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寿命检测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age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细胞寿命(RBCS)检测有助于了解各类型贫血及红细胞破坏的原因,更是溶血性贫血的诊断"金标准"。然而,迄今仍无一项技术手段可广泛应用于临床RBCS检测。本文在简要介绍红细胞清除机制的基础上,对51Cr标记法、15N-甘氨酸标记法和生物素标记法等几种常见RBCS检测方法的原理、检测步骤、临床应用及其利弊作一综述,并且重点介绍一种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RBCS检测方法——一氧化碳(CO)呼气试验。

其他文献
目前,由于传统化疗的局限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治疗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如何提高复发/难治性患者的疗效已成为AML临床治疗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随着对AML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具有预后意义的分子遗传学改变有望作为AML危险度分层的指标以及治疗靶点,而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有关AML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研究层出不穷,其中针对AML表观遗传学异常改变的治疗研究已经取
目的应用1.5TfMRI探讨回波时间(TE)与图像信噪比(SNR)、磁敏感伪影及功能区活动之间的关系.方法34例正常受试者采用左手和右手分别简单对掌运动刺激以GRE-EPI序列采集TE分别为30ms、60ms、90ms三组的原始动态图像,然后测定双侧手运动区(HRA)和顶上小叶(SPA)的SNR值.经图像后处理的功能图像上测量感觉运动皮质(SMC)区的相对信号增加率(△S/S)及观察运动皮质区的分
期刊
目的 体外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诱导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观察分化过程中细胞形态的改变,检测细胞膜特异性抗原的阳性表达率,并对诱导后细胞间所形成的连接进行形态和功能的检测;探讨体外诱导BMSCs为特殊组织学类型神经元的可行性.方法 将大鼠BMSCs进行分组诱导:实验对照组Ⅰ(加入bFGF+GDNF诱导);实验组Ⅱ(加入bFGF+GDNF+WHI-P131 +Shh诱导);空白对照组Ⅲ(不
EB病毒再激活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病死率达13.8%。allo-HSCT后机体的免疫抑制状态和慢性炎症反应可促进EB病毒的复制。近年来,端粒特异性逆转录酶(TERT)调控EB病毒发生裂解感染的机制得到进一步阐明。allo-HSCT后EB病毒再激活与多种因素相关,其治疗仍较困难。抢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EB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率,但该治疗方法的干预时机仍未完全明确。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呼吸科呼吸衰竭的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121例.观察组66例,对照组55例.观察组分别于上机前、上机起始期、上机后对患者进行一对一个体全程健康教育,对照组按一般操作进行.结果 观察组有63例接受无创通气治疗好转出院,3例病情进展迅速,行气管插管应用有创机械通气.对照组有44例接受此项治疗好转出院,11例不接受无
目的 探究STAT3与E-cadherin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相关性,以及在食管鳞癌上皮间质转化中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RT-qPCR方法检测5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标本及对
近年,脐血移植(UCBT)在治疗多种血液系统疾病方面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治疗白血病的远期疗效佳,同时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率及白血病复发率均较低,因而引起了研究者对UCBT后机体免疫重建的兴趣。人类自然杀伤(NK)细胞作为一种天然免疫细胞,在UCBT后免疫重建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就UCBT后NK细胞的重建规律和特点进行综述。
目的 分析总结手术治疗颈动脉体瘤及术后并发症防治方面的经验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8月-2016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诊治的45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病例
目的通过椎体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分析,探讨该技术的优点,技巧及适应症.方法1998年9月-2003年4月,临床应用50例,单纯后入路椎体间融合7例,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4 3例.结果经随访0.5-3年,平均1.5年,优良率94%,无神经根、马尾损伤,无融合器移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本技术能保持脊柱长期稳定,增加植骨融合面积,维持正常的腰椎前凸,符合腰椎生物力学的要求,是治疗滑脱的一种有效方法
近年来,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例有显著上升趋势[1].糖尿病与肺结核互相影响,结核病治疗的成败与血糖控制程度有关,在此治疗中出现血糖控制不理想,长时间排菌或反复小量咯血不止,给病人造成很大的思想上与经济上的负担.2005年7月~2006年7月我院对5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人进行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减轻了病人及家属的负担,为疾病的尽快治愈起到重要的作用。