长寿之道。
其他文献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是中国媒体迅速发展的时期,摄影类媒体也同样,记得当时我还在《大众摄影》杂志做编辑,几年的时间,《大众摄影》从胶版纸到铜版纸,变成全彩色印刷,页码也从几十页到上百页,当然内容也随之大幅增加,编辑也开始进入到“专题时代”。“专题”主要由高琴、闻丹青和我来策划,然后由我来执行,应该说不少专题做得还是相当不错的,据说有几个专题还成为友刊的学习样板。  那个时候,《摄影之友》也在何生(何智
为虫牙捉“虫”  在孩子长到6个月左右时,随着第一颗下乳前牙的萌出,患虫牙的风险也随之而来。这时孩子仍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食,很多孩子还有喝夜奶的习惯,如果清洁口腔不彻底,牙齿上就会残留较多的食物残渣、软垢,定居在牙齿上的细菌会分解食物残渣中的糖而产生酸性物质,时间久了,牙齿就会被腐蚀破坏,出现龋洞。  【乳牙易患虫牙的4个因素】  ●乳牙自身的某些特点容易导致食物滞留,成为不好清洁的地方。  ●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