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第三条岸

来源 :火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f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欲去,却被一条鱼挽留。它便于流水的动态中跃上了岸,成为永恒的化石,与子同在。当我在一位年轻画家描绘的作品中,看到这条鱼的时候,我已经步入知天命之境。心境与情境都有如这条石化的鱼儿一般,缠绵在时光深处,不时回头张望。我曾经问年轻画家,为什么要在岸上画一条鱼化石呢?他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说,在时空的河流里,每一条鱼儿都有第三条岸。左岸是现实,右岸是意境,第三条岸才是想象。
其他文献
本文报道了太行猕猴自由取食时的利手现象,共观察笼养猕猴21只。统计结果表明,少年期组个体没有利手现象存在,成年组存在明显的个体利手优势,雌猴用右手多于左手,雄猴使用左
那天我和儿子、孙子碰巧一前一后地走到了一起,身后传来友人嗤嗤嗤的笑声,莫名其妙的我回首问其笑什么,她说你们祖孙三人走路的架式一模一样,让她忍俊不禁。假如已远行多年的
孤悬于南太平洋上的复活节岛,因遗落了670座古老而神秘的巨石雕像而闻名于世。这座163平方公里的孤岛与世隔绝,却拥有迷人的原始风光,人口只有3000多,是名符其实的“海上桃花
窗外的竹在风里沙沙地响,这种黄竹枝干细小。家乡的黄竹不是这个样子,枝干较大。有一种黄竹虫,爱生活在黄竹丛里。黄竹虫是棕色,有硬硬的长长的嘴巴,没有脖子,因为它的长嘴连着头,头
炎炎夏日,挥汗如雨,暑气灼灼,心烦气燥.蝉鸣密密匝匝,花木树影纹丝不动,藤萝小草绵软萎靡,猫儿狗儿各自找了凉快的地方打盹儿,高温难抵,闷热难挡,三伏天,避暑纳凉成了一件顶
禁不住大美西藏、雪域高原的诱惑,我于去年秋天践行了一次西藏之旅,参观游览了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所见所闻给我以极大的享受.没去拉萨之前,总认为布达拉宫是建在大山的半山
<正> 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先进的技术、战术和训练方法很快得到交流。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身体、技术和战术等方面的差距日益缩小。因此,在比赛决定胜败的关键时刻,
最早知道普救寺,还是在唐元稹所撰写的传奇小说《莺莺传》中了解的,后又读了《西厢记》,对崔莺莺和张生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更是牢记于心了。位于永济市西十三公里处的普救寺,是王
我南北漂泊寻梦,很少回家,且每次回家都是来去匆匆,匆忙到很多亲朋都没来得及去拜访.其实更应该说是有些亲朋我都不知该如何去拜访,原因不言而喻,不外乎出门之时信誓旦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