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匠心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hai0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一部叫做《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在网上走红,该片讲述了一群“貌似普通却身怀绝技”的故宫文物修复工作者的故事。而它真正的过人之处在于,片中每件古老的文物背后,都伫立着一个个鲜活的现代匠人: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的文物修复师,用几近绝迹的手工活儿,让文物起死回生,重焕光华。
  他们用流水一样柔和流畅的动作,用火炬般灼热的目光,用天空般舒朗澹泊的心境,诠释了专注与执着的“匠人精神”,也让观者从“慢节奏”中收获到对生命的感悟。而我,也由此深深感受到传承与发扬匠人精神的重要性。
  所谓匠人精神,是内心的从容与平静,是摈弃浮躁的执着与坚守,是对事业的热爱,更是一种责任。记得大艺术家齐白石先生有一方印叫“大匠之门”,这是老先生为了不忘自己木工出身的经历而刻制的。当时老人在京城刚刚落脚,以鬻印为生,人家看不起他的木工出身,说他刻的印不行,只不过是个匠人,但老人却引以为自豪。正因为他木工出身的匠人经历,给他的篆刻和绘画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让他终成一代大师。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无数的大师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中,在别人看不见的进步里,收获了所谓创造给予不了的快乐,作为匠人的快乐!这,更是一种信仰。
  匠人,首先要找到内心真正所需要的是什么,才能一步步实现所有的素净与坚持。匠人其实也在“逐利”,只不过这个利是自己内心的坚守,是本心的欢喜,是文明的传承。只有把纯粹、专注的心安放在最自然的状态,使它成为信仰,坚定地朝着它走,才可坚持一生,超越自我,要坚信,一切偉大,都是渺小的积累与幻化。
  要有一流的心性,才会有一流的技术。正如李宗盛所说“匠人的内心,绝对是安静的”。匠人对于工作,虽固执、缓慢,但背后隐含的却是专注,是对技艺的精益求精。这既是匠人的本色,也是匠人穷尽一生坚持的信念。日本著名“秋山木工”创办人秋山利辉在“三十条匠人须知”中阐释了一流人才培养的核心:对一个人品格的重视远高于对其技术的要求。他说他不是在培养会做事的工匠,而是要培养会好好做事的一流匠人。而他提出的“守——破——离”这一理念,尤其使人深思,即“守护”师傅的传授形式,然后“打破”这个形式,自己加以应用后,“离开”师傅传授的形式,开创自己的新境界,进而继承和发展。这意味着一个合格的匠人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突破传统藩篱的同时,更要将传统技艺发扬光大。“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管世事沉浮,只有按下心府的躁动,才可成就匠心,独具匠心。
  前不久,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工匠精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引发了大家的热议与思考。目前中国企业对所谓“精益生产”已经耳熟能详,在优化企业流程时却忽视了精益的“灵魂”——工匠精神。在我们一味高呼创新的同时,是否忘记了承旧的重要性?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沉沉匠心与现代科学系统相结合,才能结出进步之果。要坚信,不忘本,本立而道生。“匠人精神”是一种态度,一种坚持,更是一种智慧,只有充分传承,才能尽其利促进社会稳步发展。
  “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应是在始终坚持匠人精神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自我创新。愿我们人人都热爱自己的工作并尽力做到极致,传承“工匠精神”,撑起“中国脊梁”;愿自此一生,做一个善修心性,掌握技艺的法匠;愿匠人精神常伴左右,常驻心中,永不背离。如果要问匠人精神的精髓是什么,我想俞敏洪老师的那一句“用心活,用心干,用心经营,用心诠释人生”就足以说明了。
  (作者单位:成都二十中)
其他文献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那么教师应该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通过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境诱读  教师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通过音乐、图片、实物、影视片断等真实生动的各种媒介,营造读的情境,从而诱
题引rn“到高黎贡山,莫忘多带胶卷.”《新编保山风物志》一书中这么说.rn“到高黎贡山,除了照片外,别带走任何东西.”这是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处提出的加强生态
0引言地震伤是由于瞬间发生的自然灾害对人体造成的创伤。地震伤伤员以损伤部位多、伤情复杂、多伴有骨折等为主要特点。因此,营养状况好坏直接影响伤员的康复。以下就我科对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最核心、最重要、最常态的工作。有效课堂的核心是讲求教学的效益。积极构建有效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与课堂最紧密的常规管理、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有效学习等方面继续完善、规范和创新,优化教学过程和目标管理。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有效课堂 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178-02  有效课堂
我离开是为了寻找宁静,摆脱文明的影响。我只想创造简单、非常简单的艺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必须回归到未受污染的大自然中,只看野蛮的事情,像他们一样过日子,像小孩一般传达我心灵的感受,使用唯一正确而真实的原始表达方式... ...  ——保罗·高更  塞纳河畔,一声啼哭,保罗.高更,冒险而传奇的一生命就此开始了。  也许是见多了塞纳河和大西洋的美景,无处释放,亦或是厌烦了银行工作的单调乏味,三十五岁
本文采用女性批评的方法解读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通过分析作品中的性别歧视,作者对羊脂球形象的歪曲,以及作者笔下女性的附属地位。揭示男权主义对女性的压迫,呼吁女性独立
摘 要: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短篇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讲述了三位妇女由于两床棉被而引发的文化价值观的冲突,本文试图从叙述学的角度分析故事叙述的不可靠性。  关键词:《外婆的日用家当》;不可靠性;叙述  小说的实质是对虚构故事的叙述。承担叙述任务的叙述者是整个故事的关键。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创作的《外婆的日用家当》这篇小说以黑人母亲约翰逊夫人为第一人称叙述,是整部小说的叙述关
早就听说广南有个峰岩洞,全村40多户人家都居住在一个山洞里.这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来说,的确颇具浓厚的原始神秘色彩.怀着考古般的好奇心理,我们一行五人,在一个日头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